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海涯天下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是原話,是大智慧。而對這幾句話的理解,或者說後人對這幾句話的解讀,那就花樣繁多了,有些還算貼切,有些帶有“思想投機”的解讀,在此不做褒貶,只能說各有千秋。

    定生慧,“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段話其實是對定生慧的一個過程闡述,“能得”,得的是什麼?就是智慧。有人講這是佛家的東西...,不錯,佛家是這麼說了,但智慧不是佛家的專利。老子、孔子、釋迦牟尼是同時代的三位覺著,老子還是孔子的老師,他們三人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給大家闡述了什麼是智慧,條條大路通真理、通智慧都是對的,還有更早的我們中華文明的先祖伏羲,流傳《易經》至今,智慧的光芒依舊光彩奪目。

    回頭題目所問,“知止而後定”,“止”,止的什麼?止的妄念執著,止的貪嗔痴,止的所有不自然、違反自然、人倫、常理的心念、言語、行為,止的所有不承天順人的東西。“止”到什麼程度?止到一念不是萬念不生。

    “知止而後定”,“定”,定的什麼?定的是自己,定的是自己本心、定的有一顆平常心、清靜心、自在心、歡喜心。“定”了心就回復到最自然的狀態,與天地日月、與萬物同呼吸共心跳,這樣能不靜嗎?

    “知定而後靜”,“靜”,靜是什麼?靜的是自己的心,無“眼耳鼻舌身意”都定了,這就是靜了,內心的平靜、平和。

    “靜而後能安”,“安”,安的是什麼?安的是“止”下來“定”住的一顆“靜”心。安是對“止、定、靜”狀態的保持和延續,常態化,常有,常在。

    “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看這兩句了,這兩句體現差別了。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安”後“慮”出正果大智慧,完全的通透。

    那麼“慮”是什麼?“慮”不是考慮,不是思考,而是徹底“安”後的自然所得,自然而然就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了。這通老子的“無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止”下來妄想執著,並“定”下來“靜靜”,“安”住這顆心保持住,自然的去“慮”就得到了“智慧”。

  • 2 # 帝國的臉譜

    “知止而後有定”是儒家經典《大學》中的一句話,其原文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只有懂得了自己的夢想和歸宿,才能志有定向,志有定向才能內心堅定,內心堅定才能心不飄搖,心不飄搖才能進退自如,進退自如才能處事穩妥,處事穩妥才能夢想成真,達到理想的彼岸。

    然而,人生最難,難在“知止”,正如那首《不知足詩》所言:“終日奔波只為飢,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到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扣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做了皇帝求仙術,更想登天跨鶴飛。若要世人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西。”

    不懂知止,便不滿足,便不知內心所需,便朝秦暮楚,既無定向,又無堅守。比如,對於讀書,儘管當初勤奮得頭懸樑、錐刺股,卻只把讀書當作金榜題名時的“敲門磚”,一入龍門,書籍便拋棄如敝帚,不再問津。曾經的書生意氣逐漸被聰明、機巧、世故、圓滑所取代,套話說得津津有味,假話說得天花亂墜,逢場作戲的本領比演員還嫻熟。

    比如,對於做官,儘管當初也想做個好官,做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的好官,但好不容易官高几品、主政一方,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聽慣了甜言蜜語、馬屁哄哄,便捨本逐末,反認他鄉是故鄉,把功名利祿當作人生根本。還有的甚至肉體交給奢糜的物質,靈魂交給虛無的迷信,走的是投機取巧的捷徑,乾的是欺世盜名的勾當。所以,人若不“知止”,則忙亂一世,荒唐一生,甚或反誤了卿卿性命。

    不過,讓人不至於灰心的是,古往今來目標明確、信念堅定的“知止”者,依然大有人在。比如北宋包拯,歷任知縣、監察御使、樞密副使等官,仕途奔波二十餘年,可謂慣看秋月春風。但他為官多年,卻始終剛正不阿,做官行事,只論是非,不論利害,只論榮辱,不論得失。

    《宋史•包拯傳》說:“包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他對親屬和身邊人要求極為嚴格,誰也別想透過他打通關節,謀取私利,以至“故人、親黨皆絕之”。他還給後代立下嚴厲家規:“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

    包拯以做清官為榮,以做貪官為恥,這就是他的人生觀和榮辱觀,也是他的“知止”所在。所以,他無論在哪任職,所到之處,風清氣正,好評如潮。

  • 3 # 迷途中的玖伍貳柒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句話確實很難理解。至少我們三個疑問。

    1. “知止”是動賓還是主謂?知和止,那個字更重?

    一般理解是動賓,止字更重,知止就是知道應止於至善。

    2. 為什麼是有定,不是能定?

    知止,有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

    3. 定靜安三個字有什麼不同?

    其實朱熹也沒解釋清楚,他的解釋感覺有點牽強。

    《說文解字》的解釋更是讓人頭痕:

    定,安也。

    安,靜也。

    靜,審也。

    帶著這些疑問,小迷斗膽嘗試回答題主的問題。

    首先,看看這句話前後是什麼?

    前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後一句: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原本是散亂的,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是經過朱熹修訂併成為官方版本的。

    朱熹解釋說後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

    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後。此結上文兩節之意。

    “有”字後面說的是名詞性的物,“能”字後面說的是動詞性的事。

    這就回答了第二個疑問。

    如果我們繼續往下看,第四句: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這裡出現了“知”字。可見“知”是八條目之一。

    內聖四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外王四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內聖說的是心內的精神世界,外王說的是身外的物質世界。

    身外的物質世界比較直觀,我們好理解,我們都知道身家國天下是什麼;可是內心的精神世界比較抽象,物知意心究竟是什麼呢?

    人分為身心,如同西方哲學說的body-mind問題。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內聖外王都是君臣之道。有組織就有君臣,不同的只是範疇。

    天下有王,國有君,家有父,這些都是大人,大人就是一個組織的領導。

    身外的世界如此,心內的世界其實也是這樣。

    我們認識未知的事物,往往透過已知的事物來進行比喻和類比。

    心內有意己。意是君,己是臣。

    意如同CPU, 己如同硬碟,意對己說就是記,己對意說就是憶。

    我們的意識思維就像意己這對君臣在朝堂內說悄悄話。

    君正則國正,心正則身修,意是心主,意誠則心正。

    意內有知覺。知是君,覺是臣。

    知是理性認知,覺是感性認知。

    知內有物器。物是君,器是臣。

    物是抽象的概念,器是具象的個體。

    格物就是將物質世界中眾多的個體按共性歸為一類並取個名字表示。

    知止,就是知不運作,“知”不運作的時候“覺”運作。或者換個說法,“知心”不動“覺心”動。“知心”即所謂理性認知能力,“覺心”即所謂感性認知能力。當我們閉著眼睛思考15乘以15等於多少的時候,我們的“知心”在動;但我們閉著眼睛摸一下手上的東西是什麼時我們的“覺心”在動。

    那麼“定”是什麼?

    定在這裡就是確定的定,就是將感性認知的結果與記憶中建立的理性概念進行對比,比如閉著眼睛摸一個水果,根據手的感覺判斷水果的形狀,推測是蘋果還是梨。而這個過程分為兩步,一步是定,一步是靜。

    根據手感判斷水果的形狀是定,有定,就是摸出了個形樣;

    然後推測是蘋果還是梨的步驟就是靜,《說文解字》靜就是審。我們現在說安靜的靜字本是竫,現在混用為靜。

    後面的安慮得其實意思很明瞭。

    安字就是論語中“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安的什麼心”的安。安就是安放的安,如同安置放置,心在哪裡我們就想著什麼。

    慮是心動,與靜相對,靜的時候,我們不會有什麼行為,但一旦有慮,我們就會有行為,有所行動有所作為我們才能有所得。

    知止,有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

    六者說的都是心。

    慮是為了得到好的,慮而不得則憂,憂對應懼,憂是好的不來,而懼是壞的不去。

    定則不亂,

    安則不危。

    儒家的慮對應道家清靜經的清。

    一灘混水經過過濾就變清了。

    我們很難做到心如止水,但顯然古人把混亂的心緒比喻成一灘渾濁的水,只有靜止下來,心內渾濁的雜質才能沉澱下來,我們才能看清自己。

    人心中有公心私心,私心渾濁,公心清澈,所謂公心私心就是朱熹說的天理人慾,就是儒門十六字真言中的道心人心。

    大學之道是成為大人的學問,就是通往內聖外王之道。

    回到題主的問題,“知止而後有定”的意義就是儒門正心修身的法門。

    心是個容器,我們時常往裡面裝,往外面放,所以渾濁,所以看不清自己的內心,所以感到疑惑。知止而後有定,就是告訴我們,要靜下心裡,讓渣滓沉澱。知止,就是把裝水和放水的水龍頭都關了,水池子裡的水很快就會平靜下來,渣滓沉澱了就是水清了,就是心定了。

  • 4 #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知止而後有定”就是知道止的方法,也才能有定的境界,這個是“止觀雙運”的次第內容。實修要拜佛為師,常隨佛學,方得解脫,相反無法無師自通,勢必入魔道不得解脫。

  • 5 # 滿山文化心得

    要說“知止而有定”有什麼意義?得先準確把握它的意思,否則,說了老半天,不是經典裡的含義,說出來的意義就真的沒意義了。

    “知止而後有定”,出自儒家經典《大學》。它的前一句話是,“在止於至善”,那麼兩句話合起來就是:“知止於至善而後有定”。

    那是誰在“知”?是君子。君子是儒家的宣揚物件,目標讀者。《大學》就是講給君子們聽的。這句話就是要告訴君子,知止於什麼會帶來有定的好處?

    先說好處“定”。定是安定、安穩的意思,表達的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心理穩定的人,就有一種來自內在的定力,是正向的精神因素,非常可貴。

    再看“止”字。止是停止的意思,古人是透過畫腳趾來表示腳,現由腳來表示“停止”的意思。那要準確地說一個人停止在什麼地方?看他的腳下就知道了。比如,他看見前面是山谷,就停了下來。所以,山谷不是他“止”的地方,他“止”的是腳下,一看,原來是“止”在懸崖邊上!這時,他的心,定嗎?怕有危險,不定。這種情況是,知止而沒定。《大學》要說的不是這個,而是:“知道自己腳踏了實地從而有定”的那種情形。孔子說理解這個“止”的意思是很簡單的,就是“知其所止”而已。他老人家舉了兩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其中一個就是“緡蠻黃鳥,止於丘隅”,意思是黃鳥知道自己就生活在“丘隅”這個棲息地裡,它的心是穩定的。

    可見,黃鳥知止於丘隅而後有定。那君子呢?就是:君子知止於至善而後有定。這是《大學》對君子們宣揚的重點之一。

    什麼是“至善”呢?“至”是極致的意思,“善”是指人的善良本性。儒家認為,仁敬孝慈信等等,都是至善。那麼,“君子知止於至善而後有定”的完整含義就是:君子知道本身具足極致的善良本性,就有穩定的心理狀態了。

    接著,就來回答:“知止而後有定”有什麼意義?一句話,這是《大學》給我們指明的一個人生的大智慧,是非常珍貴的。

    書裡舉例說,君子居於五種可能的身份的“知止而後有定”,即: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華人交,止於信。

    君子清楚明白自己具足至善的本性,與至善是合一的已然狀態,心理光明穩定,從而“能靜、能安、能慮、能得”,以至於能格物致知,從而把握了物的本末和事的終始,再以所掌握的規律性認知,落實到“親民”的實踐裡,最終實現儒家的“家齊國治天下平”的宏大理想。

    回到我們平凡人的生活層面,作為司機,當紅燈亮時知道止於停止線,心理是穩定的;作為上班族,知道止於上下班的時間節點,心理是穩定的;作為公民,知道止於法律規章,心理是穩定的。……

    說“知止而後有定”是人生的大智慧,不僅表現在生活層面,更有益於我們在內在精神層面,從最本質的善良本性出發,不忘初心,守住底線,展現人性的光輝和溫暖,讓自己一直走在充滿正能量的光明的人生之路上。

    我們經常聽到“無毒不丈夫”的說法。有人真的在做某件事前說這樣的話,說明他是男人或者丈夫的身份,起了毒念之前,就認定自己的本性是惡毒的,以此作為做壞事的依據,他的人生肯定是失敗的。相反,如果他知道“知止於至善而後有定”的道理,那他事前就能意識到自己是具足善良的本性的,就能讓自己躁亂的心,穩定下來,繼而冷靜和安定下來,從而看清相關事情的前因後果,特別是自己的缺失和錯誤,那麼糟糕甚至是惡劣的事就不會發生了,也不會對他的人生造成不良的影響了。

    同樣的,有人也會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來作為自私自利的理由,如果他學習和認同了儒家的“知止於至善而後有定”的人生大智慧,就會懂得往內心去翻出良知來,自己也有為大家好的善念,認定了,然後昇華自己的私慾,採取合適的方法措施,達到公私兼顧的良好結果。

    而我們少不了的是在家庭裡,學習和領悟了“知止於至善而後有定”的精髓,作為長輩的時時從自身具足慈的本性出發,作為晚輩的時時從自身具足孝的本性出發,作為伴侶的也時時從自身具足愛的本性出發,以良好穩定的心理狀態去經營和享受和諧美滿的家庭以及成功幸福的人生。這就“知止而後有定”給我們帶來的真切意義。

  • 6 # 覺心知

    止是止於至善,至善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在中的狀態,不偏不倚,對萬事萬物存在及發展抱著中性無意義的看法,而不是有先入為主的定見,這樣我們的心就能清淨下來,如渾水沉澱,水清如明鏡而照事物,良知顯現,定見自來。所以“知止而後有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1萬落地的三廂緊湊型車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