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歲月如歌呢
-
2 # 西安磚頭
非常牢固。清朝始終推行滿蒙一體,在蒙古設計蒙古八旗,將蒙古分製成漠南蒙古(內蒙古)和漠北蒙古(外蒙古),漠南蒙古拉攏科爾沁部族,漠北分化科爾科蒙古。科爾沁蒙古自認為是黃金家族的後代也就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後代,在所有蒙古族群中是領導族群,漠北科爾科蒙古族在蒙古族群中屬於社會地位低,且蒙古血統比較雜亂的族群。因此清朝立制,每位繼任皇帝必須娶科爾沁蒙古部族公主為皇后,進一步加強與蒙古族的聯絡。
隨著清朝的衰落,由於漠北蒙古距離北京較遠,漠北科爾科蒙古收到沙俄勢力的利用和滲透,漠北蒙古分裂意識抬頭,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國力最衰弱時期,在前蘇聯的滲透下分裂出中國。
漠南蒙古距離中國政治中心近,一直未脫離中央的控制,在清朝、民國和建國以後等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央從來都是積極加強與漠南蒙古族群的影響,所以關係也就基本保持穩定。
-
3 # 抹布架
滿清對蒙古實行的是人口控控制政策,多出來的蒙古人是要殺掉的,所以才有後來的造反但被鎮壓了,加上蒙八旗建立分化了蒙古權貴和人民,滿清前期的戰鬥力還行,後期蒙古和滿族一起墮落了,表現出來的就是蒙古在清朝時比較聽話
-
4 # 季我努學社
滿蒙聯姻,顧名思義,是滿族與蒙古族之間的聯姻,是清朝長期奉行的對蒙古政策的主要組成部分。
努爾哈赤時期及皇太極天聰初的滿蒙關係,屬於“滿蒙聯盟”性質。投靠滿族政權的漠南蒙古各個部落,雖然依附於滿族,但基本上還保持著本部落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所以它們與滿族政權的聯合,儘管帶有依附性,但基本上是對等的同盟關係。
皇太極
天聰三年以後,雙方關係發生了變化。這年正月.皇太極派人頒敕諭於蒙古五個部落,開始以後金的政令、制度約束蒙古部落。這表明雙方地位已開始不平等,蒙古各部落開始被納入後金的統轄體系之中。
天聰八年,蒙古諸部領主接受皇太極所封的爵位、嘉號,滿族政權與漠南蒙古已完全成為主屬關係。
基於雙方的利益需要,滿族與蒙古各部互相嫁娶,雙向聯姻。滿族掌握滿蒙聯姻的主動權和支配權。“其性質是同一清帝國之內,君主向藩部臣屬指令、包辦性的派嫁,而不同於往代漢唐等朝與邊族相對獨立政權之間的和親式聯姻。另外,從向下屬派嫁這種聯姻性質及長期派嫁的形式來看,它也根本不同於往代中原王朝與邊區相對獨立的民族政權之間時或實行的具有針對性目的(如為化戰為和、建立或維持和睦關係)的“和親”,而是中央向地方藩屬施行的具有戰略性目的的長期性措施。由於崇德元年以後,滿蒙關係的性質就已由“聯盟”轉變為“主屬”,清廷與蒙古的聯姻,已是為了維護鞏固與下屬藩部的領轄關係,所以也不能稱為是鞏固對等性的“滿蒙聯盟”關係,尤其是入關以後,聯姻蒙古已主要是基於中央對邊疆蒙古行政區的強化性統轄與治理”。
孝莊皇后
滿蒙聯姻主要採取以下兩種方式:
1.聘蒙古貴族(王公)之女為后妃。明萬曆四十年(16l 2年)努爾哈赤聘科爾沁部臺吉明安女為妃。1615年努爾哈赤又納科爾沁臺吉孔果爾女為妃。1614年一年之中,努爾哈赤的次子、四子、五子和十子相繼聘扎魯特部貴族之女為妻。皇太極於崇德元年(1636年)冊封一後四妃,清寧宮中宮皇后哲哲,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孝端文皇后);東宮關雎宮大福晉宸妃海蘭珠與西宮永福宮側福晉莊妃布木布泰(孝莊文皇后),科爾沁貝勒宰桑之女;西宮麟趾宮大福晉貴妃娜木鐘,蒙古阿巴垓部額齊格諾顏之女;東宮衍慶宮側福晉淑妃巴特瑪·璨,阿巴垓部博第塞楚虎爾塔布囊之女。這一後四妃皆出白蒙古部落。
孝惠章皇后
2.以公主及宗室女嫁給蒙古王公貴族。天命二年(1617年)以後,努爾哈赤開始以滿族貴族女“下嫁”蒙古各部臺吉。有清一代滿族皇室公主出嫁總數為48人,其中下嫁蒙古王公貴族者為32人,佔三分之二。
“在長達三百年的時間裡,清皇家宗室迎娶蒙古王公之女163人次,出嫁蒙古的公主、格格有432人次,其中很多人的子女又相互結姻,形成了於大規模之外的多層次的親上加親。蒙滿聯姻有力地維繫了雙方長期而穩定的親誼關係,而這些皇家世代的蒙古姻親,又成為清朝鞏固中央集權,進行邊疆統治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 馬志洋編著,《草原大漠 內蒙古 2》,中國旅遊出版社,2015.04,第139頁
2. 杜家驥著,《清朝滿蒙聯姻研究 下》,紫禁城出版社,2013.06,第657頁
3. 趙江濱主編;卜英姿編著;呼和浩特博物館編,《和碩恪靜公主府》,文物出版社,2013.10,第12頁
回覆列表
我感覺不怎麼牢固的吧。畢竟清朝剛剛建立之初,蒙古與明朝還有一定的聯絡,再加上後面康熙皇帝在位的時候準格爾部落叛亂中準格爾部落就是蒙古部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