-
1 # 快樂的小大夫
-
2 # e醫路有你
高血壓的治療無關年齡,目前無論國內外已經證實了隨著降壓藥的治療,血壓的降低能夠使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大大降低;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常見,但年輕人已經並不少見了,對於年輕人來說發現血壓升高,需要警惕的是繼發性高血壓可能;特別是中、重度血壓升高的年輕患者。
繼發性高血壓的疾病常見於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腎血管性高血壓,腎素分泌瘤、腎小球腎炎、先天性腎臟病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假如高度懷疑繼發性高血壓,應及時進行相關檢查,以便儘早得到治療,提高治癒率及阻止病情的進展。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在什麼程度下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1.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或已經有了心腦腎器質性損害的需要進行降壓治療。
2.高血壓2級以上的患者,也就是說血壓≥150/99mmhg以上的患者,需要降壓治療。
3.血壓持續升高,透過改變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未能有效控制血壓。
4.從高血壓危險分層的角度來看,處於高危和極高危的患者需要降壓治療。
降壓的目標值與年齡及病情的不同有所差異,但總體來說降壓目標值均應≤140/90mmhg;假如患有糖尿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降壓的目標是<130/80mmhg;對於老年患者老說也就是年齡大於60歲,血壓控制目標值有所放寬,收縮壓控制在150以下;很多人會覺得血壓高很危險,但對降壓治療來說還需要慢慢的降,應該根據患者病情在數週或數月內把血壓逐漸降低至目標水平,特別是對於合併靶器官損害及併發症的老年患者來說。
-
3 # 老茂醫生
高血壓病是指以外周動脈血壓增高(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徵。
高血壓病主要分為兩大類:①原發性高血壓,②繼發性高血壓。年輕人高血壓大部分是繼發性高血壓,如近期熬夜,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甲狀腺疾病,腎動脈狹窄或頸內動脈狹窄,腎性高血壓,腎上腺佔位性病變如嗜鉻細胞瘤,顱內腫瘤等。
年齡人高血壓需要查明病因,針對性高血壓治療。比如①嗜鉻細胞瘤,必須外科手術切除;單純降壓藥控制血壓不理想,嚴重高血壓腦出血;②腎動脈狹窄,需要介入球擴支架植入;③甲狀腺疾病,基礎疾病控制不理想,必要時需手術治療;④長期熬夜,吃夜宵,油炸食品,粥樣動脈硬化,需改變原有生活不良習性,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近些年,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高血壓腦出血,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
4 # 房傳藝中醫門診
必須得治療,這是肯定的,也是不容置疑的。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社會節奏的增快,人們的生活來往的複雜性增加會出現高血壓患者逐年增加。並且高血壓患病年齡趨向年輕化。不要相信什麼年齡與血壓的匹配表,大凡血壓超過120/80就得注意觀察,並採取相應的生活,飲食及心理措施。如果採取了適當措施還是>120/80的話,那麼你就得采取治療措施了,藥物治療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方式了。最後告訴大家,別忽略了自己的血壓,一定要重視起來。血壓高是萬病之源,切記切記!
回覆列表
概述
高血壓病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並伴有心、腦、腎及血管壁的結構與功能的進行性損害,起病及經過緩慢,最終死亡原因為心衰、腎衰及腦血管意外。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約佔高血壓患者的95%。患者多在40-50歲發病,早期患者可無症狀,可能在體檢時發現。少數有頭痛、頭暈眼花、心悸及肢體麻木等症狀。
高血壓的分類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發血壓。
1、原發性高血壓是指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臨床上以體迴圈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獨立疾病。約佔所有高血壓病人的90%。
2、繼發性高血壓是因腎臟、心血管、內分泌及神經病變而引起的。有以下幾種情況者,應警惕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性。(1) 發病年齡小於30歲。 (2). 高血壓程度嚴重(如高血壓Ш級以上)。 (3)血壓升高伴肢體無力或麻痺,呈週期性發作。(4)夜尿增多,尿中泡沫多或有腎臟疾病史。 (5)陣發性血壓高,發做時伴頭痛、心悸、面板蒼白及多汗。 (6)下肢血壓明顯低上肢,腹主動脈、股主動脈和其他下肢動脈搏動減弱或不能觸及。 (7)降壓效果差,血壓不易控制。
高血壓病產生的原因1、肥胖:體重指數增加是高血壓病最危險的因素。肥胖人脂肪多,這不僅引起動脈硬化,而且還因脂肪組織內微血管的增多,造成血流決量增加,結果易產生血壓。
2、飲食:食入過多的食鹽,可招致高血壓。此外,鉀和鈣食量過低,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不足,也被認為是可使血壓升高的因素之一。
3、年齡:年齡與高血壓關係也很大。就總人群來說,年齡每增加10歲,高血壓發病的相對危險性增加29.3%---42.5%。
4、精神緊張:長期精神緊張、憤怒、煩惱、環境的惡性刺激(如噪音),都可以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5、職業:工作緊張,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又少體力活動的職業,高血壓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6、飲酒:酒能引起高血壓,且加重高血壓,損害心腦血管。
7、遺傳因素:高血壓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壓,子女的發病機率高達46%。
高血壓危害1、腦卒中發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
血壓水平與腦卒中發病危險呈對數線性關係基線收縮壓每升高10mmHg腦卒中發生相對危險增加49%缺血性卒中增加47%出血性卒中增加54%舒張壓每升高5mmHg腦卒中危險增加46%。東亞人群分析顯示中國和日本人群中血壓升高對腦卒中發病作用強度為西方人群的1.5 倍。中國的研究提示老年腦血管病患者基礎和長期治療中平均收縮壓水平與腦卒中再發有關。中國 七城市腦卒中預防研究表明血壓水平與腦卒中發生危險密切相關收縮壓每升高10mmHg腦卒中危險就增加25%。社群干預治療可使腦卒中發生危險下降31%。
2、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
3、血壓升高增加心力衰竭和腎臟疾病的危險
有高血壓病史者的心力衰竭危險比無高血壓病史者高6 倍。舒張壓每降低5mmHg可使發生終末期腎病的危險減少1/4。據中國心血管健康研究調查中國心力衰竭患病率為0.9%估計全國有心力衰竭患者400 萬。
4、脈壓對老年人心血管發病的影響 60 歲以上老年人基線脈壓與總死亡心血管性死亡腦卒中和冠心病發病均呈顯著正相關。中國的研究提示老年腦血管病患者脈壓水平與腦卒中再發有關。
高血壓的治療原則1、將血壓控制到一個適當的水平,普通人群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70歲以上人群將血壓控制在150/90mmHg以下。消除高血壓帶來的種種不適感,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2、使用ACE、ARB、B受體阻滯劑等儘量減少高血壓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爭取逐漸逆轉已經形成的損害。
3、在降壓治療的同時,要防治心、腦血管併發症的其他危險因素,如左心室肥厚、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抵抗和肥胖等。
4、方案應儘量簡便、經濟、有效,能夠長期堅持。提高高血壓治療的依從性。
5、提倡有病早治,無病早防,強調病人與醫院、家庭要密切配合。自測血壓十分重要,這是控制高血壓的決定性因素。
6、低劑量開始以獲得可能的療效而使不良反應最小,如血壓未能達到控制目標,應根據服藥情況增加該藥的劑量,以獲得最佳療效。
7、為使降壓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應,可以採用兩種或多種降壓藥聯合治療。2 級以上高血壓為達到目標血壓常需降壓藥聯合治療。
8、如果第一種藥物療效很差或不能耐受,可換另一類降壓藥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種藥物的劑量或加用第二個藥物。
9、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損害,對非勺型高血壓患者最好使用1天1次的持續24小時的控釋和緩釋藥物。對勺型的高血壓患者,最好在高血壓高峰前給予相應的作用時間較短的藥物,要求每天24小時內血壓穩定在目標範圍內。要求最好在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下,
10、如第一種藥物無效,應進行合理的聯合用藥,通常是加用小劑量的第二種降壓藥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種藥物的劑量。有效的五類聯合用藥組合是: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ACE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鈣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ACE抑制劑;α—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
高血壓日常生活保健高血壓應採用綜合措施治療,任何治療方案都應以非藥物療法為基礎。積極有效的非藥物治療可透過多種途徑干擾高血壓的發病機制,起到一定的降壓作用,並有助於減少靶器官損害的發生率。非藥物治療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於心理和身體健康的行為和習慣,達到減少高血壓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的發病危險,具體內容包括:
1、控制體重:幾乎所有超重高血壓患者均可透過減輕體重獲益乇鶚怯兄詡跚嵋鵲核氐摯埂⑻悄蠆∮敫咧⒑脫踴夯蚰孀笮氖曳屎竦姆⑸敕⒄埂P輪改現薪ㄒ樘逯刂甘╧g/M2)應控制在24以下。減重的方法一方面是減少總熱量的攝入,強調少脂肪並限制過多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另一方面則需增加體育鍛煉如跑步、太極拳、健美操等。在減重過程中還需積極糾正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如戒絕菸酒等。
2、合理膳食:主要包括限制鈉鹽攝入(依WHO建議每日不超過6克)、減少膳食脂肪、嚴格限制飲酒、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與纖維素類食物、攝入足量蛋白質和鉀、鈣、鎂。
3、適量運動:高血壓患者透過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使血壓有某種程度的下降,並減少某些併發症的發生。運動方案(包括運動種類、強度、頻度和持續運動時間)因人而異,需根據血壓升高水平、靶器官損害和其他臨床情況、年齡、氣候條件而定。根據新指南提供的參考標準,常用運動強度指標可用運動時最大心率達到180(或170)減去平時心率,如要求精確則採用最大心率的60-85%作為運動適宜心率。運動頻度一般要求每週3-5次,每次持續20-60分鐘即可。
4、保持健康心態:不良情緒可對血壓產生較明顯的影響,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壓。生活節奏過快、壓力過大也是血壓升高的常見誘因。此外,不良心境還常使患者產生嗜菸酒傾向,間接影響血壓水平。因此,高血壓患者應努力保持寬鬆、平和、樂觀的健康心態。
高血壓的併發症一般和血壓直接相關,並且出現併發症的有年輕化趨勢,所以血壓高無論年齡高低都需要降到正常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