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非常想知道明星們背後的“大老闆”們~
18
回覆列表
  • 1 # 大象看戲

    明星們臺上臺下星光璀璨,而她們的背後都是有老闆的。套用一句俗話來說:每個耀眼的明星背後,都有一個實力強大的老闆。本ID趣囧奇在這裡為大家說一說幾位“大亨”級的娛樂圈老闆:

    周焯華(原名冼米華),就是那位因小三正室都想要,放言“愛到分離仍是愛”的人物。前不久因此言論一度成為“網紅”。周焯華是澳門出生的葡萄牙籍公民,從事澳門賭場貴賓會的營運及管理。2009年,為了給澳門星際酒店成立的《撲克王俱樂部》作宣傳,周焯華投資拍攝了電影《撲克王》,正式進軍影視娛樂界。2011年,周焯華成立太陽娛樂文化公司,簽約了薛凱琪、小肥及沈震軒等藝人。周焯華與香港電影業大亨向華強兄弟關係匪淺。

    向華強向華勝兄弟,其父是國軍少將向前,後為新義安創辦人。1987年兄弟二人創立永盛電影公司,後更名中國星娛樂有限公司。曾製作過包括周潤發的《賭神》、周星馳的《逃學威龍》系列等多部優秀口碑影片。向華強夫婦還曾捐款支援壹基金在中國大陸啟動。據傳,向華強向華勝兄弟二人是中央軍委前副主席劉華清的義子。中國星娛樂集團目前市值總資產約為10億港元。向華勝已於2014年11月20日因食道癌去世。

    楊登魁,臺灣演藝界大亨,年輕時就創辦了藍寶石大歌廳、第一媒體國際有限公司和八大電視股份有限公司,還擔任了優勢統合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監察人,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榮譽顧問。成為橫跨影、歌、視三界名符其實的“媒體大亨”。李連杰、舒淇、林依晨等一線藝人曾經頗受其青睞,楊登魁還是大S徐熙媛小S徐熙娣的乾爹。2012年12月31日,74歲的楊登魁因病逝世。張學友、王晶、劉偉強、徐若瑄、舒淇、林心如、林依晨、張衛健等都曾前往祭拜悼念。

    楊受成,英皇集團主席,被稱為"現代香港娛樂圈一把手",也是“香港四大風流大亨”之一,2015福布斯華人富豪榜第267名。1960年代,楊受成曾開設鐘錶店,取得名錶代理權一躍成為"鐘錶大王"。後接手其父楊成創辦的英皇集團,於90年代推動英皇國際集團成功上市,建立起娛樂王國,踏足傳媒行業。2003年7月,楊受成進軍內地影視歌演藝經紀市場,成立中北英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同年,楊受成還向北京大學捐資1000萬元,被北京大學授予名譽董事。

    魯伯特·默多克,全球龐大傳媒帝國新聞集團的主要股東,董事長兼行政Quattroporte。就股票市值而言,新聞集團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媒體集團,被稱為“默多克的傳媒帝國”。曾在西方世界颳起“默多克旋風”:1983年買下倫敦一家衛星電視公司69%股權,收購美國好萊塢“21世紀FOCUS公司”一半股權,1985年收購美國第四大電視集團屬下的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休斯敦、達拉斯和華盛頓六家地方電視臺,1998年想巨資收購英國曼聯足球俱樂部,被英國政府最終否決。

    1999年,68歲的默多克與第二任妻子協議離婚17天后,迎娶了中國徐州人30歲的鄧文迪,2013年二人協議離婚。2016年3月5日,84歲的默多克開啟第四段婚姻,迎娶59歲的美國名模瑞傑莉·霍爾。默多克的個人資產已超過110億美元。吳莫愁等“好聲音”們走紅的背後,也活躍著默多克財團的身影。謝謝您的閱讀!

  • 2 # 娛聞第一速遞

    人生的大起大落,人生如戲這四字放在他身上最為不過了。入過監獄,欠下3億多,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再成為香港的富豪

    楊受成,30歲不到就是鐘錶大王了,早邁進“土豪”的行列。但是在1982年香港樓價暴跌致使投資過度的楊受成全軍覆沒,包括地產鐘錶等等領域

    匯豐銀行還沒收了他的座駕賓士W126,說不能讓他再擁有賓士,楊受成發誓以後都不買賓士。那時候他一無所有,還欠下銀行3.2億,窮過乞丐。

    後來楊受成在風水大師陳朗的指導下一路向西到中東做黃金投資,然後到高棉開辦銀行;印尼玩金融;北韓開設賭場;還到內地買地,不用3年就還清了銀行債款。後來他還進軍電影事業,開辦英皇娛樂公司。

    到了90年代他便東山再起了,不選擇賓士而是選擇了勞斯萊斯銀刺,並以1300萬港元的高價竟得香港的“9”號車牌。即使是他公司下的藝人陳奕迅,陳冠希,謝霆鋒等等一線巨星都不再選擇賓士

    現在的楊受成擁有自己的私人飛機,地產,娛樂公司,鐘錶等等一大堆產業,2015年福布斯華人富豪榜上排到267名

    楊受成的不放棄不流淚的精神才是我們應該信仰的精神。生氣就不如爭氣,不開賓士就開萊斯萊斯咯

  • 3 # 娛樂盤點

    香港娛樂大亨楊受成的人生是過去 70 年香港歷史的縮影。第二代移民從父輩居住的破敗街市中奮起,年紀輕輕白手起家,歷經數波驚濤駭浪,快意恩仇,笙歌作樂,成為一個富足階層的生活方式和悲喜正劇。他們的開拓和發展貢獻了過去數十年香港的“集體記憶”,更輻射到全球的華人社會。

      1950年代的楊受成為父親的鐘錶行工作

    香港娛樂大亨楊受成70年香港記憶

    從香港島灣仔軒尼詩道的英皇集團大廈總部頂層,可以遠遠望見對岸的九龍。

    少年時的楊受成酷愛足球,經常從母親那裡領得一塊錢,花 5 分錢從九龍坐渡輪到灣仔碼頭,再步行到跑馬地附近的香港大球場花 6 毛錢看球,再到灣仔街市花 3 毛錢吃一碗小份雲吞麵。剩下的 5 分錢,剛好夠回程的船票。

    “如果那 5 分錢掉了,我就得游泳回九龍了。”楊受成回憶起那段歲月,仍然覺得艱苦的童年卻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刻。雖然,他現在能在酒店裡隨隨便便開一支 12 萬的酒。

    楊受成是潮州移民第二代,生於香港,從小在父親楊成的鐘錶行“成安記”鋪里長大。

    1960 年代的九龍,按照楊受成的傳記作者陶傑的說法,就像今天北非的埃及、摩洛哥,雖然僅僅隔著一個地中海,卻對著彼岸的歐洲望洋興嘆。中環就是歐洲,是摩天大樓,是洋大班們生意場的風雲際會和聲色犬馬之地。而九龍只是內地移民聚集的逼仄老街、越戰美軍士兵靠岸停留一夜的尋歡之所,以及新興經濟體日本的遊客追逐平價商品的喧囂鬧市。

    父親楊成雖然娶了四房太太,養了十幾個孩子,卻從未想象過跨越維多利亞港去港島開辦一家鐘錶行。

    對於初出茅廬的楊受成來說,中環和九龍強烈對比的感覺,在他心中翻江倒海。1965 年,他僅 22 歲,一咬牙向父親借了 20 萬,在九龍彌敦道開辦自己的鐘錶行。儘管他請來了當時的亞洲電影明星凌波為錶行開幕剪綵,但因為缺乏名牌手錶壓陣,他的生意還是很難更上一層樓。他異想天開,想跑到中環去爭取世界名錶歐米茄的代理權。

    如果有歐米茄,他的店鋪就有了頭牌明星。

    於是他渡海而去,像北非的迦太基人想去攻佔羅馬帝國。他到了中環怡和大廈的歐米茄總代理處安天時洋行,連總經理的名字都不知道,就登門拜訪。經過和前臺小姐的軟磨硬泡,他知道了總代理是一位猶太人,名字叫貝利恆,但仍然不得其門而入。歐米茄表就像傾國傾城的公主,豈是他這籍籍無名的窮小子可以隨便高攀?

    但是楊受成不管不顧,用西漢張良拜師黃石老人的辦法,在兩個月裡,每隔三五天就到安天時洋行接待處坐著。

    終於有一天,他忽然被貝利恆召入辦公室面談,當時的感覺如獲玉皇大帝御旨一般。交談之下,方知猶太人處處磨練他的耐心,並已經暗中去九龍考察過他的店鋪,以及他的待客之道,才決定暫時給予他歐米茄副牌天梭表的代理權。

    天梭表經營得好,楊受成又獲信任,一舉拿下歐米茄表的代理權,並很快再下一城,拿下了勞力士錶代理權,成就了他的英皇鐘錶珠寶生意。

    1994 年,他將英皇集團總部搬到了灣仔軒尼詩道,又在跑馬地建了一座英皇駿景酒店,和當年看球的香港大球場僅僅數步之隔。

    楊受成的故事就是過去七十年香港歷史的縮影,第二代移民從父輩居住的破敗街市中奮起,年紀輕輕白手起家,歷經數波驚濤駭浪,快意恩仇,笙歌作樂,展現一個富足階層的生活方式和悲喜正劇。他們的開拓和發展成為過去數十年香港的“集體記憶”,更輻射到全球整個華人社會。

    搶灘者

    楊受成為香港的“集體記憶”貢獻最大的,並不是他的主業金融和鐘錶,而是被他稱之為副業的娛樂業。在這個最容易被傳媒放大的圈子裡,他的英皇娛樂既培養出謝霆鋒、容祖兒、TWI NS這樣炙手可熱的明星,又出了涉及劉嘉玲的《東周刊》封面事件,以及阿嬌的“豔照門”事件。他的個人生活更為街頭巷尾所熱議。

    眾說紛紜之下,楊受成在外界的形象,是一位香港“娛樂圈大亨”,隻手可翻雲覆雨。在想象中,配上這副形象的,應該是一位叼著雪茄、滿臉橫肉的大佬。

    可是,出現在我面前的,卻是一位滿面紅光的小老頭,身材不高,戴著金絲眼鏡,滿臉笑容,頭髮梳得一絲不苟,待人謙恭,和你說話時會俯過身來,雙眼望著你。

    這是一位有些強迫症傾向的雙魚座男人,太太陸小曼常笑楊受成像電影《與敵同眠》( Sleeping With the Enemy)裡的男主角,因為她只要像茱莉亞·羅伯茨扮演的女主角一樣看看屋裡的東西是否收拾齊整,就知道先生是否回過家。

    辦公室裡,擺放著佛像雕塑,正中的牆上一幅書法上寫著“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知足者富”,這是楊受成最喜歡的三句話。

    這一天香港的天氣並不太好,從英皇大廈最頂層楊受成的辦公室望出去,太平山有些灰暗。軒尼詩道及附近的馬路逼仄如蛛網,那些有了年頭的建築物,以香港獨有的傾斜角度組合在畫面中,象徵著過去那個人人搶灘、野蠻生長的年代。

    楊受成在幼年時便已經是一位搶灘者。在 12 歲那年,他受父親派遣,孤身一人,僱船前往公海與水手們交接走私手錶。他需要揹著沉重的一袋手錶,從輪船上拋下的一根繩索奮力往上爬,才能到達命運的甲板,而腳下則是死無葬身之地的汪洋大海。只有全力往上爬,才能完成父親交付的使命,才能使全家人暫時免除日日登門的債主們的呵斥和白眼,才能有他之後的出人頭地。那是楊受成第一次在人生中肩負如此重擔。他叫受成,大概要“受”他父親楊成在香港九龍開出錶行之小小“成”就。

    而在他的英皇鐘錶珠寶店成功之後,他投資房地產,進軍金融業,並透過“好世界地產”上市成功,又開始投資電影,第一部電影《喝彩》由陳百強和張國榮主演,叫好叫座,風頭一時無兩。

    然而楊受成生命中最大的一個危機正在悄悄襲來。1983 年,香港迴歸中英談判懸而未決,中產階級移民加劇,9 月份香港發生了著名的“黑色星期五”,商界拋售港幣,狂購美元。當時在地產投資過度的楊受成被借貸方匯豐銀行認為資不抵債,清盤接收,不僅地產盡失,連起家產業英皇鐘錶珠寶也只能交出,全家如臨世界末日。楊受成成了匯豐的打工者,幫助匯豐管理英皇鐘錶珠寶店,月薪兩萬元。而他的欠債達到三億兩千萬港幣,限期八年內償還,否則連這個工作都會丟掉。

    被清盤那一天,楊受成孤身一人走在皇后大道,腦中一片空白。家族中共有五個弟弟,十個妹妹,四個母親,作為長子的他是家中頂樑柱,現在整個家族就要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塌下來,不堪設想。

    在這個時候,他得到了一位高人陳伯的指點。陳伯名叫陳朗,是香港富人圈中一位座上賓,陶傑說陳伯有一種透過觀人氣色指點迷津的天賦。當時陳伯和楊受成說,你要往西,往中東去,有翻盤機會。

    這個故事聽起來有些神奇,但孤身一人殺到科威特炒外匯的楊受成確實發了財,兩三年間便賺回一兩千萬美元,又透過資本運作另開新店,結果在短短兩年內居然還清了匯豐的債務,拿回了英皇鐘錶珠寶的控制權,度過人生的第一大劫。

    從那之後,楊受成處處謹慎。

    他和我說起這一段故事,覺得刻骨銘心,就像昨天剛發生的一樣,永世難忘,更改變了他之後的投資策略:“現在我的借貸都在非常安全的水平之下,我現在從銀行借 10 億,我最少有五六億存款擺在那家銀行,而我自己還有另外的現金,銀行也感覺很舒服。又比如,和銀行借錢買地不容易,但可以和銀行借建築費,銀行看見你有地了,而這些建築即使最壞的情況也是屬於銀行的,所以他們就肯借錢。”

    這段經歷加之幼年時父親店鋪常被債主上門逼債的心理陰影,使楊受成相信“現金為王”:“我現在每天上班,出外赴宴應酬,與生意朋友往來,口袋裡總藏有四五萬元港幣現金,如果沒有這四五萬在口袋,總覺得渾身不自在。”他隨手就能抽出一疊港幣。

    “娛樂大亨”

    英皇娛樂旗下有多名廣受關注的藝人,無論是現在的謝霆鋒、容祖兒、TWINS、張家輝,還是早年的羅文、陳奕迅、黃耀明、陳冠希、梁洛施,都是能在香港電影界和樂壇掀起波瀾的人物。

    楊受成全方位進入娛樂業,是在 1992 年收購了葉玉卿哥哥葉志銘旗下的飛圖娛樂,1996 年,他將其更名為英皇娛樂並自行管理。楊受成給香港娛樂圈帶來了新模式——他模仿日本的尊尼事務所,專門找有潛力的年輕人籤長期合約,經過百裡挑一,成功的一兩個人就可以抵銷其他一百個人的費用。

    “在香港將小孩子培養成明星的,我是第一個。謝霆鋒籤英皇 16 歲,容祖兒籤英皇 17 歲,TWINS 籤英皇是十七八歲。所以這種形式是香港第一個,我也覺得最滿足。”

    容祖兒回憶自己進英皇時的情形說:“當時楊老闆見我的方式很特別,他把我當成一幅畫,看了我幾眼後,就用筆在紙上畫了個符號一樣的東西,其實他是在畫我。然後他就指著自己畫的那個符號一樣的東西,很直接地跟我說:你看,這是你的兩隻眼睛,但是鬥雞眼來著,再看看你的肩膀,是 A 字膊……然後他就從頭到腳把我評了一番,批得一錢不值。

    最後轉過頭跟霍汶希說,如果你要籤她,就一定要這樣這樣收拾等等。

    就是講了一大堆令我非常沮喪的話,我都差點哭了出來。當時我就覺得:哇!原來要進一家唱片公司,要經受這麼大的壓力。”而事實上,楊受成最欣賞的女歌手正是容祖兒,認為她是十年難得一見的好歌手,是自梅豔芳以來最好的歌手。

    這是楊受成用生意場上磨練而來的“閱人術”考察新星。管理旗下藝人的金牌經紀霍汶希,最早是一名兼職模特兒,也是楊受成慧眼識珠,讓她成為自己在娛樂業中的得力助手,使英皇娛樂成為最早擁有自己的經紀人團隊的香港娛樂公司。

    說到娛樂業,不得不提到曾經使楊受成聲名受打擊的“《東周刊》事件”。2002 年 10 月,英皇傳媒屬下的《東周刊》登載出劉嘉玲受辱的封面照片。一時輿論譁然,各界紛紛指責這一不良行為。香港藝人協會更是組織大遊行表示抗議。

    事情爆發時,楊受成正在外出差,接到電話知道事態嚴重,命令《東周刊》總編輯第二天在全港各大報紙登整版廣告道歉。他還寬慰為參加遊行感到為難的老朋友成龍:“明天你一定要第一個登臺,痛罵《東周刊》。如果你不站臺,肯定為千夫所指,賠上你的聲譽和形象。因為人人知道你是我的好朋友。你無論如何要聽信我,《東周刊》在這件事的處理上也是有一定錯失的。”

    第二天,從外地趕回香港的楊受成宣佈《東周刊》無限期停刊,遣散 260 名員工,賠償廣告客戶,損失達數千萬,但他仍然認為這是最明智的決定,否則這把火將波及英皇集團的其他產業。

    今天他談起這件事仍然語氣激昂,認為自己是無辜受冤的。

    近年來,楊受成將目光瞄向內地,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等名導演的作品《讓子彈飛》、《唐山大地震》、《梅蘭芳》等背後均有英皇娛樂的身影。他評價合作的這三大導演說:“馮小剛像一盅綠茶,保健養生;姜文則有點像一瓶五糧液,酒精芳濃,原則鮮明;陳凱歌是一個對中國歷史非常熟識的導演,這方面的學問是沒有其他導演可以與他相比的。”

    現在,他又準備在杭州投資 300 億人民幣建設一個英皇娛樂文化村,包括製作中心、學校、會議中心、影棚、酒店等等,工期長達 10 到 15 年,將建成一個新的橫店。

    楊受成對中國電影市場持續看好,他認為中國電影在十年、二十年內一定會超越好萊塢。

    香港縮影

    有很多關鍵詞可以去形容楊受成這個矛盾體。他愛玩,為心愛東西敢於一擲千金,以 1350 萬港幣購得香港第 9 號車牌,創下當時世界紀錄;

    他是工作狂,每年只休假一兩天,度假經常不超過三天,而且還覺得“剛剛好”,卻又生出一個用 80% 時間來玩的“花花公子”楊其龍;他年輕時醉酒與女藝人開房,被前妻撞破,最終離婚。但前妻之後卻回到他的集團公司打工。而他和現任妻子陸小曼數十年如一日,相處融洽;他對朋友講義氣,卻又對子女苛刻,每六個月根據子女的表現修改一次遺囑。他多行善舉,卻又曾因為朋友出頭,被判妨礙司法公正,鋃鐺入獄九個月。

    虛歲七十的這一年,楊受成自覺人生可以開始做個總結。而且很多當年身邊的親人朋友已經逐漸離開人世。特別是他的母親陳銀妹去世之後,他覺得自己生命之中最重要的見證人已經沒有了。而他有時會懷疑自己的記憶力,有些事情需要問過老朋友才能確認是否發生過。

    所以他決定找號稱“香江第一筆”的文化人陶傑來為他寫作一本自傳,留作紀念。

    儘管三顧茅廬,陶傑仍然堅辭不接。最終楊受成拿出當年爭取歐米茄代理權的誠意,終於讓陶傑開了金口,但與楊受成約法三章:

    一、 要坦白,不管好與壞都一定要真實,要講出所有事實。

    二、可審稿但不可改動。

    三、可向書中人求證事實真偽。

    楊受成滿口答應。他和陶傑基本每週見面一次。陶傑說:“我一開始問他,《東周刊》的事你講不講,他說我講。結果我問三件事他還要和我講五件。這我就放心了。”

    這本書裡面有很多細節和心理活動描寫。陶傑說這是因為楊受成講故事很生動,很有畫面感,而他也借鑑了《紅樓夢》的寫作方法,同時還採訪楊受成很多朋友、員工,補足細節。加上陶傑自己也有早年香港的生活體驗,他也把自己對時代的感受寫進了這本書。在今年 3 月出版之時,除了應律師要求刪去可能引起糾紛的人物名字與事件,其他方面楊受成隻字未改。

    陶傑說:“楊受成是香港的縮影,他在不同時代面臨的挑戰和反應手段,寫出來很有意義。這本書不僅是楊受成的故事,更是香港的故事。

    他的這本書,對很多人可以有啟發,對中國要經歷的時代也有啟示。”

    這本書將楊受成的精氣神凝結為 “爭氣”兩字,以之為書名。這本書出版半年後,在新開業的香港誠品書店中排名第一,12 月,中信出版社將發行內地版。

    因為這本書的出版,楊受成接受了《外灘畫報》的專訪。從當年父親苦心經營的“成安記”創立,到今天的英皇集團已經七十年了,幾乎貫穿了楊受成的整個人生,也是兩代移民見證的當代香港史。

    B = 《外灘畫報》

    Y = 楊受成

    “我最懷念1960 年代初的香港”

    B:你最喜歡人生的哪一個階段?

    Y:人生每一日都是精彩的,我是很積極的人。每天起床我都覺得是新的開始,當然最開心的日子還是小時候,那時不知道世界這麼醜惡和艱難。

    B:但在你的自傳裡可以看到你小時候生活挺艱苦的。

    Y:艱苦啊。但開心是分很多種的,我今天口袋裡經常裝著四五萬塊錢,但我未必開心。小時候很窮,生日的時候,媽媽跑去買三毛錢叉燒回來給我加菜,我已經很開心了。但今天我到大酒店吃大餐,開一瓶酒 12 萬,但那種開心也不及三毛錢叉燒帶來的快樂。就像我現在已經買了兩架私人飛機,小時候我根本沒想到自己會有飛機,有艘船已經不錯了。但現在得到了又如何呢?不過是虛榮而已。所以還是小時候最開心。

    B:你最懷念哪個時候的香港?

    Y:我最懷念 1960 年代初的香港,那時我剛剛讀書畢業,和爸爸借 20 萬自己創業,後來拿到了歐米茄和勞力士的代理,我覺得自己很成功,那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幾乎需要是“藍血人”才可以辦到,而我當時一個籍籍無名的 22 歲毛頭小夥子竟然都可以辦到。周圍很多人都用很羨慕的眼光看著我,那種成功感是不能用文字去形容的喜悅。

    B:今天香港同樣有很多人才,但為什麼很少人能夠像你一樣白手起家?

    Y:現在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想著成功。我年輕時也想成功,但我知道天下沒有免費午餐。但現在的大學生,100 箇中應該有 60 個想做投資銀行業,因為成功很快,一入門就可以開法拉利,玩遊艇,身邊有漂亮女伴。我們那時根本不敢想這些。對我們來說,不要說車,就算有錢坐計程車,已經是很豪華的生活了。現在的人想著一畢業就發財,一個月收入十萬八萬也未必能滿足他的胃口,他想著一年起碼要一千萬,就變得沒有那麼實在。

    B:這是不是一種時代病?

    Y:是,因為人們被縱壞了。他們看到了別人的成功。我們那時的夥計每個月只有 15、20 塊錢的工資,住的是木屋,抽中了政府徙置區的房子(編注:香港第一代出租公共房屋)就像中了馬彩。現在文明發達了,但人們的要求完全不同了。

    B:那你會怎麼幫助解決這種問題,包括教育自己的子女?

    Y:沒辦法改變。我們以前睡木板床,有架電風扇已經是奢侈的生活,更不要說冷氣了。但現在他們會說,怎麼可以沒有司機呢?沒有司機怎麼生活呢?這已經是兩個世界了。現在是一個相互比較的世界。像我很少出海的,每年夏天只出一兩次海,但別人開一艘 120 英尺的遊艇,你的是 80 英尺,你可能就覺得自卑了。世界已經變了。

    B:那你自己會不會覺得自卑呢?

    Y:我無所謂的,時代也改變了我,但我不會因為別人有 120 英尺的遊艇,就去買 130 英尺,我只買我需要的,就像私人飛機。我不需要的東西我不用和別人鬥。

    “我信神鬼,但不迷信”

    B:你參與制造了香港的“集體記憶”,你覺得你在這方面有貢獻麼?

    Y:我不敢說貢獻,但我確實見證了香港的歷史,這我就很開心了。從日據時代到 1967 年暴動、1997 金融危機、網際網路熱潮及衰退、雷曼兄弟倒閉等等這些經歷,大風大浪我都見過了。

    B:你的自傳中寫到了陳伯的故事,他幫助你東山再起,但這些故事會不會讓年輕人覺得成功也需要靠這些“高人”指點呢?

    Y:陳伯當然幫助了我很多,他除了叫我“向西”、“向南”之外,還介紹了很多貴人給我,因為他人脈的關係,我認識了很多印尼的政界、銀行家,做生意就方便了。我不可能坐在那裡就等成功,我只是信有因果,有來世,我也信做違背良心的事會有報應。我以前怕鬼的,但我和那個“鬼”對話,鬼就走了。

    B:那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Y:我年輕時和前妻離婚,她帶走了四個子女,傭人都帶走了。當時我受了很大打擊,很頹廢,因為我很愛我前妻。我不上班,在屋裡睡大覺,睡醒了就喝酒,喝醉了再睡,肚子餓了,自己下泡麵,吃完看電視,看完睡不著,再喝酒。到了半夜,起身刷牙,望著鏡子,覺得後面像有一個鬼,於是我就和它對話,我說我沒有害過你,你為什麼嚇我。鬼也沒有回答我。後來我就不怕鬼了。因為我覺得自己這輩子,並沒有害過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信神鬼,但不迷信。

    B:既然你信神鬼,那你做每一個決定之前,是不是要找高人看一下?

    Y:如果是這樣就迷信了。我不迷信。經常有風水先生和我說這裡要改,那裡要改,如果都照他們,建築就變得三尖八角了,這樣風水一定不好了。所以我覺得什麼都在自己的腦子裡。

    “我一生做得太多”

    B:內地很多人覺得你是香港娛樂圈大亨,你自己怎麼看?

    Y:我不是娛樂圈大亨,不過我們在香港的電影、唱片行業確實有重要的地位。謝霆鋒、容祖兒、TWINS 成名之後,很多人覺得英皇娛樂這個招牌很出名,也因為我和成龍的關係很好,他離開嘉禾之後,除了好萊塢電影之外,他所有的電影都是和我合作的。因此讓很多人感到英皇是香港很重要的娛樂公司。

    B:你培養的明星裡,最欣賞的男女明星是誰?

    Y:當然是謝霆鋒和容祖兒了。謝霆鋒他是天生一個明星。容祖兒是十年難得一見的好歌手,是自梅豔芳以來,最好的歌手。他們都是巨星。

    B:如果你旗下的藝人出了狀況,比如阿嬌的“豔照門”事件,你們怎麼應對?

    Y:英皇的文化很有凝聚力,我們是很團結的。有任何一個人出事,我們全班人出去撐他,幫助她渡過難關。

    B:你還記得當時具體的情形嗎?

    Y:記得。當時是年三十晚網上出了一張豔照,年初一網上流傳了,年初二確認了那些照片涉及阿嬌。當時記者問我,我還說現在科技這麼厲害,粘一個頭像上去就行了。後來又有幾個相熟的記者和我說,楊生,這件事是真的啊。我就找霍汶希,讓她找阿嬌,一問,阿嬌認了。那時是年初二,我們就集合了所有人,到英皇駿景酒店開會應對危機。最終好運地解決了。

    B:《東周刊》停刊也是一件好的危機處理案例?

    Y:《東周刊》事件是一個極度危機的時刻。停刊是它最好的方式。如果我不停刊,我怕這把火會燒及集團其他產業。這對我來說是不公道的,但我沒有怨氣。我只是一個投資人,編輯部是獨立的,我平時不干涉。編輯部拿到那張照片,覺得是寶,不會告訴老闆的。如果我知道了,我和劉嘉玲是那麼好的朋友,肯定不會讓他們出。結果這件事剛好出在好朋友身上,劉嘉玲、梁朝偉都對我生氣,全世界罵我。當時的標題是“天地不容”,我多冤枉。但我沒有怨言,永久停刊是最好的辦法。

    B:你責怪過總編輯嗎?

    Y:不能責怪,律師說沒有法律問題,沒有人可以告倒你。但是道德有問題,不應該登。我覺得我沒有選錯編輯,而是他決定錯了。

    B:你最後悔人生中的哪件事?

    Y:我最後悔的是我沒有讀大學,當時的環境沒辦法令我讀大學,家裡沒錢。如果我讀了大學,今天的成就一定不止於此。其實我還可以讀工餘大學,但我沒有去讀,這是令我後悔的事。

    我的人生哲學是拼命工作拼命玩。我教我大兒子說,你用 80% 的時間做事,20% 的時間玩,肯定能成功。不過他是用 80% 的時間在玩。可能五十年後,我和他在天堂相見,我會握住他的手說,兒子你是對的,我一生做得太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孫權被稱為“孫十萬”,歷史上真有此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