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寒山

    最最後悔的一點:睡了張繡哥哥張濟的妻子。

    直接導致張繡叛亂,貼身侍衛典韋、大兒子(第一接班人)曹昂喪命。曹操正妻丁夫人因此翻臉出走。

    如果曹昂不死,曹丕跟曹植根本沒有競爭力,也就不會有後面立儲引發的亂七八糟的事兒——這是曹操後半輩子最頭疼的事兒了

  • 2 # 四大名著探秘

    三國中曹操一生中幹了多少次讓他後悔莫及的事情?

    要說曹操一生幹過哪些讓他後悔莫及的事情,也許很多,也許並不多,其實曹操是一個很瀟灑的人,這從曹操的那句令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就可以看出來,雖然有些奸雄的本色,但何嘗不是一種瀟灑,要說曹操一生幹過哪些讓他後悔莫及的事情可能並不是什麼赤壁之戰的失敗,也不是沒有統一天下的野心,這從曹操臨終遺言可以看出來。

    與託孤大臣說:孤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皆滅,只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與眾卿相敘大事,特以家事相托。(是。)孤長子曹昂,劉氏所生,不幸早年歿於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愛第三子曹植,然其為人虛華,少誠實,嗜酒放縱,因而不能立;次子曹彰,勇而無謀;四子曹熊,多病難保;唯長子曹丕,篤厚恭謹,可繼我業。眾卿宜輔佐之.............(是)

    孤死之後,於彰德府講武城外,建疑冢七十二座,勿令後人知我葬於何處。勿令後人知我葬於何處......(是)

    與妻妾說:(發給每個妻妾錢財時候)我死之後,汝等勤學女工,多造絲縷,賣掉換錢以自給。汝等居住銅雀臺中。每日設祭祀,以令女伎奏樂上食。..............

    曹操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他還說出了內心深處一直藏著的情感:“想我一生之中,最放不下的人就是丁夫人,我對她自始至終都沒有負心,只不過我做錯了事,讓一切都無法挽回,以致夫人與我決裂。如果人死之後,真的有靈魂,有另一個世界,如果我遇到子修,他質問我:‘我的母親在何處?’我該如何作答?”

    漢建安25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於洛陽,享年六十六歲。

    從以上的遺言可以看出,曹操並未說出什麼有遺憾之類的話,對國家大事避而不談,而是絮絮叨叨的說了很多家務事。

    甚至一生中最遺憾的事是對不起丁夫人,也就是一時糊塗睡了張繡的嬸嬸,也就是張繡哥哥張濟的妻子。這件事讓曹操的愛將典韋、大兒子曹昂喪命。也因此事,丁夫人出走,曹操覺得對不起丁夫人。我想曹操生前已經幹了許多人幹不了的大事,統一中國的北方,結束了東漢末年的混亂局面,曹操已經做了他這一生能做的事,所以曹操一生是沒有什麼事是讓他後悔莫及的,最有可能的一件事就是遺憾中提到的對不起丁夫人這件事

  • 3 # 邏輯文史游

    生前欺天絕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餘機到丘壠。

    曹操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說他好,他屠城、設立摸金校尉、好人妻,多多少少令人不齒。說他壞,他善待天子,統一北方,對兵將賞罰分明。人無完人,本文從歷史角度戲說一下孟德做過的一些讓他後悔莫及的事情。

    1、賢侄啊,你為何要殺我全家

    我們知道《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講到曹操和陳宮去逃難,錯殺了呂伯奢,併發出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朋友圈,甚至被貼上了“多疑”的標籤。但是歷史上這一段情節是怎樣呢?我翻了下《三國志》,裡面並沒有這一段的記載。而裴注《魏書》有如下一段文字:

    《魏書》: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從這段我們發現劇情有了反轉,呂伯奢的兒子一夥成了反面角色,其不顧家父的面子趁呂伯奢不在,便想奪取曹操的財物,於是曹操開大將他們團滅(別問我為啥曹操能打過這麼多人,因為曹操的大招自帶吸血!)。如此的話曹操殺的也“理所應當”,但呂伯奢畢竟是曹父故人,曹操將其滅門,或許有點狠了。呂伯奢回來看到這番景象該怎麼想?事後曹操逃跑會不會對此事後悔呢?

    2、東吳控蘿莉,曹魏愛人妻,蜀漢全是基

    人說宛城好風光,餘音嫋嫋,花香陣陣,連空氣都瀰漫著幸福的味道。這天正下著大雪,孟德的軍營來了新的客人,北地槍王張繡和其嬸鄒氏,二人決定歸順於曹操。曹公愛才,大喜,擺好宴席,斟滿一杯美酒送到張繡面前:“久聞將軍大名,如今終於可以一起共事,這純白的大雪就是你我感情的見證啊!”張繡看著大雪,面上並沒有過多的表情。宴會觥籌交錯,曹公的老毛病又犯了,他見鄒氏齒白唇紅,愁眉啼妝,如出水芙蓉般綽約多姿,便對其有了非分之想。宴畢,眾將回營,曹操將鄒氏領到了自己帳內。

    這天夜裡,雪化了。

    張繡也是性情中人,如果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保護,還算什麼男人,張繡反了。此時曹公還醉倒在溫柔鄉里,張繡突然就領兵打來了,曹操大驚,怎麼辦?跑唄!射人先射馬,曹操的寶馬絕影被射殺,魏武帝翻身墜馬,頭暈目眩,大喊:“惡來何在?”這時,一個少年的聲音穿了過來:“父親快走,有我殿後!”此人正是大公子曹昂,並將馬給曹操讓其先行。又一會兒,帳中一個大漢搖搖晃晃跑了出來,正是被灌醉的典韋,曹昂與典韋相視一笑,說道:“典將軍,比比看誰殺敵更多?”刀劍無眼,血流成河,最終曹昂、典韋、曹安民一同戰死於宛城。

    養母丁夫人得知曹昂戰死後而悲痛欲絕,經常大罵曹操:

    《魏略》:丁常言“將我兒殺之,都不復念!”

    丁夫人懷著內心的悲憤一氣之下回老家去了,發誓與孟德永不相見。

    劉:大家好,吾乃中山靖王之後。。。

    劉:眾人之父袁術,袁公路素有稱帝之志,雄踞一方。

    程:可我家主公覺得他就是一喪家之犬,沒什麼本事。

    劉:大嘴袁本初備,國戰必首發,四世三公。

    程:可別提那麼摳門的人了,我家主公說他優柔寡斷不成氣候

    劉:江東小白板孫笨,覺醒後一回合七張牌,五個技能,傲視群雄。

    程:我家主公說官二代不足為謀。

    劉:(邊吃邊問)那我實在不知道了,公覺得誰可稱之為英雄呢?

    程:我家主公說了,天下只有你劉備和我曹操才算得上是英雄(聲音提高)。

    或許是因為程昱聲音突然提高導致音響受不了,直播間的一個音箱突然爆炸,嚇得劉備筷子掉在了地上。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程:哎呀呀大丈夫也害怕爆炸聲?

    劉:好害怕好害怕……

    幕後的曹操和文臣武將一直在看直播,荀彧覺得劉備也是人中龍鳳,建議除掉以絕後患。而郭嘉建議軟禁起來,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或許是曹操愛才,或許是曹操覺得劉備就是個沒出息的主,猶豫之間導致他沒有殺劉備,留下來禍患。

    4、水土不服水土不服水土不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大魏鐵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病來如山倒。

    《三國志武帝紀》:“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三國志先主傳》“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三國志吳主傳》:“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近,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

    《三國志》記載曹操赤壁之戰之所以會失敗很大的因素是“疫”在作怪,且不說當時曹操統一北方意氣風發,欲乘勝追擊,一統天下,於是帶著大軍浩浩蕩蕩南征。剛來到赤壁,曹操傻眼了,當年在北方如狼似虎計程車兵們怎麼大部分都像打了霜的茄子一樣,上吐下瀉,食慾不振,這還打個毛線仗啊。曹公不以為然,繼續研究陣形、地形,士兵沒有得到及時的鍛鍊和治療。況且曹公此時根本沒把孫劉兩家放在眼裡,難免輕敵。

    北方將士對水戰並不擅長,野路子出身即使再鍛鍊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和東吳的“科班”出身的水軍抗衡。赤壁之戰的過程不再闡述,最後周瑜方面水軍攻打曹操水軍,黃蓋詐降燒了曹軍艦船,周瑜劉備追擊曹軍至南郡,曹操無奈返回北方,悔之晚矣。

    5、成也奉孝,敗也奉孝

    吾名郭嘉,字奉孝,我一直在找一個值得託付的人。

    黃巾猖獗、十常侍亂政、董卓進京、西涼亂武,大漢要完啊。

    河北袁紹四世三公,奉孝願以此生之謀奉獻。

    但,袁本初只是徒有虛名罷了,走了。

    或許,那個叫曹操的值得我為他效勞。

    軍師祭酒?我喜歡這個名字。

    擒呂布,算孫策,謀官渡,攻烏桓。

    我喜歡隨你東奔西跑,我喜歡你給我盛的美酒,我喜歡看你勝利後的表情。

    主公最近新招了個小生,可他總是像狼一樣不停地回頭張望,奇怪的人。

    咳咳……咳咳咳咳咳……

    我的身體卻出現了狀況。

    咳咳……咳咳咳咳咳……

    主公,奉孝再也不能為你出謀劃策了……

    眼前一片黑暗,我就這樣一直睡著嗎?

    “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何人在哭泣,何人在呼喊我的名字。

    主公,是你嗎?

    郭嘉在曹營前期的戲份很足,無奈天妒英才早早的走了,有水土不服和過勞死的嫌疑,這與曹操過度依賴他不無關係,如果之前能讓郭嘉適當的休息,或許也不會赤壁大敗了,更不會對郭嘉嗚呼哀哉了(哭奉孝有自我找臺階下的含義),當然這一切都是如果。

    6、我曹某不愛吃辣!

    張魯我早就跟你說了嘛,乖乖投降就沒有皮肉之苦,我還能分你個一官半職。曹操拿下漢中後,漢中百姓人心惶惶,畢竟老曹有掘墓和屠城的歷史,因此穩定人心成了頭等大事。

    穩定歸穩定,此時士兵們風頭正勁,曾經那個喜歡像狼一樣不停地回頭張望的少年已成了大叔,他建議主公直取西川。曹操猶豫了,摸了摸鬍子,以“得隴望蜀”的典故駁回。不久張松來訪,曹操可能也是“顏控”,張松其貌不揚,因此曹操也不願意搭理他。

    曹操的猶豫也是有他的道理,首先西川地處山地,不熟悉路線,無論是行軍還是後續的補給都是一大難點。其次東吳正虎視眈眈的望著大魏,今天派弓箭手射一輪,明天找人在城市下放把火,後天又派大將擂鼓助威佯裝攻城,頭疼啊頭疼。有了赤壁的教訓,曹操不敢再次貿然出兵。當劉備在西川開好房後,曹操還是有些後悔了,如果當年乘勝追擊那麼大耳賊不就能滅了?最終劉備吃火鍋曹操吃火鍋底料。

    細心的程昱發現,主公的白髮又增多了不少。

    7、曠工和請假的性質是不一樣的

    曹操患頭風病,眾所周知。

    華佗是神醫,眾所也周知。

    華佗作為曹操的私人主治醫師以針灸療法為其緩解病情。

    但是啊,華佗也想享受帶薪年假。

    烽火連三月,家屬還抵萬金呢。

    或許是看到了武帝的殘暴,或許是覺得自己的醫術還需修煉,假期結束華佗以妻子染疾為由遲遲不去上班。

    操怒,遣人核實真相,發現被騙,更怒,華佗入獄。

    佗認罪。

    《漢律》:欺君之罪。《漢律》:不從徵罪。

    華佗在獄中被拷問致死。

    今年是公元208年。曹操不知道,他還得忍受12年的疼痛。

    8、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今天的許昌宛如一座死城。

    宮內,正在舉辦著一場特殊的婚禮。曹操的兒子曹沖年僅13歲就“病”逝了,曹操正在為其配陰婚。

    《三國志·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文帝寬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則流涕,為聘甄氏亡女與合葬,贈騎都尉印綬,命宛侯據子琮奉衝後。

    眾兄弟都來祭奠曹衝,連病秧子曹熊也拖著虛弱的身體來到了靈堂。曹操有意把世子之位交給曹衝,怎奈飛來如此橫禍。曹丕過去安慰父親,曹操無奈的說道:“這是我的不幸,卻是你們幾個兄弟的幸運啊。”

    曹丕是個明白人,知道自己的春天到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只剩下了曹植。曹彰?一介武夫而已。從這開始子桓派和子建派的文臣武將們各自結為黨羽,爾虞我詐。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楊修被殺了,曹植醉酒擅闖司馬門,自己又有狼顧大叔等人的幫助,終於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勝了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

    經過這次事件,曹丕開始“削藩”了。曹植流放,曹彰暴斃,曹熊病死,其餘兄弟也被他嚴加防範著,曾經一起飲酒賦詩的年代回不去了。

    “起奏陛下,你覺得“山陽公”這個稱號好聽嗎?”

    試想如果曹操當年直接立曹丕,那麼曹丕、曹植、曹彰、曹熊等兄弟就可以保持相對和睦的關係。曹丕也就不會對兄弟們如此苛刻,有了曹氏宗親的支援,即便自己短命,也不至於被狼顧大叔集團篡權。

    9、成功的秘訣在於我比你們活的時間都長

    吾名司馬懿,字仲達,我不愛說話。

    那個叫軍師祭酒的人?我不喜歡他。

    曹孟德?我對他有一種說不上的感覺。

    曹丕?我很喜歡這個小夥子啊。

    孟德走了。

    子桓走了。

    孔明走了。

    元仲走了。

    這雄偉的高平陵,很適合做我司馬氏出場的舞臺。

    《晉書》:“誅曹爽之際,支黨皆夷及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姊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

    咦,孫權怎麼還活著?熬不過你啊。

    “追封祖父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炎兒,大晉就託付給你了……

    曹操臨死前估計也不覺得司馬懿能活到他曾孫輩,沒想到曹丕如此短命,曹丕沒想到曹叡也這麼短命。司馬懿初到曹營可謂“不慍不火”,曹操屢次對其試探,司馬懿都能很好的應對,曹操找不到殺他的藉口,也狠不下心。以致於後期司馬家族達到近乎無解的實力,最終“冢虎”一族謀得了天下。

    10、不是說好要做彼此的天使嗎?

    曹昂的死,丁氏始終沒能原諒曹操,儘管曹昂並非她親生。丁氏回老家後的不久,曹操便親自去找她,請丁氏回家。沉默無聲是最好的拒絕,曹操雖愛妻但也愛面子,二人從此斷絕關係。

    《魏略》:子修亡於穰,丁常言:“將我兒殺之,都不復念!”遂哭泣無節。太祖忿之,遣歸家,欲其意折。後太祖就見之,夫人方織,外人傳雲“公至”,夫人踞機如故。太祖到,撫其背曰:“顧我共載歸乎!”夫人不顧,又不應。太祖卻行,立於戶外,復雲:“得無尚可邪!”遂不應,太祖曰:“真訣矣。”遂與絕,欲其家嫁之,其家不敢。

    幾年後丁氏在老家去世,曹操很傷心,曹丕生母卞氏知道曹操的難處,於是主動為丁氏操辦喪事,藏於許昌城南。

    《魏略》:”其後丁亡,後請太祖殯葬,許之,乃葬許城南。後太祖病困,自慮不起,嘆曰:“我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也。假令死而有靈,子修若問‘我母所在’,我將何辭以答!”

    縱然曹公一世風流,英雄蓋世,病重時心心念念想的是自己的原配,宛城那一夜他哭的是典韋,現在他哭的是丁氏。

    一日曹操又發頭風,醒來後忽然覺得輕鬆不少。看著床邊的人不禁愣了一下。對方只是輕輕一笑“主公,今日大聚,惡來妙才他們還在外邊等,文若好像還在生您的氣。”“奉孝?!…元讓呢?”郭嘉望著窗外,一顆流星一閃即逝,笑著說“夏侯將軍…在路上。”

  • 4 # 金山萬丈

    第一沒殺劉備

    劉備在三國時代,早期沒有地盤,也沒有兵馬,身邊只有幾百人到一千人,最多時手下也不過三五千人,而且東奔西走,一會投靠這個,一會投靠那個,可以說居無定所,沒有一塊根據地,在諸侯割據勢力裡面,是不折不扣的跟班小弟,但是為什麼曹操在當時不把劉備殺掉呢?憑曹操那時候的實力殺掉劉備完全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曹操至少有兩次機會可以殺掉劉備,第一次,是在呂布擊敗劉備的時候,劉備逃到了曹操那裡的時候。《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先主還小沛,複合兵得萬餘人。呂布惡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敗走歸曹公。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

    但這一次,曹操沒有殺劉備,反而資助劉備,讓劉備進攻呂布,呂布派大將高順進攻劉備,曹操派夏侯惇救援,但被高順擊敗,高順還俘虜了劉備的妻子送給呂布。劉備敗回來的時候,曹操不但沒殺劉備,還對劉備非常禮遇,讓劉備擔任豫州牧。

    曹操第二次殺掉劉備的機會,是在曹操親自東征呂布,生擒呂布之後,劉備復得妻子,跟曹操一起回許都的時候。《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曹公自出東征,助先主圍佈於下邳,生擒布。先主復得妻子,從曹公還許。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而謀士荀彧跟程昱勸曹操幹掉劉備,曹操問郭嘉有何意見,郭嘉認為:“劉備的確是需要殺掉。但曹公舉劍起義兵,為百姓除暴,推出誠信用以招攬英雄俊傑,恐怕仍未做到。

    而在當時劉備依附在曹操旗下,一是曹操覺得劉備就在眼前,自己可以隨時控制住他,想殺就殺;二是覺得如果殺了劉備,那麼天下的其他英雄會覺得曹操不能容人,這樣對收服天下人心沒有幫助。因此便沒有在當時把劉備除掉!

    所以覺得曹操在當時以為,劉備是英雄,志向不低於自己,只要軟禁他即可,殺劉備很易,但他看重的是關張,如能和劉備為伍,則關張任他用之,反之關張只有拚死。何況當時劉備沒人沒地,對自己還夠不成威害。

    可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以小擊大,兵力本已捉襟見肘,又逢袁術在揚州稱帝活動逐漸破產,四顧茫然中投奔袁紹,並率兵從下邳經過。為避免兩支敵軍會合後勢力陡增,曹操派劉備和朱靈、路招率兵攔截。這次派遣違背曹操的初衷,他本想以優厚待遇留劉備於身邊,一方面消磨其意志,一方面利用其控制的力量。不承想倉促中做出輕率決定,也許是無將可派,也許是事出驟然造成的直線思維,因之未顧及其他。等到程昱、郭嘉聽到派遣劉備的訊息,對曹操說:“劉備不可縱”時候,曹操已追悔莫及(見《三國志·武帝紀》)。劉備乘機從曹營逃出,同煮酒論英雄有莫大關係。

    我想,而曹操之所以沒有暗殺劉備,用下毒或者其他的手段,也許是做人還是有底線的,不然,完全可以這麼做的。對曹操來說,下毒殺人,不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嗎?但他還是估計到自己的名譽,還是在乎自己的道德底線,所以,才放棄了使用卑鄙的手段暗殺,放過了劉備,而劉備的超高演技又讓劉備逃過一劫,三國果然是一部爾虞我詐的書,人性在這本書裡釋放的淋漓盡致。

    第二錯殺蔡瑁、張允

        曹操在赤壁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在之前寫過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曹操“鐵索連舟”,搞了個“互保”,結果一損俱損,被周瑜一把火燒個精光。再比如,天公不作美,偏偏在大冬天裡刮東南風。比如曹操驕傲自滿,驕兵必敗。曹操還輕信了黃蓋的詐降。

      其實,原因遠不止這些。有一個原因,卻常常被人忽略了,那就是曹操缺乏一支強大的水軍,甚至可以說,這才是曹操失敗的根本原因。(即便是今天,我們都知道:“水軍”非常重要!)

      如果曹操有強大的水軍,他計程車兵就不會暈船,就不會搞什麼“鐵索連舟”,也就不會被周瑜抓到破綻,更不用管它東南西北風,黃蓋詐降頂多也就燒了前面幾艘船,也不至於全軍覆沒,鎩羽而歸。

      但其實,曾經有一支強大的水軍放在曹操面前,曹操沒有珍惜,等到他失去的時候,他才後悔莫及。

      而讓曹操追悔莫及,自毀水軍的,竟然是一份出自敵方之手的“做空報告”。

      2

      給曹操提供“做空報告”叫蔣幹。這事,得從頭說起……

      話說,曹操率軍南下,劍指東吳,給東吳大都督周瑜發了一份offer,勸他“棄暗投明”。結果,周瑜看都沒看,直接把送offer的快遞小哥給砍了,把人頭送回給曹操。

      曹操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就帶來一幫新收服的小弟蔡瑁、張允開船去和周瑜幹仗。結果在三江口發生遭遇戰,曹操有些吃虧,但周瑜人少,看天色已晚就鳴金收兵,各回各家。

      可是,周瑜這個人耍“滑頭”,看著曹操一轉身,馬上尾隨人家,到了曹營門口檢視究竟。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只見西邊火光接天。左右告曰:‘此皆北軍燈火之光也。’瑜亦心驚。”

      曹操一個北方人,竟有這麼大一支水軍。周瑜怕夜裡黑看不清,第二天又偷偷摸摸去暗窺曹操水寨,大驚曰:“此深得水軍之妙也!”一打聽,原來曹操水軍都督就是蔡瑁、張允。

      蔡瑁、張允何許人也?這兩人原本是荊州劉表的水軍大將,後來劉表一命嗚呼了,他的次子投降曹操,於是曹操就順勢把這兩人收歸自己營下。

      周瑜和這兩人很熟,因為當年劉表和東吳孫家有仇,劉表手下黃祖還曾射死孫權他爹孫堅,所以周瑜多少和蔡瑁、張允交過手,知道對方的厲害。

      瑜思曰:“二人久居江東,諳習水戰,吾必設計先除此二人,然後可以破曹。”

      3

      想要除掉對方,苦於沒有機會啊。可是,曹操這邊呢,卻給周瑜送了一個機會。

      話說三江口遭遇戰之後,初戰便失利,曹操在家裡很苦惱,一面怪蔡瑁、張允不努力,一面又唸叨唸叨:“吾當作何計破之?”

      這時候,站出來一個人。“明公不用愁,我和周郎是老同學,我去說服他投降。”

      這人就是蔣幹,蔣幹還誇下海口“丞相放心,幹到江東,必要成功。”曹操也不知怎的,信了他的邪,竟也派他去當說客。

      蔣幹屁顛屁顛來到東吳陣中,正想開口。周瑜就點明他的來意,“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耶?”蔣幹趕快否認。

      席間,周瑜對眾官介紹說:“此吾同窗契友也。雖從江北到此,卻不是曹家說客,公等勿疑。”並令太史慈佩劍作監酒:“今日宴飲,但敘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與東吳軍旅之事者,即斬之!”周瑜先發制人,使蔣幹開不了口,根本不敢提“降”字。

      此後,周瑜帶領蔣幹見全副武裝的軍士,堆積如山的糧草,還滔滔不絕,說我周瑜“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

      至此,蔣幹終於明白了周瑜“非言詞所能動也”,從而徹底打消了勸降的念頭。但是,來的時候,已向曹操誇下“必要成功”的海口,軍中無戲言,搞不好小命難保,所以蔣幹這次無論如何也得搜點有價值的資訊帶回去交差。

      4

      想要回去交差,苦於沒有機會啊。周瑜送給了蔣幹一個“機會”。

      見到老同學,周瑜決定大喝一場,喝酒之前還有言在先“吾自領軍以來,滴酒不飲;今日見了故人,又無疑忌,當飲一醉。”一高興,周瑜就“喝高”了,嘔吐狼籍,鼻息如雷。

      蔣幹自然相信周瑜醉了。鼓打二更,藉著殘燈,他忽見桌上堆著一卷文書,他就想翻翻有沒有有用的情報。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內有一封,上寫“蔡瑁張允謹封。”

      幹大驚,暗讀之。書略曰:“某等降曹,非圖仕祿,迫於勢耳。今已賺北軍困於寨中,但得其便,即將操賊之首,獻於麾下。早晚人到,便有關報。幸勿見疑。先此敬覆。”

      此時“熟睡”的周瑜口中又含糊地說著夢話:“子翼(蔣幹,字子翼),我數日之內,教你看操賊之首!”“子翼,且住!…… 教你看操賊之首……”

      信中的言語與周瑜的“夢話”是如此的一致,並且周瑜的夢話、醉話在蔣幹看來是酒後吐真言,於是蔣幹更加相信了書信裡的內容。

      這還沒完,四更時候,周瑜被人“喚醒”之時,還故意問床上睡的是何人,懊悔自己“醉後失事”,喝“低聲”,喚“子翼”,潛出賬,神秘兮兮卻又故意讓蔣幹聽到“急切不得下手”的假密報。

      這還了得,書信、夢話、密報幾件事連在一起,都指向了“蔡、張二人結連東吳”是真的。所以,天還沒亮,蔣幹趁周瑜熟睡,就把假的書信偷走,徑回曹營,向曹操彙報。

      曹操一聽蔣幹報告,又有蔡張二人暗通周瑜的書信,人證物證俱全,大怒:“二賊如此無禮耶!”即喚蔡瑁、張允到帳下。二人不知其意,驚慌不能回答,曹操更加相信他們暗通周瑜,“軍若練熟,吾首級獻於周郎矣!”即喝武士推出,頃刻之間,二人就成了刀下鬼。

      5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曹操失去了兩員水軍專家,水軍自然練不好,於是乎,又聽信了龐統的建議,用鐵索把船連在一起,再後來,諸葛亮借東風了,周瑜打黃蓋了,黃蓋詐降了,給曹操送去了幾船火藥了,曹軍全軍火葬場了……

    第三 宛城之敗失去了丁夫人

    據《三國志·后妃傳》記載:“太祖始有丁夫人,又劉夫人生子修及清河長公主。劉早終,丁養子修。子修亡於穰,丁常言:“將我兒殺之,都不復念!”遂哭泣無節。太祖忿之,遣歸家,遇其意折。後太祖就見之,夫人方織,外人傳雲“公至”,夫人踞機如故。太祖到,撫其背曰:“顧我共載歸乎!”,夫人不顧,又不應。太祖卻行,立於戶外,復曰:“得無尚可邪!”遂不應,太祖曰:“真訣矣。”遂與絕,欲其家嫁之,其家不敢。”這段歷史記載,說的就是曹操摧眉折腰乞求在孃家生活的妻子丁夫人重新回到自己身邊這一段讓曹操不堪回首的往事。

      曹操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時代,也是一個追逐風流、放浪形骸的時代。作為位極人臣的曹操,他的身邊美女環繞,可任他隨意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即便他在大戰前夕、戎馬之餘所染指得女人,也是難以計數,那麼,曹操為什麼不僅沒有徵服自己的第一夫人,反而要低聲下氣地去乞求她回心轉意呢?

      說起來,曹操既有豪雄的氣魄,業內有奸雄的心計,更有一股掃蕩天下的英雄氣概。曹操有一顆征服天下的英雄心,而且這顆英雄心不僅堅如磐石,無堅不摧;但是,這顆英雄心令曹操飽覽天下春色之時,卻讓他失去自己的第一夫人。

      曹操作為一個大權在握的男人,與歷史上所有大權在握的男人一樣,好色成性,甚至沉迷其中。儘管曹操個性鮮明,文武兼備,人稱亂世之梟雄。但是,也正為曹操好色成性,讓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曹操究竟染指了多少女人?這恐怕難以考證。但可以說,曹操一生佔有了許多的女人,這應該是不可懷疑的事情。縱觀曹操的一生,他佔有的女人見諸史冊的有丁夫人、卞夫人、尹夫人、劉夫人、杜夫人、秦夫人、王昭儀、李姬、孫姬、周姬、劉姬、趙姬。這還僅僅是曹操身邊有名號的夫人,被他染指卻沒有名號的女人恐怕真的難以計數。

      曹操既是治世之能臣,又是亂世之奸雄,更是好色成性之色狼。公元197年,即建安二年初,曹操統領大軍,討伐宛城張繡。張繡大敗之後便投降了曹操。曹操早就聽說張繡寡居的嫂子姿色過人,便無所顧忌佔有了這個女人。

      曹操的一夜風流,讓張繡深感恥辱萬分,便決計起兵反曹操。曹操的心腹發現了張繡的反叛之心,便密奏於曹操,曹操決計要除掉張繡。但奇怪的是,一直以果斷著稱的曹操並沒有立即行動,而是還一味沉湎在這位寡婦的美色歡情之中。

      張繡在一個風高月黑之夜突然起兵偷襲曹營。曹軍被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長子曹昂,也就是子修戰死。此後張繡一直是曹操的一塊心病。直到到官渡之戰前,袁紹派人約張繡攻許,張繡才在謀士賈詡的勸說下投降。

      由於曹操的好色導致這系列的變故,張繡和曹操終是有個了結。但曹昂的去世引起了一場“家庭糾紛”。曹昂的生母是曹操的劉夫人。不幸的是紅顏薄命,劉夫人早早地便撒手人寰。劉夫人臨死前,將年幼的曹昂託付給仁厚寬懷的丁夫人。丁夫人視曹昂如親生兒子,萬般疼愛。

      丁夫人初聞曹昂戰死的噩耗,痛不欲生。哀痛的丁夫人無法去恨張繡,便將一腔怨恨轉向曹操。她認為就是因為曹操好色成性,逼反了張繡,殺死了曹昂!從此以後,丁夫人就一直冷淡曹操,這讓曹操十分掃興。曹操一怒之下,將丁夫人遣送回家。丁夫人出自貧寒人家,家境清貧,但她依舊泰然從容地回到家中。從此她便斷了塵世的慾望,不思顯達,不慕榮華,不戀富貴,終日紡紗織布,過著清淡貧寒的生活。然而,丁夫人如此淡漠卻令曹操十分氣憤,原以為嚇唬一下就可以讓丁夫人回心轉意,沒想到丁夫人是如此倔犟,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裡。

      丁夫人回到了孃家,也就走出了曹操的生活,遠離令人煩惱的紅塵世界。丁夫人離去以後,曹操新寵卞夫人取代了丁夫人的位置,坐鎮曹氏後宮。丁夫人是良家子女,有一顆善良純正的心。卞夫人出身青樓,生性自然浪漫多情,長於風月,極得曹操的鐘愛。卞氏體態豐滿,美豔動人。曹操縱情求歡。卞夫人陶醉其中,一次次懷孕之後,先後為曹操生下了四個子女:曹丕、曹彰、曹植、曹熊。

      卞夫人頻頻生子,被曹操寵愛得無以復加,曹操卻仍然對丁夫人難以忘懷。曹操畢竟是好色之徒,丁夫人如此美貌,閒處家中,這讓曹操天天寢食難安。曹操雖然不能容忍丁夫人由著性子漠視自己,但曹操又迷戀其風情萬種而性格獨特的丁夫人,曹操在這複雜難耐的心境中備受煎熬,最後曹操終於忍不住曾經讓自己神魂顛倒的美色誘惑,不得不屈尊大駕前來拜見丁夫人。

      曹操在一次行軍路過丁夫人孃家時,特地騎馬前去看望丁夫人。曹操推開柴門,便看見一身素裝的丁夫人坐在織布機前,正在聚精會神的織布。丁夫人雖然衣著樸素,可是越發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秀美,一張白皙瘦削的臉越發清秀,罩著一種縹緲的仙氣,楚楚動人,惹人憐愛。

      曹操出神的盯著久違了的夫人,而丁夫人沒有任何反應。曹操便走到織布機旁邊,伸出手撫摸著丁夫人的後背說:“請你和我一起回宮好嗎?”丁夫人充耳不聞,頭也不抬,依然坐在那裡,一絲不苟地織布。

      看到此情此景,曹操頓覺得十分尷尬,無奈地轉身走出柴門,準備上馬離開這座茅屋。但到了臨要上馬時,曹操戀戀不捨地又朝茅屋看了一眼,依然抗不住好色的慾望。他又一次走進柴門,來到丁夫人的身邊。丁夫人冷漠照舊,織布依然。曹操低聲下氣懇切地再問丁夫人:“可以和我一塊回去嗎?”但是,丁夫人依舊像身邊沒人一樣,一刻不停地織著布。曹操對丁夫人如此淡漠,如此絕情,大失所望。曹操絕望地嘆息了一聲:“唉,真是決絕啊!”

      曹操回宮後,依然強烈地思念丁夫人。不久打敗了袁紹,佔領了鄴城,曹操終於熬不住了,便派人強行將丁夫人接到了鄴城。丁夫人回來後,曹操喜不自勝,就設宴隆重地款待丁夫人。但是丁夫人並不領情。吃完以後,丁夫人讓人依然把她送回孃家。曹操心急火燎,沒有任何辦法。溫情不能感化美人那顆絕望的心,曹操無計可施,只好看著丁夫人離去。

      幾日後,曹操又派心腹強行接回了丁夫人。可是丁夫人依舊不冷不熱,不說一句話,吃了飯就走人。曹操迷惑不解,丁夫人何以如此鐵石心腸?如此絕情?就是這樣反覆多次,丁夫人被接回來,吃過飯後又回到了孃家,始終不言不笑,平平靜靜。

      如此反反覆覆多少次,丁夫人自然十分氣惱,她就鄭重地對曹操說:廢放的人,哪能這樣沒完沒了呢?從此之後,丁夫人就再也沒有回來,也就再也沒有見到曹操。不久,丁夫人積鬱於心,染病臥床,最後平靜地離開了人世。曹操聽到丁夫人病故的訊息,不禁痛心疾首,愧疚萬分,直到曹操在臨死的時候還眷戀著丁夫人。曹操臨終前還悔恨地說:“我思前想後,心中想著丁夫人,也眷顧著她,不曾負心。可是,假如死後真的有靈,兒子曹昂如果問我,母親在哪裡?我將如何回答?”

    第四 殺華佗曹衝病死

      華佗,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神醫。

    據說他醫術精湛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雙眼堪比X光,只要開機就能看透人的五臟六腑,每有疑難雜症皆藥到病除。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華佗曾為關羽“刮骨療毒”,後治療曹操頭疼,建議進行“開顱手術”,被多疑的曹奸雄懷疑成“關羽的探子,總有刁民要害寡人”,遂殺之。

    《三國演義》如此敘述:華佗臨死前將其獨門秘籍免費贈予一位獄卒,說“你學成這本書裡面的醫術,就可以進國家一級甲等醫院,做鎮院之寶,受萬人敬仰,享受全宇宙各種津貼”,只是可惜,這部曠世奇書被獄卒的老婆當劈柴點著烤玉米,化成了灰燼。中國的醫學瑰寶就這樣被敗家娘們毀於一旦。獄卒拼了老命揀出兩頁,上面都是一些閹割豬狗的技術,於是,獄卒醫生做不成,只能做獸醫了。

    以上內容多為小說杜撰,與真實歷史記載頗有出入。

    那麼歷史上華佗之死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對於華佗的死因,《三國演義》說是被曹操殺死,這個與歷史記載基本吻合,其人確實是曹阿瞞所殺,但小說與歷史有出入的地方是:華佗不是死於關羽之後,而是死於關羽之前。另外,曹操殺華佗並非是不相信開顱手術,恰恰相反,是華佗不給曹操治病,曹操這才痛下殺手。

    那麼歷史上的華佗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我們來看看相關記載。

    華佗是沛國譙人(今安徽亳州),這位傳奇神醫與亂世奸雄曹操是同鄉。

    在中國古代,同鄉的感情是很深的,那是真正的“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絕不是後來的“老鄉見老鄉,坑死你沒商量。”

    曹操既然與華佗同鄉,從理論上說,曹某人應該會比較待見華佗,起碼不會難為他。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史書上說:

    “(曹操)又好養性法,亦解方藥,招引方術之士,廬江左慈、譙郡華佗、甘陵甘始、陽城郤儉無不畢至。”

    曹操喜歡足底按摩,做SPA,追其養生,喝老鱉湯,那是出了名的,為此他請了不少養生專家為自己專門服務。既然是請來專門指導服務的,自然不會虧待,華佗就在此列。華佗曾為陳登看病,藥到病除,曹操聽說後,遂將這位老鄉神醫請到自己身邊。(參閱拙作《此君玩死呂布,整死孫策,最後口吐怪蟲而死》)

    假如說曹操一直“吃嘛嘛香,身體倍棒”,那麼我估計華佗一直都會是曹老闆的座上賓。

    可不巧的是,曹操病了。

    既然是病,就要治,治病肯定要找醫生。

    說起來,曹操這病很奇怪,不是腰腿胳膊疼,也是痔瘡便秘,而是頭疼,史書說叫“頭風”,病起來就“心亂目眩”,生活不能自理。

    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陳琳,他當時為袁紹效力,寫了一篇討伐曹操的檄文,言辭辛辣,罵人不帶髒字,頗有魯迅先生的風采。結果曹操一看到這篇檄文,頭疼竟然好了。

    頭疼暫時是好了,但並沒有根除,後期又再次發作。

    曹操木辦法,亂世梟雄也架不住有病,徹底跪了,便請來了華佗。

    而華佗呢?作為當世神醫,也確實露了一手絕技:“(華)佗針鬲,隨手而差。”

    這應該是針灸術。

    華佗針灸水平很高,曹操被一插就爽,插一次好一次。

    可是,好了是好了,不知為何,華佗一直沒有把曹操這病根除掉。

    終於,有一次曹操病的重了,再召華佗瞧病。

    可你猜華大夫怎麼做的?華佗竟然說:“我離開家好久了,剛才又接到家書,我想家了,我要回家。”

    曹操都傻了:這尼瑪不是玩我嗎?

    但曹操畢竟不能阻止老鄉回家,只得答應。

    結果,華佗回到家中不知為何,竟然再也不回曹操身邊了,曹操的病也不管了。

    曹操可急了,數次派人去催促。

    華佗也真有意思,就是不去,理由是:我老婆病了,我要照顧我老婆。

    曹操是幹嘛的?那是人精。曹操心道:小樣,給老子玩這套“哩哏兒楞。”

    曹操立刻下令,命當地官員去華佗家中檢視實情,並下達命令:假如他老婆真病了,賜他小豆四十斛,並允許他寬限假期;假如發現他撒謊,那麼就立刻將其追拿歸案。

    結果,華佗撒謊了。

    剩下的事情就很自然了,華佗被官府收押,嚴刑拷問。

    荀彧聽說這個事情後,向曹操進言:“華佗是神醫,能救人,還是留他一命吧。”

    曹操已經對這個老鄉徹底失望,怒道:“怕什麼?難道沒有華佗地球就不轉了嗎?”

    在曹操的嚴令下,華佗被折磨死在監獄中。

    臨終前,他將取出了他的著作,就是那部秘籍寶典,交給一個獄吏,希望他能將自己的絕學傳下去,但是獄吏因為怕觸犯法律,不敢接。華佗也不勉強,遂將這部書就地燒了。

    可見:這件事無關敗家娘們。

    華佗死後,曹操的頭疼更沒人能治了,但曹操還沒有後悔,他說:“我這個病只有華佗能治,但這傢伙仗著自己有這個技術,偏不給我根治,想要養著我的病來要挾我,就算我不殺他,他也不會給我根治的。”

    曹操後悔殺華佗是在他最新心愛的兒子曹衝病死後,建安十三年,曹衝染病去世,曹操這才痛心疾首的說:“我現在終於後悔殺華佗了,害的我這個愛子也死了。”

    從以上內容不難看出,曹操殺華佗並非是單純的猜忌他,而是華佗始終沒有給他根治頭疼病,並且,最後乾脆不給他治了。

    那麼華佗為什麼不根治曹操的病?又為什麼不再給曹操治病,躲回家中呢?

    根據《三國志》的說法,華佗不願給曹操治病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華佗)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

    第二個原因是“(華)佗恃能厭食事,猶不上道。”

    這兩個意思分別是:

    一、華佗本打算做“士人”,卻“不小心”做了醫生,時常因此而後悔。所謂“士人”就是讀書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當時醫生這個職業屬於“邊緣職業”,遠不及讀書出仕尊貴,所以華佗後悔。

    二、華佗自認為自己有一技之長,不願被權貴任意擺佈,所以曹操後來幾次催促他從家中回去,他都不從命。

    假如《三國志》記載的這兩點屬實,那麼華佗之死可以說是有“作死”的成分。

    但是,這兩點可以解釋“為何華佗不再給曹操治病”這個問題,卻回答不了另一個問題:華佗為什麼不根治曹操的病?難道真如曹操猜測的那樣,是華佗要“養病自重”嗎?

    其實最後這個問題,《三國志》已經隱約的告訴了我們答案。

    華佗曾對曹操說過這麼一句話。

    《三國志》(華)佗曰:“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

    翻譯過來就是:這個病幾乎無法治癒,若長期調養不斷醫治,還可以多活幾年。

    不難看出來,華佗不是不給曹操根治,而是這個病沒法治,屬於不治之症,華佗也束手無策。

    估計“逗比”曹操直到臨死前才明白:有一樣東西是你用權力換不來的,那就是你的命!

    第五 得隴不望蜀

    赤壁之戰失利以後,曹操在軍事卻主要做了三件事:破馬韓、徵孫權、伐張魯,此三次戰爭均半途而廢、無功折返。雖然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平定了漢中,但他卻沒能採納劉曄和司馬懿提出的趁勢南下直取巴蜀,剿滅劉備軍事集團的謀略,而卻留夏侯淵、張郃原地屯守,身遽北還,得隴不望蜀。因此,在歷史上他永遠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可能性,這也成為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之一。

      當時劉備透過巧取豪奪、恩威並舉,剛從劉璋手中得到整個益州,也就是蜀地,立足未穩、人心惶恐,再加上長途奔襲、車馬勞頓,關羽又遠在荊州駐守。可曹軍兵鋒正盛、所向披靡,這正是揮軍南下、勢圖天下的最佳時機,可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漢中乃是蜀郡的咽喉和門戶,正所謂"唇齒相依、唇亡齒寒"。曹操這一走,給了劉備喘息的機會,後來這塊地方也被蜀軍垂手可得,漢中從此歸劉備,再也沒有落到曹操手中。劉備得到漢中後便毫不客氣地在此自稱漢中王,逐步建立起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漢政權。

      如果有人說曹操缺乏軍事指揮才能,緊要關頭喪失了政治眼光,那就大錯特錯。相反,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讀過歷史的朋友都明白,曹操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還是一位非常深沉的詩人。那他為什麼會在這個關鍵時刻選擇得隴而不忘蜀呢?

      世人都知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掌天下之柄",用周瑜的話是"託名漢相、實為漢賊"。他是利用大漢王朝現有的名義去謀求自身的利益,在赤壁之戰以後,這種情形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他的成績是比以前小了,態度卻比以前橫;功勞比以前少,但野心倒比以前大。這就激起朝廷上下的憤慨與不滿,貌合神離、心懷鬼胎、結黨營私等大有人在,以致他三次出征都半途而廢、提早班師。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他必須重新贏回政治上的絕對統治地位,以免日後腹背受敵,永無立足之地。他曾先後拜武平侯、丞相、領冀州牧、封魏公、晉魏王、加九錫,打破了高祖皇帝劉邦定下的"異性不王"的規矩,到最後,他的權位就只差一個"皇帝"的頭銜,當時的漢獻帝劉協已然成為一個名存實亡的傀儡,實際上他比皇帝還要皇帝。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之舉,也莫過於曹某人了吧。

      每逢吟誦起曹操的這首《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脯,天下歸心。"該篇透過宴會的歌唱來表達詩人求賢若渴的思想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那是何等的氣魄、何等的胸襟。

      有人說,赤壁之戰是曹操由"忠"向"奸"過渡演變的分水嶺,確實有一定道理。可奸雄畢竟是奸雄,無法掩飾歷史的真相,也無法洗刷歷史的罪責,只有等待後人對他的功過得失一一評價吧。難怪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時說他是一個可愛的奸雄,非常之精闢。

  • 5 # 古今藝術畫展

    其實最後悔的事,就一件。當時追殺劉備的時候,不要去幹孫權。完全可以直接把劉備幹掉的啊。他居然不追了。要是當時就把劉備幹掉,天下早就統一了。

  • 6 # 門後的雨衣

    曹操後悔的事情那可多了。

    最後悔的事情應該是把劉備給放了,劉備這個中後期英雄給曹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不過還好,在孫權的背盟助攻之下,曹操得以大幅度削弱劉備的勢力。曹操放劉備,有幾重不得已在裡面。一方面是英雄惜英雄,想來劉備也是恢宏大義,曹操自己也是個大英雄,他們倆實際上是知己;再一個是劉備有聲望在外,殺了他終究是不光彩。曹操藉口殺孔融都等那麼久,何況要殺劉備啊!

    第二件事情,毫無疑問是硬搶了張繡的嬸孃,導致張繡降而復叛。這一仗下來,長子曹昂死了,侄子曹安民死了,愛將典韋死了。大家都說曹操哭典韋比曹昂更甚,其實我不這麼認為,再得力的下屬能比得過親兒子啊?這是曹操厲害的地方,是常人做不到的,就是作秀。當然典韋的死,給曹操打擊也不小。關鍵是這場失利丟人啊,搶地頭蛇叔叔的老婆,這......這......都不知道說啥好。

    第三件事情,是逼反西涼軍閥。曹操自認為安定了北方,想要向西搞定漢中及西蜀。然而曹操低估了雍涼二州軍閥的小九九,彼時西涼的代表人物就是帥鍋錦馬超和他那便宜老爹韓遂。馬超斷然拒絕曹操借道的想法,還打出旗號反抗曹操。曹操沒有做好溝通事宜,大概是自己連克袁紹、河內、烏桓等地,心裡也有些飄飄然,沒把馬超韓遂看在眼裡,而且馬超家小還在許都呢。誰能想到,馬超根本不管自己老爹兄弟,公然反曹。曹操花費了不小力氣平定馬超,徹底擊垮了馬超和韓遂,瓦解了雍涼二州的軍閥。但是事後曹操跟下屬說到,說自己後悔,沒有好好處理這件事,本來不用耗費這麼大財力的。

    第四件事情,是赤壁之戰。曹操想乘勢拿下荊州,完成他口中的理想,就是當齊桓公尊王攘夷。但是赤壁之戰的對手是後期小boss劉備和江東孫十萬,哥倆一聯合直接給曹操幹出翔來。曹操高估了荊州派的實力,低估了劉老闆逃命和孫權保住家業的決心,終於招來一場慘敗。赤壁之戰的傷亡比如何三國志沒有標註,但是根據周瑜領兵三萬,關羽夏口有一萬,劉備散兵等軍事力量,粗粗統計來孫劉兵力至少也在五萬左右。曹操勢力大,出兵不會比孫劉少,因此赤壁之戰至少是十萬人級別的會戰,相當於現在雙方各自出動兩個軍的水平。

    曹操這輩子應該是幹了不少後悔的事,不過這幾件事情應該是他比較後悔的,一個人在茅坑裡蹲的時候會衣袖拭淚道:“媽的,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努力的人這麼多,成功者卻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