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恆的傳說
-
2 # 我所希望
指是指左手指頭在弦上作各式各樣的按絃動作,它是二胡基礎訓練中的重要一環。由於二胡不像手風琴、琵琶那樣有琴鍵或品位標誌,而是靠左手指頭觸弦的不同部位,若觸弦位置稍有不對,就會出現按音不準,影響演奏效果。由於琴絃長短決定了音距寬窄,琴絃越短,音距就越窄。二胡各把位之間的指距各不一樣,這給運指帶來了更大的困難。換弦要注意腕力與指力的相互配合,要扣準音符時值,過渡自然。快弓通常用於處理快速旋律的樂曲,是提高二胡表現力的基本手段之一。
一般連音符的數字的標寫方法只在符尾處寫上數字就可以了,是幾連音就寫幾,如果出現休止符就要在數字的兩邊畫上連線,以示這休止符和音符之間的關係,但是要跨在一起。
三連音
假使把音值分成三部分來代替兩部分,便形成了三連音,用數字3表示。
五連音
假使把音值分成五部分來代替四部分,便形成了五連音,用數字5表示。
六連音
假使把音值分成六部分來代替四部分,便形成了六連音,用數字6表示。
注:兩個三連音(重音在1、4音上)和一個六連音(重音在1、3、5音上)是不可混同的。
二連音
把帶附點的音符分成兩部分來代替三部分,便形成了二連音,用數字2來表示。
換弦是指弓毛擦一根弦轉為擦另一根弦。換弦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利用換弓時換弦,另一種是在弓子執行過程中換弦。這兩種換弦都要求把音符的時值扣準,過渡自然。初學者由於換絃動作片面依賴於指力,腕力不夠,造成了指力換弦的被動。在換弦時往往出現突然嘎止的現象,或是把琴絃猛擊一下,在快速旋律中換弦的毛病表現得猶為突出。所以腕力與指力的相互配合,對換弦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無論拉弓、推弓、換弓、換弦時食指與拇指相對構成的持弓點均應固定不變,運弓時,整個右手以持弓點為軸,拇指和食指繞著軸心作相應的扇形轉動。此外,在拉奏練習中應養成自覺遵守符號標記的習慣,並且要記住一些常用的運弓符號,否則將使整個弓序顯得雜亂無章,並且有損於音樂形象的表現。二胡練習的曲譜除連弓符號有明顯標記外,其它符號(包括運指符號)只是在必要的地方才標記。對於沒有標記的音符,就要根據前後的演奏符號加以推論,或參照前後相同旋律的演奏符號,及依照人們共同的演奏習慣來把握住恰當的演奏方法。
對於密集的音型,緊湊的節奏,構成快速旋律的樂曲,通常採用一音一弓的運弓方法來處理,這種連續規則出現的快速運弓稱作"快弓"。快弓在現代器樂作品中應用非常廣泛,是提高二胡表現力的一個基本手段。拉奏快弓首先得從慢弓練起,只有把慢弓拉得穩、平、直、含蓄內在,才能使右手各關聯部位肌肉加深對運弓輕重緩急的微妙動作的記憶,在這基礎上再去學奏快弓,這些肌肉也能逐漸適應快速運弓動作的需要,待拉到一定的程度,再逐漸加快速度。
連音符內的所有音符算一弓,連音符結束後換弓
連音符內的所有音符算一弓,連音符結束後換弓
-
3 # 許科雲
使用者52⋯⋯21提出!
二胡大附點和小附點怎麼拉?
我們以2/4拍為一小節來舉例丨 1 2 丨3 4 丨每小節有兩拍,拉1音一長弓,再推2音一長弓,每個音的時間記為兩秒,每小節共四秒。
如果出現了丨 1· 2 丨這種2音下方加一橫,1音後面加一點,意思是把2音減去半拍給1音,這一來1音就為一拍半,拉三秒,半拍2拉一秒
你把弓杆做記號分成四段1·三秒鐘內拉弓杆上三格長,這樣共一拍半,還有2音是半拍,接著按一指2音只用弓的一格長,懂嗎?1音因延長了半拍就拉0.75弓長,半拍2就拉0.25弓長
這就叫大附點的音符合起來為兩拍,對於小附點跟大附點原理一樣,合起來為一拍,這就知道了小附點只用一拍拉一弓,弓上的刻度不變,用弓長度也不變,只是用了一半時間為兩秒。
這種把整拍分長短的方法就叫切分,見到附點記住規則:附點的時值是前面音的一半,你用數字比分就知道是唱多長時間了。
再看兩拍之間出現兩個附點的,叫做復附點,怎麼辦?記住每個附點都是前面音的一半時值,比如復附點丨 1 · · 2丨這2音下方有兩短橫,就是十六分音符1· ·的時值是1.75秒時值、而2是0.25時值、你會在一長弓內完成這兩拍的弓段分配嗎?
你練習時先學會弓段分配,練會了要進入樂曲按正常節拍時間,這樣才成為有節奏的歌曲。
節奏型還有很多,你先學會幾分音符下方加幾橫,認得這是多少時值的音符,再對附點音符加 以分配弓段,連起來就有節拍了。
-
4 # 是萌朵朵阿
首先要讀懂譜子,熟練的能夠唱下來,然後再去練習。
然後再根據時值進行分弓段演奏,時值長的用的弓段長,時值短的弓段短。如果是連弓的話就比較簡單了,和上面一樣,減少了換弓會更加容易些。只要掌握好時值和弓段,做到譜子心中有數,多多練習,沒有學不會的。
改變樂曲中強拍上出現重音的規律,使弱拍或強拍弱部分的音,因時值延長而成為重音。這重音稱為切分音。因此切分音一般弓段長,演奏的時候加重一下就可以了。
附點一般用一個小圓點來表示,打在音符的右邊。演奏的時值是附點前面音的一半,後面的音減少一半,故前面音弓段長後面的短。
-
5 # 最炫民族風經典永相傳
根據您圖片的資訊,我判斷應該是安徽民歌《鳳陽花鼓》中的一小節。
這裡面的1 .2,屬於附點四分音符,“1”拉一拍半,拉弓;“2”拉半拍,推弓。
附點音符,還有一種雙附點音符,標記是“1 ..2”,也就是把“1”音延長,大於一拍半小於兩拍;把“2”音再縮短,比半拍還要短一些。兩個音一共演奏兩拍,這種雙附點節奏在北韓族音樂中用的比較多一些。
回覆列表
只要是帶附點的音符都叫做附點音符。 比如四分音符帶附點,就是四分附點音符。 附點音符的時值是前面音符的一半。比如二分附點音符時值是三拍,四分附點音符時值是一拍辦。 一、大附點、小附點的認知 ,大附點和小附點就是一隻大西瓜,然後被切成了4 份。前三份是第一 個人的,最後一份是第二個人的。 故,每次彈奏大、小附點的時候,一定要數好 1、2、3、 4。 大附點的彈奏就如前面所說的一樣,每次彈奏大、小附點的時候,一定要數好1、2、3、 4。 但是,往往左手的伴奏,是主要讓孩子頭痛的。其實不難,初學時,要拿筆出來分析。 右手的附點,標出1、2、3、4 ; 左手的伴奏也相應加上1、2、3、4,然後縱向 1-彈奏 2- 彈奏 3-彈奏 4-彈奏。這樣,就能初步的彈奏大附點和小附點了。(當然,這時是機械的,需 要領悟大附點的特點和附點的大致表達含義和色彩) 小附點的彈奏,對於初學者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3/4 拍的曲子, 變成6/8 拍來彈奏;把2/4 拍的曲子,變成4/8 拍來彈奏。即以8 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N 拍。 切記,彈奏有些複雜的附點結構時,最主要的一定是拿筆出來分析,切記回到根本1、2、3、4 !三、大附點、小附點的彈奏特點 大附點和小附點的第一個音符較長,第二個音符較短,故,學生們在平時練習時,記得 把長的音彈奏略強,第二個音不要過於強、略弱些,也不要彈得太弱。 此練習,可以透過《哈 農》的每首曲子來練習,每首曲子都可以由鋼琴教師自己來改編,然後讓孩子彈奏。 切記,要做出強弱分明,雖然附點到後期,未必一定是要作出強弱分明。但是對於初學 者的樂譜中,大多是要做出強、弱分明的!有了主與次,形成附點特有的對比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