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於訫一

      1京廣線縱貫南北 隴海路橫穿東西 四通八達    2長江似蛇東海去 黃河如幾西天來 大江東去    3四海五嶽山河壯 七洲四洋氣象新 人類家園    4長夏無冬海南島 冬長夏短黑龍江 幅員遼闊    5華北瑞雪冬麥旺 江淮梅雨稻穀香 豐收在望    6桂林山水甲天下 九寨美景冠人間 偉哉華夏    7天涯海角隆冬暖 青藏高原盛夏寒 景觀各異

  • 2 # 呃162904377

    值得一題的地理對聯的一大種,就是名樓名閣的楹聯。楹聯主要是介紹當地的地理特徵、人文風情,同時也不乏表現自身的情感,或喜或憂,韻味十足。下面列舉幾則有名的楹聯。

    1.清康熙年孫髯題雲南滇池大觀樓:“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裹就風鬟霧鬢。更鬢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黃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2.曾月川題武漢黃鶴樓楹聯:“請神仙把黃鶴催歸,再看那蒼狗白雲,如何變化

    待賤子將青蓮喚起,莫負了晴川芳草,次第吟來”

    3.竇垿題湖南嶽陽樓楹聯:“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氣爽,嶽州城東道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4.董雲巖題福建烏山琵琶亭:“一彈流水一彈月

    半入江風半入雲”

    5.顧復初題成都望江樓:“漢水接蒼茫,看滾滾江濤,流不盡雲影天光,萬里朝宗東入海;

    錦城通咫尺,聽紛紛絲管,送來些鳥聲花氣,四時引興此登樓。”

    6.林從龍題南昌滕王閣:“珠簾畫棟重輝,高客雄姿光故郡;

    秋水長天在目,騷人妙筆鑄新詞。”

  • 3 # 阿鼎AD

    [甪圖回答]奉東晉大亨瑰寶增輝三百字,稱南滇小爨石碑永壽二千年(袁嘉穀,清末特科狀元,雲南石屏人)一一楹聯在曲靖一中爨碑亭

    另外,我編市志中文化體育,在文學創作(第二節),收錄了《珠江源碑記》。讀過我市師宗人的寫的岳陽樓賦,好友的《勝境關賦》。

  • 4 # 天下漫遊客

    1.

    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

    2.

    中國捷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

  • 5 # 唐堯故里1

    密雲不雨旱三河,雖玉田也難豐潤。

    懷柔有道皆遵化,知順義便是良鄉。

    密雲不雨旱三河,雖玉田也難豐潤。

    唐山少林無靈獸,既圍場豈能獲鹿。

  • 6 # 地理答啦

    這個上聯中的南通州,指的是江蘇省南通市,位於江蘇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別稱靜海、崇州、崇川、紫琅、北上海,古稱通州。南通地理位置優越,東抵黃海,南望長江,與上海、蘇州燈火相邀,西、北與泰州、鹽城接壤,“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 ”,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於一身,擁有長江岸線226公里,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現代化港口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北通州,指的是現在的北京市通州區。位於北京市東南部,西臨朝陽區、大興區,北與順義區接壤,東隔潮白河與河北省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相連,南和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交界。通州京杭大運河北端,是京杭大運河的起點,也是北京市的東大門。通州緊鄰北京中央商務區,西距國貿中心13公里,北距首都機場16公里,東距塘沽港100公里,素有“一京二衛三通州”之稱,是環渤海經濟圈中的核心樞紐部位, 目前已成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

    相傳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江蘇路過通州(即今天的南通),忽然想起了北京城附近也有個地方叫通州,於是想了個上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讓大臣們對下聯。這個上聯十分巧妙。大臣們絞盡腦汁,差不多把全國的重要地名都想過了,可就是想不出個合適下聯。只有紀曉嵐腦子活,沒有死摳地名,他看到街頭掛當鋪的招牌,馬上想出了下聯: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這個下聯對得可謂十分工整,但是與上聯中的地名卻有些不搭。

    在此後的數百年直至今天,人們仍在樂此不疲的為這幅上聯尋找下聯,例如:大賭場,小賭場,大小賭場賭大小;好判官,壞判官,好壞判官判好壞;左護衛,右護衛,左右護衛護左右;男學生,女學生,男女學生學男女;男導遊,女導遊,男女導遊導男女;春讀書,秋讀書,春秋讀書讀春秋;等等等等。

    對於這幅上聯,你有沒有更好的下聯可以對上呢?不妨開動腦筋,展現文思,來試著對一對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究竟是別人決定你是誰?還是自己決定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