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眉煮酒是好書
-
2 # 大簡視界
拍片如同寫文章。發乎心,表現於片。關鍵是要有自己的想法。有想法的人,即便參加拍攝活動,拍出的片子也是異於他人的。無意莫寫詩,有心方作文。想好要表達什麼,再去按快門。
-
3 # 點樂生活
攝影的功夫來自實踐。理論知識才深厚,不去實踐,不經過各種場合的打磨,光有理論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堅持邊學邊實踐,才能不斷提升攝影水平。結合我自己的體會,給朋友提三點建議:
1.邊學邊總結。很多初學攝影的人,都有你這樣的感覺。認為攝影知識學得很不錯,因為這些知識很容易懂,但就是腦子裡有貨了,卻拍不出好片。面對這種情況,我也很徘徊。後來,我就堅持一邊學習,一邊總結經驗,結合不同的場景,從相機設定、測光、構圖開始,拍完後,就總結一下,看看自己犯了那些錯,以後應該注意什麼。到現在,自己不僅積累了很豐富的經驗,而且積累了很多原創的關於攝影的文章。並開始了一個交流的號,定期發表自己的文章,跟朋友們一塊交流。這樣的堅持,讓我的攝影水平有了很快的提升。
2.邊學邊實踐。攝影的功夫,不在課堂上,全在大自然。一定要勇敢地接觸大自然。你躲在屋裡,也沒有看到自己的攝影水平有提升的。這點特別重要。有的人擔心自己拍不好,不敢去拍。越是這樣,越拍不好,學到的知識也只能是三腳貓功夫,全派不上用場。
3.專注一個主題進行拍攝。作為一個攝影人,切忌看什麼拍什麼。結果什麼都拍不好。可以專注一個主題,比如說拍人像,或者是拍靜物、或者是花。你選好了一個方向,就堅持下去,直到自己對這個主題拍攝得心應手了,各種場景都能輕鬆上手了,你再去考慮別的主題。攝影是雜家,但選從專家開始。這樣起步才能快。
-
4 # 非洲腹地攝影紀實
總是覺得自己拍的不是太好,說明你正在進歩,萬事開頭難,你正處在眼高手低的階段,提升的空間非常大。如果感覺自己拍的已經足夠好了,反而更難提升。
喂什麼呢?
攝影書《天真的攝影家》封面照片。攝影:王 武
有些攝影愛好者在欣賞自己拍攝的照片時,總是沾沾自喜,誇誇其談,假模假式的找“老師”提提意見,其實是想得到別人讚美肯定的。學無止境、藝無止境,處在這種階段基本上算是攝影生涯走到進頭了。因為,他的知識儲備、文化結構、藝術情趣、生活體驗已經被自己消耗殆盡,這,既,理論指導實踐的理論已經不能產生指導作用。簡單的說,文化太淺簿,極需充電而未能充電,已經自我封閉了。
要想拍出好的照片,或是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必須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文化藝術修養的培養。功夫在功外,就攝影論攝影,就照片論照片,就自己欣賞自己,那很難進步。
剛入手一臺較專業的相機,或是攝影經驗在1年以上3年以內,這是學習攝影的黃金時期,也是最容易出作品的時期。在這個階段,一般是情緒飽滿,創作慾望強烈,精力旺盛,求知慾強。所以,一定要在這個階段加強學習,多拍攝,多實踐,多交流,多展示,尤其重要的是多聽反面的意見,然後就此思考驗證。對別人的意見即不要盲信,也不要不信。多思考,善思考。抓住這個黃金時期,打好基礎,做足文章。
學習的方式很多,在這裡不贅述。但要提醒你注意向大師學,買他們的畫冊,買他們的理論書籍(並非是技法),聽他們的講座,看他們的展覽。這裡我要強調現在中囯的攝影界姓真的大師多,姓假的也不少,要留心甄別,不要輕易被影響。
當然,提升的手段還很多,限於篇幅,就此打住。
回覆列表
其實攝影課的老師,只會教你用什麼軟體,怎麼後期,至於創作,他會組織一批人去拍幾個擺拍的造型,這樣生產出來的片子,大同小異,你去看各種攝影比賽,有很多雷同的構圖,雷同的素材,甚至雷同的模特。想要提升是多方面的,說到升級器材,如果你還沒有使用佳能,那就嚴重不建議使用佳能入門相機,除非你用到1D這種檔次,佳能的入門相機,都是坑,包括5D系列,素質不是一般的差,而價格又貴。如果說方便,反而便攜微單更實用,畫質對焦也遠超同價位佳能,好,拋開器材不說,我建議你去學一下美術,對構圖和色彩有一定的瞭解,再裝上LR和PS,用RAW格式出片,體會至簡的奧義,多拍多修圖,就能成為一個技藝不凡的攝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