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浩渺飛鴻

    若是真的、恐怕中國就要準備第三次世界大戰戰略預案了、美國也會正式退出超級大國的地位。伊朗不是古巴、要想俄羅斯撤軍封鎖伊朗恐怕難以湊效,必須從波蘭烏克蘭入手。大戰略是講不清的!這種情況下、中國只要不自亂……

  • 2 # 歷史檔案館

    1946年夏天,蘇聯軍隊撤離伊朗。伊朗是西亞地區一個地理位置極佳的國家,蘇聯控制了伊朗,向南可以染指波斯灣和印度洋,向西有可以窺視土耳其。這樣一個咽喉要地,是絕對是不能輕易放棄的。但是蘇聯軍隊卻選擇了撤離,蘇軍當然不是自願撤離的,那麼蘇聯究竟遭受了怎樣的壓力?

    一、三大國同時佔領伊朗,真是一個特例

    1941年6月,希特勒集結了550萬多萬軍隊大舉進攻蘇聯。德國主力進攻蘇聯以後,已經苦戰了兩年的英國終於鬆了一口氣。英國和尚未參戰的美國都希望德國和蘇聯死磕到底,但是戰爭的進展卻有些不盡人意。蘇聯在戰爭初期一敗再敗,美英兩國不得不對蘇聯進行大規模援助。美國向援助蘇聯十分簡單,透過加拿大,再經過白令海峽就可以了。英國援助蘇聯則十分困難,因為英國前往蘇聯的航線都在德軍潛艇的活動範圍內。英國的運輸船在一再被德國潛艇擊沉,搞得運輸線的安全成了很大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改變了運輸方向,各種物資從印度進入伊朗,然後從伊朗運入蘇聯。伊朗當時是一箇中立國,無論哪一方都得罪不起。

    伊朗國王在心裡是偏向德國的,並於希特勒達成了密約。希特勒派出軍隊進入伊朗,然後從伊朗境內借道夾擊蘇聯。可是由於保密措施不好,這一計劃被英美蘇獲知。在英美兩國的壓力下,伊朗更換了國王,年輕的巴列維成為了新一任的當家人。為了防止德國控制伊朗,蘇聯趁機要求必須在伊朗駐軍。英美當時在很多方面還需要蘇聯,因此也同意了這一要求。結果蘇聯一口氣向伊朗派出了17個師的部隊,蘇聯這麼幹,傻子也看得出來它要幹什麼。英國和美國也先後向伊朗派出了軍隊,兩國是以保護運輸通道的名義派出的軍隊,實際就是不希望蘇聯控制伊朗這個交通要地。這一情況就這樣持續到了二戰結束,蘇聯那17個師根本沒有調動的意思。

    二、在美國的壓力下,蘇聯被迫撤離了軍隊

    海灣地區本來屬於英國的勢力範圍,但是在二戰結束以後,英國已經無力控制這些地區。面對著強大的蘇聯,英國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足的。英國懂得利益轉移,它將中東等地的控制權移交給了美國。伊朗的地理位置太好了,美國絕不會讓蘇聯一家獨大。從伊朗向南就是波斯灣石油區和印度洋,這是蘇聯垂涎已久的地區。向西發展就是土耳其,土耳其扼守著黑海和地中海。所以說蘇聯一直賴在伊朗不走,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美國當然不願意看到這一情況,為了迫使蘇聯撤軍,英美兩國首先撤離了在伊朗的駐軍。這就把蘇聯擺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撤軍的話,實在是太可惜了;可是不撤軍,就意味著與美英徹底決裂。

    美國慫恿伊朗國王巴列維把這一問題上訴到聯合國,然後美英法等四大常任理事國,一致要求蘇聯從伊朗撤軍。可是其實蘇聯一直沒有做出任何表態,試圖繼續在伊朗駐軍。美國總統杜魯門向蘇聯發出了最後通牒:蘇聯在1946年5月1日之前,必須從伊朗撤軍。美國一些媒體叫囂著“300枚原子彈炸平蘇聯。”蘇聯當時沒有原子彈,面對核威脅確實十分被動。蘇聯不知道美國的原子彈數量,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其實當時美國只有16枚原子彈,而蘇聯不瞭解這一情況。最終蘇聯選擇從伊朗撤軍,不過為了掙最後一點面子,蘇聯直到6月中旬才撤軍。算是多待了一個多月,丘吉爾的鐵幕演說就是從這開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人販子屢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