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在恩施,有很多古樸、原始、幽靜的村莊,走進去,會讓你感覺時間靜止了,世界穿越了……一定要儘早去看看。
楊梅古寨景區位於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三胡鄉,距離來鳳縣城20多公里,規劃區域面積2.5平方公里。它是以黃柏村、石橋村兩村的古橋、古道、古墓、古石林、古院落、古戲樓、古廟宇、古楊梅為主的生態文化旅遊區。景區內自然風光神奇秀麗,民族文化古樸濃郁,歷史底蘊深厚,是遊客享受慢節奏生活、體驗農耕文化、觀賞田園風光、體驗民族文化的最佳選擇。
著名的楊梅之鄉,有優質楊梅1.4萬餘畝,樹齡在100年以上的古楊梅樹近1000多棵,最大樹齡有1200年,被譽為“湖北楊梅第一鄉”。 楊梅,俗稱龍睛、硃紅。因其形似水楊、味似梅,而得名。來鳳楊梅色淡紫紅至紫黑,肉質細軟,甜酸多汁,核小,營養價值高,被人譽為果中上品。 號稱“亞洲第一梅”古楊梅樹,就在黃柏村境內的下黃柏園。66歲的吳正香說,這棵楊梅樹王已有1200多歲,為兩株古楊梅,相依而生,被譽為“幸福樹”。[
◆麻柳溪村
麻柳溪村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寨,也是這一帶最大的羌族村民聚居地。所以這裡的民居帶有民族特色本不足為奇,但最有特色的兩樣東西是茶海和吊腳樓。
從走進麻柳溪村開始,無論是山坡還是溪邊,不論是屋前還是田間,展現在你面前的都是一片片綠油油的茶園。
當你看到那或連排建在壩上、或獨棟立於山間、數量眾多儲存又如此完整的吊腳樓時,肯定會感到訝異。這些吊腳樓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加上立於溪邊的眾多水碾子(以前他們就用這種水車的動力來加工茶葉)、羌式風雨涼橋和碉樓,更突顯它獨具特色的羌寨風情。
地址:咸豐縣黃金洞鄉,距咸豐、利川、恩施城區各50公里左右
◆大水井
這是一座古老的莊園,它坐落於《龍船調》的發源地——利川市柏楊壩鎮的莽莽群山之中。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宏偉,工藝精湛,深山之中能有如此壯觀和規模的古建築群,實屬罕見。曾經在這座莊園中發生的榮辱故事,更是驚心動魄,見證了一個家族的興衰,也見證了土家族匠人的文化底蘊。
“大水井”由三大部分組成——李氏宗祠、李氏莊園與高仰臺李蓋五住宅。李氏宗祠修建於清道光26年(1846年),祠堂正面東側有水井一口,泉水甘冽,四季不枯,“大水井”由此得名。
地址:利川市柏楊壩鎮大水井古建築群,距利川市區29公里
◆唐崖司村
唐崖司村因境內唐崖土司城而聞名,土司城面積甚至比明清紫禁城還大。土司城的選址十分高明,東面是唐崖河,西面倚玄武山,南北兩面都有溪溝,天然形成一整片向東傾斜的緩坡。四周有充沛的水源,排汙也不成問題。即使遭到圍困,也可長期固守。
這裡是原生態的景區,沒有太多的人為干涉,算是少有的自然和特色建築結合的景區。據載,自元土司覃氏在此稱王十八代,有400餘年。
地址:咸豐縣尖山鄉,距離咸豐縣城28公里
◆五里坪
正如鶴峰的山水一樣溫婉沉靜,守候在湘鄂五縣交界處的大山褶皺裡,靜靜展現著一座古村紅色文化的魅力。
鶴峰縣五里鄉五里坪村,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之一。賀龍元帥在此創立根據地領導革命,紅四軍在這裡誕生。
地址:鶴峰縣五里鄉,距縣城57公里
◆高拱橋村
恩施市芭蕉侗族鄉高拱橋村也是綠色茶鄉,來到這裡就應該穿一身侗鄉衣,當一天採茶人,說一回傳統活,看一臺侗鄉戲,喝一杯富硒茶,吃一餐農家飯,歇一稍風雨橋,宿一夜侗家寨。
你可能不知道,在恩施,有很多古樸、原始、幽靜的村莊,走進去,會讓你感覺時間靜止了,世界穿越了……一定要儘早去看看。
楊梅古寨楊梅古寨景區位於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三胡鄉,距離來鳳縣城20多公里,規劃區域面積2.5平方公里。它是以黃柏村、石橋村兩村的古橋、古道、古墓、古石林、古院落、古戲樓、古廟宇、古楊梅為主的生態文化旅遊區。景區內自然風光神奇秀麗,民族文化古樸濃郁,歷史底蘊深厚,是遊客享受慢節奏生活、體驗農耕文化、觀賞田園風光、體驗民族文化的最佳選擇。
著名的楊梅之鄉,有優質楊梅1.4萬餘畝,樹齡在100年以上的古楊梅樹近1000多棵,最大樹齡有1200年,被譽為“湖北楊梅第一鄉”。 楊梅,俗稱龍睛、硃紅。因其形似水楊、味似梅,而得名。來鳳楊梅色淡紫紅至紫黑,肉質細軟,甜酸多汁,核小,營養價值高,被人譽為果中上品。 號稱“亞洲第一梅”古楊梅樹,就在黃柏村境內的下黃柏園。66歲的吳正香說,這棵楊梅樹王已有1200多歲,為兩株古楊梅,相依而生,被譽為“幸福樹”。[
◆麻柳溪村
麻柳溪村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寨,也是這一帶最大的羌族村民聚居地。所以這裡的民居帶有民族特色本不足為奇,但最有特色的兩樣東西是茶海和吊腳樓。
從走進麻柳溪村開始,無論是山坡還是溪邊,不論是屋前還是田間,展現在你面前的都是一片片綠油油的茶園。
當你看到那或連排建在壩上、或獨棟立於山間、數量眾多儲存又如此完整的吊腳樓時,肯定會感到訝異。這些吊腳樓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加上立於溪邊的眾多水碾子(以前他們就用這種水車的動力來加工茶葉)、羌式風雨涼橋和碉樓,更突顯它獨具特色的羌寨風情。
地址:咸豐縣黃金洞鄉,距咸豐、利川、恩施城區各50公里左右
◆大水井
這是一座古老的莊園,它坐落於《龍船調》的發源地——利川市柏楊壩鎮的莽莽群山之中。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宏偉,工藝精湛,深山之中能有如此壯觀和規模的古建築群,實屬罕見。曾經在這座莊園中發生的榮辱故事,更是驚心動魄,見證了一個家族的興衰,也見證了土家族匠人的文化底蘊。
“大水井”由三大部分組成——李氏宗祠、李氏莊園與高仰臺李蓋五住宅。李氏宗祠修建於清道光26年(1846年),祠堂正面東側有水井一口,泉水甘冽,四季不枯,“大水井”由此得名。
地址:利川市柏楊壩鎮大水井古建築群,距利川市區29公里
◆唐崖司村
唐崖司村因境內唐崖土司城而聞名,土司城面積甚至比明清紫禁城還大。土司城的選址十分高明,東面是唐崖河,西面倚玄武山,南北兩面都有溪溝,天然形成一整片向東傾斜的緩坡。四周有充沛的水源,排汙也不成問題。即使遭到圍困,也可長期固守。
這裡是原生態的景區,沒有太多的人為干涉,算是少有的自然和特色建築結合的景區。據載,自元土司覃氏在此稱王十八代,有400餘年。
地址:咸豐縣尖山鄉,距離咸豐縣城28公里
◆五里坪
正如鶴峰的山水一樣溫婉沉靜,守候在湘鄂五縣交界處的大山褶皺裡,靜靜展現著一座古村紅色文化的魅力。
鶴峰縣五里鄉五里坪村,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之一。賀龍元帥在此創立根據地領導革命,紅四軍在這裡誕生。
地址:鶴峰縣五里鄉,距縣城57公里
◆高拱橋村
恩施市芭蕉侗族鄉高拱橋村也是綠色茶鄉,來到這裡就應該穿一身侗鄉衣,當一天採茶人,說一回傳統活,看一臺侗鄉戲,喝一杯富硒茶,吃一餐農家飯,歇一稍風雨橋,宿一夜侗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