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獅子魚Canty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被譽為晚清四大名臣,前面三位都參加過鎮壓太平天國的起義,張之洞也參加過鎮壓維新派起義軍的戰爭。最終幾個人都成為了封疆大吏,仕途登到了極點,但是以他們的身份,彼此獲得的成就還是有些不同。

    曾國藩撲滅了秦末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左宗棠收復了新疆的失地,張之洞為中國近代的工業和重工業奠定了基礎,並且現代教育多所知名高校的前身都是張之洞創立。

    相比李鴻章,曾經擁有的權力是四個人當中最大的,擔任過曾國藩都沒有當過的北洋大臣,但是他取得的成就相對卻是最小的,一事無成當然是和“四大名臣”相比而言的。可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其實只有一點,就是李鴻章太“精明”。這一條既成就了他位極人臣,也使他的生命承受太多的誤解,最終寂寥落幕。究竟是怎樣的“精明”,從李鴻章的這些處事方式,我們細細體會。

    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學生,最初就在曾國藩的幕府幹。曾國藩治軍非常嚴,要求部屬必須很早起床,天亮前吃完早飯。

    早起都還好說,那麼早就吃完早飯,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面對威嚴的曾國藩,沒有人會想法通融這件事情,唯獨李鴻章。

    李鴻章感覺很辛苦,就時不時會想些其他的辦法。有次他就請假,說自己生病了,曾國藩非常生氣,非要把李鴻章拉起來,說“就是真生病了,也要把他拉起來,給我看看。”最終隨從就把李鴻章拉起來了,曾國藩只是看了李鴻章一眼,就開始吃飯,吃完飯後,對李鴻章說了一句話,讓李鴻章待人以“誠”。

    其實,從李鴻章後來和曾國藩的關係來看,李鴻章對曾國藩一直還是很尊敬的,談不上不誠,只是從這件事看出,曾國藩待人比較嚴格,而李鴻章則比較變通。

    曾國藩打太平軍,如果說沒有其他的心思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主要還是想獲得更大的名聲。而李鴻章就有所不同,明顯的表現出貪錢,尤其是湘軍建立之初的時候,曾國藩給家人的書信中就有提到,李鴻章兩兄弟都比較愛錢。

    其實,湘軍初建,軍餉都成問題,幾個月無餉的時候也不是沒有,李鴻章能弄到多少錢,其實也不見得,倒是李鴻章有顆凡心,為湘軍付出了不少,也要養家餬口,吃飽了肚子還是很重要的。當然,李鴻章的這種“精明”是個中性詞,並無貶義。

    李鴻章對曾國藩的態度來看,也透露著“精明”。終其一生,李鴻章對曾國藩都很尊敬。曾國藩攻太平天國都城南京的時候,長時間攻不下來,清政府算是很給曾國藩面子,給了他將近兩年的時間,後來實在耐心耗盡,讓李鴻章帶著淮軍來攻打。

    李鴻章的發家仰仗的是曾國藩,李鴻章的淮軍是曾國藩給他建立的,李鴻章很感激曾國藩。曾國藩給李鴻章寫了封信,很委婉的讓李鴻章推脫打南京的任務。李鴻章心領神會,馬上回信曾國藩,鄭重表態,絕對不會來和老師搶功勞。果然李鴻章以浙江戰事膠著為由,沒有搶曾國藩的功勞。

    當然,李鴻章的表態還有另外方面的解讀,一個方面出自對老師的敬重和感恩,另外一個方面,當時的淮軍的實力是不能與曾國藩的湘軍抗衡的,他在朝廷的威望也遠不如曾國藩,攻下南京對他不會有太大的好處。

    湘軍九死一生終於攻克了太平軍的首都,立下所謂不世之功。為了避免清朝的猜忌,曾國藩主動裁撤湘軍,少到能夠管理的湘軍僅有六千人。而李鴻章則利用清王朝對湘軍的忌憚,發展壯大了淮軍,最終發展成為清朝末年國防軍的主力。

    當然,李鴻章的“精明”也讓李鴻章很有眼光。曾國藩是最初提出洋務運動的大臣,中國第一艘蒸汽船是曾國藩主持設計製造的,最早讓買外國軍艦的也是曾國藩,最早提出派留學生出國的也是曾國藩,但是曾國藩並不支援修鐵路。

    李鴻章全部繼承了老師曾國藩的洋務思想,並且發揚光大,建設新式陸軍、現代化的海軍,發展鐵路,鼓勵發展工商業,增派留學生,“洋務運動”的廣度和深度都更有世界眼光。

    但是,在對這些洋務家當的使用中,李鴻章的“精明”卻給他帶領了不好的名聲。一方面,李鴻章聽從慈禧太后的安排,做好慈禧和洋鬼子之間的和事佬,另外一方面又避戰自保,不與列強開戰,想保住自己創下的家業。

    正是這種“精明”的思想,造成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李鴻章不能像左宗棠那樣——扛著棺材打天下,戰爭的態度是來不得半點“精明”的,不會有戰爭和投降之間的任何灰色地帶。

    最終,李鴻章也是因為“精明”,徘徊在慈禧和洋人之間,代替清政府簽訂了許多自己也不想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在被華人深深的誤解中,寂寥結束,令人不甚唏噓。

  • 2 # 大沐讀歷史

    曾國潘身高165-170

    左宗棠身高165左右,

    李鴻章身高182-185

    張之洞身高160左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來了大姨媽可以跑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