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果橙電影
-
2 # 媽咪Jane黃靜潔
首先我要說,你是一個好媽媽,也可能是位爸爸,因為你在努力讓自己的寶寶變得更好。
為什麼要去激發一個寶寶的好奇心呢,因為好奇心對於寶Bora說,是一個"寶"。科學家培根說過:"好奇心是幼兒的智慧嫩芽",有了好奇心,寶寶們才敢於去認識陌生的世界。一個孩子的好奇心強,會讓他在幼兒園裡的行為表現不一樣,吸收能力和參與集體活動能力會大大增強,這對創造性思維與想象力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怎麼去激發好奇心呢?0~2歲的寶寶還處於感覺運動階段,他更多地透過感覺器官與肌肉工作,來獲取外界的資訊,他的學習方式具有"感覺+動作"的體驗式特點,而不是像成人般地用語言和邏輯分析。
所以家長們可以充分開發寶寶的感覺器官,透過摸、聽、看、聞和嘗,這些最基本的個體感覺,讓他先去觸碰世界。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寶寶從不同的角度瞭解資訊,也使他對物體具有更綜合、更具像的體驗。
比如,一張橙子和蘋果的圖片,寶寶只能從視覺上理解,從顏色上區分,可是,如果同時拿出兩個水果,讓他去摸摸光滑度,讓他聞一聞兩個水果的香味,嘗一嘗兩個水果不同的味道。一張沒有辦法觸模的圖片,會讓寶寶失去探索的興趣,可是兩個實在的物體,卻讓寶寶很想去拿捏扔咬啃……
什麼樣的活動最容易吸引小齡寶寶?亮麗的顏色、特殊的造型、豐富的觸感最會激發寶寶的好奇心,所以家長要多帶寶寶出去戶外活動,見識一下陌生的自然界事物,讓他的感官接受自然的刺激,並逐漸敏感起來。
2歲的寶寶去看世界,他會像一架攝像機把一切收入鏡頭中,有一天他會開啟攝像頭,自然而然地投放出精彩的畫面,那時你可能已將許多細節遺忘了也說不定。
0-2歲的寶寶還處於感覺運動階段,他們更多地透過感覺器官與肌肉的工作來獲取外界的資訊,他們的學習方式具有“感覺+動作”的特點,而不是用語言。
充分開發寶貝的各種感覺器官
摸、聽、看、聞、嘗是個體最基本的感覺,也是個體認識世界的最基礎方式。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孩子從不同角度瞭解資訊,也使他對物體具有更綜合、更立體、更準確的認識。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事物都能從這五個方面來體驗,但是父母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孩子儘可能多得運用各種感官認識事物。這招是對寶寶多方位的挑戰,保證寶寶欲罷不能。
妙招分享
蘋果和橙子,如果從圖片上去認識,那麼孩子只限於從視覺上理解,可能只是從顏色來區分兩種水果。假如我們同時出示這兩個水果:
摸:讓孩子感覺到大小,外表的光滑程度不同。
聽:讓孩子將“蘋果”和“橙子”分別和這兩個實物聯絡起來。
看:讓孩子從顏色來區分兩種水果。
聞:讓孩子感受兩種水果不同的香味。
嘗:讓孩子體驗到兩種水果不同的味道。
螺旋式上升的學習
亮麗的顏色、特殊的造型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未經歷過的體驗也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寶寶的學習方式是螺旋式上升的,在不同的階段,對同一個物體也會產生不同的好奇心。因此,父母應該利用同一物體,開發新的遊戲方式,讓寶寶保持對同一事物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