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二次元”無國界,但創作出這一系列或可愛或帥氣的二次元角色的作者們,是有國籍的。好吧,前一句只是為了套用個名言,但意思還是能充分表達的。雖然這是個全球化的時代,各種文化間的交流、碰撞比以往任何歷史時代都要激烈而頻繁,但圉於創作者的原生文化環境,每一個作者,在進行創作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地,帶有自己原生所處的那個文化環境的刻板印象的影響。
比如在日本動畫、漫畫中常見的“阿魯”口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日本,“阿魯”這一口癖,是和炒飯、餃子等中華料理、包子頭髮髻、旗袍等服飾一樣,是典型的“中華元素”,是個符號化了的意向,如果某個角色有著“阿魯”的口癖,那麼他一般都有跟中國相關的背景——或是來自中國的角色,或是有在中國成長的經歷。
而關於這一刻板印象的起源,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來自於對漢語中兒化音的誤解——兒化音時,一般在詞末加R,而R在日語裡讀“アル”也就是“阿魯”;有的人說是來自於華人在學習日語時,對“XX有XX”句式的誤用——日語裡xxxがある可以表示,有……,而部分華人在沒有系統學好日語時,將這個句式用在其他方面,造成了華人有這種口癖的錯覺。
所以,日本的ACGN作品中,有“阿魯”口癖的角色,往往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比如銀魂中的神樂,就是以一個以中國文化背景為基礎設計的角色,她的包子頭、旗袍形象,也進一步增強了她“中國娘”的角色屬性。
文:桓徆
雖然“二次元”無國界,但創作出這一系列或可愛或帥氣的二次元角色的作者們,是有國籍的。好吧,前一句只是為了套用個名言,但意思還是能充分表達的。雖然這是個全球化的時代,各種文化間的交流、碰撞比以往任何歷史時代都要激烈而頻繁,但圉於創作者的原生文化環境,每一個作者,在進行創作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地,帶有自己原生所處的那個文化環境的刻板印象的影響。
比如在日本動畫、漫畫中常見的“阿魯”口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日本,“阿魯”這一口癖,是和炒飯、餃子等中華料理、包子頭髮髻、旗袍等服飾一樣,是典型的“中華元素”,是個符號化了的意向,如果某個角色有著“阿魯”的口癖,那麼他一般都有跟中國相關的背景——或是來自中國的角色,或是有在中國成長的經歷。
而關於這一刻板印象的起源,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來自於對漢語中兒化音的誤解——兒化音時,一般在詞末加R,而R在日語裡讀“アル”也就是“阿魯”;有的人說是來自於華人在學習日語時,對“XX有XX”句式的誤用——日語裡xxxがある可以表示,有……,而部分華人在沒有系統學好日語時,將這個句式用在其他方面,造成了華人有這種口癖的錯覺。
所以,日本的ACGN作品中,有“阿魯”口癖的角色,往往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比如銀魂中的神樂,就是以一個以中國文化背景為基礎設計的角色,她的包子頭、旗袍形象,也進一步增強了她“中國娘”的角色屬性。
文:桓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