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這個問題,意味著你還沒有準備好創業。是不是全職投入到創業中來,本身就是理清楚創業思路和邏輯的過程,這裡沒有標準答案,而是看是否需要。
創業最怕的是一腔熱血、雄心壯志,但是本身的思路和邏輯是錯誤的、不成熟的。我經歷過兩次失敗的創業,都是全身心地去做,但失敗各有特點:
第一次是畢業不到兩年,有了還不錯的積蓄,當時覺得工作不理想、而自己對互利網行業比較感興趣,就單槍匹馬拉上一個還在讀研但等著畢業、有大把時間的同學一起,結果是憋了半年什麼東西都沒有搞出來就失敗了。這次創業典型的特點就是根本沒有想清楚要做的東西行不行,只是自認為想清楚了邏輯,很多想法都是大而空的,沒有辦法付諸實施。
第二次創業是14年微信剛爆發的階段做的移動網際網路產品。有了第一次創業的經驗和後面網際網路工作的經驗,對於創業的方法論應該說是上路了,而這次碰到的新問題是團隊。因為團隊的其他四個合作人沒有創業的經驗,也不是網際網路行業,而自己又不是CEO,很難讓合夥人們形成一個共識的思路,然後合夥人們就陸續退出了,包括自己。而後來CEO在繼續堅持,目前維持公司還能夠發展的業務正是當時我的思路,而競爭對手中都已經有做上市的公司了。這次的失敗主要原因就是團隊。
可以看得出來創業是否可以成功,並不是創業事情本身是否OK這一項決定的,而是很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業務本身、團隊、時機、環境等。所以先分析好這些因素更重要。
這裡我推薦“精益創業”的思路,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創業的“最小化可行產品”。所謂“最小化可行產品”,就是驗證創業方向對不對的最小可行的方案是什麼。這裡舉個例子:dropbox是一款線上雲檔案儲存平臺(類似於現在雲盤),當時就做了一個展示產品功能的影片放到臉書上,讓想要的人點贊,結果這個影片一下火了,很多人表示想要這樣一個產品。這個影片就是dropbox的最小可行產品,才有了後面75億美金市值的公司。
所以找出“最小化可行產品”是什麼,做出這個產品是否需要全職,才是正確的思考邏輯。
以上關注精益創業,來自圖書《精益創業》,推薦閱讀。
提出這個問題,意味著你還沒有準備好創業。是不是全職投入到創業中來,本身就是理清楚創業思路和邏輯的過程,這裡沒有標準答案,而是看是否需要。
創業最怕的是一腔熱血、雄心壯志,但是本身的思路和邏輯是錯誤的、不成熟的。我經歷過兩次失敗的創業,都是全身心地去做,但失敗各有特點:
第一次是畢業不到兩年,有了還不錯的積蓄,當時覺得工作不理想、而自己對互利網行業比較感興趣,就單槍匹馬拉上一個還在讀研但等著畢業、有大把時間的同學一起,結果是憋了半年什麼東西都沒有搞出來就失敗了。這次創業典型的特點就是根本沒有想清楚要做的東西行不行,只是自認為想清楚了邏輯,很多想法都是大而空的,沒有辦法付諸實施。
第二次創業是14年微信剛爆發的階段做的移動網際網路產品。有了第一次創業的經驗和後面網際網路工作的經驗,對於創業的方法論應該說是上路了,而這次碰到的新問題是團隊。因為團隊的其他四個合作人沒有創業的經驗,也不是網際網路行業,而自己又不是CEO,很難讓合夥人們形成一個共識的思路,然後合夥人們就陸續退出了,包括自己。而後來CEO在繼續堅持,目前維持公司還能夠發展的業務正是當時我的思路,而競爭對手中都已經有做上市的公司了。這次的失敗主要原因就是團隊。
可以看得出來創業是否可以成功,並不是創業事情本身是否OK這一項決定的,而是很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業務本身、團隊、時機、環境等。所以先分析好這些因素更重要。
這裡我推薦“精益創業”的思路,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創業的“最小化可行產品”。所謂“最小化可行產品”,就是驗證創業方向對不對的最小可行的方案是什麼。這裡舉個例子:dropbox是一款線上雲檔案儲存平臺(類似於現在雲盤),當時就做了一個展示產品功能的影片放到臉書上,讓想要的人點贊,結果這個影片一下火了,很多人表示想要這樣一個產品。這個影片就是dropbox的最小可行產品,才有了後面75億美金市值的公司。
所以找出“最小化可行產品”是什麼,做出這個產品是否需要全職,才是正確的思考邏輯。
以上關注精益創業,來自圖書《精益創業》,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