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潁川郡
-
2 # 像我這樣的人丶
人生沒有重來,貪婪有何不可。
——《對不起青春》
這是日劇《對不起,青春》裡令人熱血沸騰的經典臺詞,昨天跑步的時候突然在電臺裡聽到這句話就喜歡上了,而且覺得說的很對。
人的一生按照80歲計算,現在20多歲的我們就相當於度過了四分之一的日子,所以人生短暫,我們為何不能貪婪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呢?
我們想要變美變瘦,想要錢,想要愛,想要更好更好的一切。這都是人的慾望,都是人的貪婪。但我們想要那麼多東西有錯嗎?沒錯。20多歲的年齡正是我們最美好的年齡,這時候的我們值得更好的,這時候我們有激情去貪婪。
因為貪婪,所以我們眼光高,有一個詞是眼高手低,現在的人都用來形容現在剛畢業的大學生,但是誰說眼高的人一定手低呢?可能剛剛脫離校園生活,還是校園思維,但也不能因此否定全部能力,1年2年後這些20多歲的人可能會給公司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人心裡成長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小時候都會覺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到了十幾歲要參加升學考試的時候,覺得只要自己努力一點就一定有更好的成績,只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一定可以做到。而現在到20多歲,就能體會以前大哥哥大姐姐所說的迷茫,有時覺得生活好像充滿機會與挑戰,又有時候覺得現實好像有無限的痛苦。未來我們會到30多歲、40多歲、甚至50多歲,我聽說人到一個年齡會變得現實,不切實際的幻想都會破滅,生活的瑣事也會讓心裡的熱情和渴望不再那麼強烈。至於未來會變成什麼樣誰也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什麼樣的年齡就有什麼樣的心境。20歲的我們,迷茫、貪婪,對金錢,對生活有無限的幻想,這是這個年齡段的特點,我們為什麼要去剋制呢?
20歲的我們,想要很多的東西。我在外企實習的時候遇到一個實習生,工作特別努力,特別渴望能轉正,甚至為了工作可以喝的酩酊大醉,可以晚上11點才到寢室。有一天她告訴我,學校有可以留校的名額,輔導員推薦她去,她卻拒絕了。我覺得很意外,告訴她留在大學裡是多麼好。她平淡的跟我說,她想要很多很多東西,想要買的起自己喜歡的東西,想要自己能獨立生活的能力,想要買車買房,想要分擔父母的壓力,這些都需要錢,她對金錢的渴望超過了對舒適生活的渴望。聽到了她的理由我怔的一下,她每天辛苦的沒日沒夜的工作就是想要錢,我勸她說女孩子可以考慮留校當輔導員,剛開始可能是合同的,但是老師不是答應她之後考上研究生就可以進編,以後再一步步發展,錢不一定會比現在拿的少。她堅定的跟我說,她需要一開始就能拿到錢,而不是慢慢的拿到錢。這份工作她談不上喜歡,但就是為了錢,這可以讓放棄別的很多機會。我沉默了。我很佩服她,能赤裸地告訴大家,她就想要錢,需要錢。不管每個人的價值觀如何,但我讚賞她敢於表達自己慾望的勇氣。
8個月後我選擇了辭職,理由是我思考了我自己,我是想盡快脫離學生氣才進入公司實習,也是每日每夜的工作,但錢對我的驅動沒有她的那麼大。辭職的時候師傅說我目光短淺,我說現在我還年輕,我想去尋找我內心真正喜歡的,這份工作除了每日每夜的開會,就是每日每夜的彙報,不是我想要的。其實我也夠貪心的,既想要好一點的工資,又希望工作有激情,還想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父母都為我惋惜,但20歲的我們怎麼會想40多歲的父母想的一樣呢?後來父母可能想到自己年輕的時候,便支援了我,說現在年輕想出去闖也正常,不管怎麼樣,永遠做我最堅強的後盾。
我很感謝我的父母同學還有老師,每次我做個決定,沒人跳出來指責我貪婪,大家都鼓勵我去追求更好的生活,甚至有老師說我有勇氣去貪心,就要去貪心,到了他們那個年齡,就開始滿足現狀了,所以有慾望是好的,才有奮鬥的目標。
青春的貪婪是不可複製的,不可重來的,不管是關於金錢,還是關於愛情,更或者關於自我價值,只要是在正常認識自己的前提下,20歲的我們就可以貪婪,貪婪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貪婪的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貪婪,所以我們勇敢;因為貪婪,所以我們走的更遠。
-
3 # 使用者情感導師zmj
貪夢,就是永遠不滿足的心理需求。
人是理性的,他們的慾望有多大。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都可以理解。因為這種欱望,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人人都有慾望,只是能滿足,不滿足而已。
人是自私,貪婪的。
這是人的本性。
人一旦貪夢慾望強烈,是很難滿足的,有第一次貪婪。他還會第二次。追求更多。
貪婪就象一種“癮”。
一旦患上,誰也改變不了。是常人不可想象的。
如果把人想象成先人後己,大公無私,道貌岸然。那他背後肯定有不可告人的權錢交易,男盜女娼的骯髒事。
那如得了這種貪婪,如何剋制自己。我覺得最生要的一條就是,懂得滿足。
人,只有懂得滿足,看什麼都不重要。人只要有顆滿心,知足心常樂,一切事都看得開,那種攀比,貪婪也就不是什麼事了。
其以是利用警句名言告誠自己。
-
4 # 城下雪
說到本性,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天生俱來的意識,貪婪是本性,自私也是本性,但是受到主流社會價值觀的干預,映襯之下這種本性被定義為貶義層面價值觀,它並沒有消失。只是埋在心底,主流社會價值觀對你干預的強弱與你這些本性成反比,人是群居動物,懼怕被主流社會所拋棄,所以會剋制自己,會埋藏自己本性,一句話為了另一個本性虛榮,你會有意識的權衡這些本性相對主流價值觀給你所帶來的評價,說白點為了要臉,你會剋制自己…
-
5 # 桑代克的貓er
貪婪是個人在後天環境中形成自私、攫取、不滿足的價值觀而出現的不正常的行為表現,可以透過自我調適來改正,具體方法如下:
1.知足常樂法一個人對生活的期望不能過高,要與本人的能力及社會條件相符合,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快樂也有缺失,不能盲目攀比,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心理調適的最好辦法就是知足常樂,知足便不會有非分之想,長樂也能保持心理平衡。
2.格言自警法。自古以來,仁人志士都非常鄙視貪婪之人,他們撰文作詩,鞭笞與諷刺那些向國家和人民索取財物的不義行為。其中最著名的是陳毅的《感事抒懷·七古·手莫伸》:“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汝言懼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覺。其實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縮,豈不愛權位,權位高高聳山嶽。豈不愛粉黛,愛河飲盡猶飢渴,豈不愛推戴,頌歌盈耳神仙樂。
3.二十問法。這是一種自我反思法,即自己在紙上連續二十次用筆回答“我喜歡……”這個問題,回答時應不假思索限時二十秒,待全部寫下後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慾望,哪些是過分的慾望,這樣就可明確貪婪的物件與範圍,最後對造成貪婪心理的原因與危害,做較深層次的分析。
例如一個貪財的人在紙上連續寫下,我喜歡錢,我喜歡很多錢,我喜歡自己是個有錢人,我喜歡有許多財富,我喜歡過有錢的生活寫完之後他就要思考一下自己對錢是否有一些過分的慾望,為什麼許多舉動都以前有關?接著想認識的生活離不開錢,但這錢應來得正,不能取不義之財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貪婪之心,最終會阻礙自己的發展,然後分析自己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補償僥倖的心理呢?還是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分析清楚後,就要下定決心。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首先,就“題目”論“題目”,我不認為貪婪是人的本性。某種意義上,貪婪同貪玩、貪吃、貪睡一樣,是人的一種惡習。只有正確看待貪婪,才能更好地克服它。初生的嬰兒生活簡單,只有吃喝拉撒睡,吃飽就吐奶嘴,睡飽就自然醒,可見貪婪並不是它的本性。貪婪是一種社會屬性,是一種社會風氣的影響和薰陶。以上所說文不對題,但如果有貪婪的惡習該如何克服?首先應分析成因有二:一,缺乏;二,成性。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有貪婪的惡習,那麼你離克服它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大多貪婪之人並不認為自己貪婪。如果缺乏,那麼請記住幸福靠努力和奮鬥,當你品嚐自己勞動成果之時會鄙視貪婪。如果成性,那麼請你告誡自己貪婪將毀滅你的未來,或許你需要一個不大不小的教訓來讓自己警醒。作為工薪階層,所有的一切都靠自己辛勤勞動賺來,將來教育我的孩子也是一樣,莫做貪婪之人,有幾分能力享幾分福分。最好,引用一句話送給大家: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