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爺侃藏品

    前言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玉本來就伴隨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一路走來的過程中經歷了一個悠長的歲月,玉確實在春秋戰國時代被賦予了新的精神含義後奠定了後期二千多年來的用玉價值觀,這是因為玉文化經過了新石器時代的一個朦朧期,夏商周三代的發展期,在春秋戰國時代逐漸邁入成熟期,而後者這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後朝歷代玉文化的不斷髮展的過程中,打好了紮實的基礎後逐漸形成了固定的用玉價值觀,請看我的以下一些觀點:

    和田玉在春秋戰國時代正式成為主流玉種,影響了後面歷代王朝的用玉傳統

    現在的和田玉的範疇已經非常寬泛化,就像我在之前的問答中已經提到過,俄料、青海料與加拿大料都劃入了該範疇,但穿越至遙遠的古代,和田玉在商代才剛剛展露頭角,這是因為一方面和田料質地優於早於其的岫巖玉等一些地方玉,另一方面青銅琢玉工具的生產效率大大超過石制工具的原因,同時也為與其處於同一時代的西周豐富的禮玉發展打好了基礎。而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周王朝已經油盡燈枯,預示著中國的奴隸制社會制度即將邁入了歷史的盡頭,各路諸侯勢力已經逐漸強盛,形成了一個諸侯爭霸的政局,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百花齊放的文化藝術,三者合為一體的輝煌格局,而此時的玉文化這棵樹也在上述的土壤中茁壯成長,此時大量的和田玉輸入中原的速度已經大大地超過了夏商周三代,這引起了各路諸侯的重視,而和田玉本身所帶有的自然特質既成為了當時禮學思想的象徵,又與儒家的仁、智、禮、樂等傳統觀念聯絡在一起,於是產生了“君子比德於玉”與“玉有五德、九德與十一德”等這些前朝未出現的學說。

    因此,和田玉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經被正式定格為主流玉種,而改變了前朝那種雜玉(例如夏商兩代仍然具有和田玉與藍田玉、岫巖玉、葉蠟石、河磨玉與南陽玉等一些地方玉參雜的典型現象)混用的局面,春秋戰國時代用玉傳統一直延續到清代。

    春秋戰國時代琢玉技法藉助於先進鐵製工具也相應得到提高,其精湛的雕刻技法對被後面王朝不斷吸收後得以發展與延續

    這種情形一方面取決於和田玉本身所帶有的細膩溫潤、韌性好,硬度高的自然特徵,另一方面取決於當時發達的琢玉工具。這是因為春秋戰國時代的鐵器不斷髮展,與先前的青銅工具相比,鐵器鋒利與耐磨度更強,在摩氏硬度高的和田玉的雕琢過程中更加遊刃有餘。

    鑽孔技術來看,以前各代玉器所出現孔都是入口大、出口小的現象,俗稱“喇叭口”,而春秋時代的鐵器工具加工下的玉器鑽孔出入口直徑幾乎相等,到了戰國時代,穿孔變得更小、長度加深,有的甚至達到十釐米以上。從表面雕刻來看,由於鐵製琢玉工具的普及,工藝水平的提高,玉表面的紋飾比先前更加豐富,擺脫了前朝那種在琢玉工藝上所具有的“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困境,另外新出現的高浮雕、鏤空雕與出廓雕的技法也在春秋戰國時代不斷出現,從剔地打磨表面拋光來看,春秋戰國時代的玉器在當時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可以用光潔如鏡這四個字來形容,而大大改變了前代時常出現的因工具不力而殘留的琢制痕跡。

    藉助於效率高的鐵質工具,春秋戰國時代的琢玉的表現手法已經改變了前朝那種重形態,清質量的不足,反而更加把注意力放在玉器圖案“本質”的刻畫上,故奇觀從各細微處處可見,從而展現出玉器所具有的人性化內涵,這種琢玉傳統也對後期各朝的琢玉技法產生了深遠影響

    由於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玉器進入了早期世俗化階段而逐漸走向成熟,對後朝的玉文化發展與用玉價值觀奠定了基礎

    我們都知道,玉在夏商兩代都屬於上層統治階級的身份象徵,在周代成為了一種奢華性的禮器,而周室東遷後,王權衰落,原來高不可攀的玉器開始向下普及性地傾向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演化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的寶物,同時該時代的玉器外形題材已經擺脫了商代玉器的所具有的宗教信仰的約束,又不侷限於周代玉器那種受嚴格宗法的框架,邁起了進入早期世俗化的步伐:從使用範圍來看,除了保持前朝的禮儀與祭祀玉器外,還拓展至裝飾玉、生活實用玉與喪葬玉三個領域,這對後代玉器的不斷髮展打好了基礎,儘管喪葬玉在唐代逐漸被廢除,但裝飾玉與生活實用玉經過後面漢代的不斷髮展,一直影響著至漢以後的歷代王朝的玉文化與用玉價值觀

    裝飾用玉來看,春秋戰國時代的佩玉實現了諸多玉器的組合化,各種形狀各異的玉飾的組佩之間相互制約,但不凌亂,走動時聲音清脆悅耳:從生活實用玉來看:春秋戰國時代玉製生活用具數量多於前朝,有玉梳、玉燈、簡冊、玉杯與玉燈等,都是做工精巧,雕刻細緻。也就是在這個時代的戰國時期誕生了象徵權利與地位的玉璽,它在歷朝歷代的宮廷鬥爭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春秋戰國時代的玉器由於進入早期世俗化階段,故其形制與題材更加豐富,功能更加多樣化,同時在藝術水平上達到了前代未有的高度,使得中國進入了一個治玉高峰,為後朝奠定了用玉價值觀的基礎,故後者所出現的玉文化都隱含著春秋戰國時代的歷史印痕。

    結束語

    總之,春秋戰國時代的玉確實與前朝玉相比,被賦予了新的精神含義,這是因為:

  • 2 # 甲子雜談

    不是被賦予,而是繼承和發揚吧

    早在文化時期,各地的文明對玉器的崇拜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上面各種繁複的花紋裝飾,各自代表了其文化內涵和精神圖騰。

    春秋戰國禮崩樂壞,繼承者寄希望於上古時代的庇佑,極力推崇,因此造就了另一個玉器繁榮的時代。

  • 3 # 卓然堂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活躍的階段。諸侯爭強爭霸,競相發展,對周禮也多有僭越。這也反映在用玉製度及用玉思想上的改變。

    禮玉六器在春秋戰國時期走下神壇。玉圭、玉琮、玉璋已十分少見,玉璧、玉璜、玉琥雖然很盛行,但多已退化為佩件而非用作祭祀神器。有人把這種世俗化轉變總結為由神玉時代進入了王玉時代,還是比較切合實際的。

    這個時期生活實用玉器明顯增多。各式玉佩件、玉帶鉤、玉杯、玉扳指、玉劍飾、玉印章等新器型大多是這個時期出現的,或者是老器型賦予新用途。王侯級別的玉斂葬制度也是在春秋時期問世的。

    當然,玉文化的這種革新程序是在這個階段啟動的,但並未終結於此。兩漢時期延續並擴大了這個程序,玉器得以廣泛應用,為此後唐宋時期的玉器平民化打下了基礎。

    下面幾件春秋到戰漢佩玉或實用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名即將入職的電話銷售妹紙,應該怎麼做才不會被討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