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以目前的形式,該如何玩轉“網際網路+教育”?
2
回覆列表
  • 1 # 對酒當歌2019

    類似“e學大”這樣的網際網路教育平臺,它的建設和收益曲線,是個典型的“s”型曲線。一開始建設投入大,而收效並不顯著,但這是一個必經的原始積累過程。學大教育用了六年的時間孕育這個平臺,動用了十幾年來傳統教育行業所積累的全部資源和力量,才最終讓這個平臺變得足夠豐厚。可是一旦建立起了足夠良好的迴圈機制——由知名的教師來持續產出影片教程和更新題庫,由學生的行為軌跡來促進運算的精準化——這個平臺就會展現出強大的自我更新能力。而它的使用者,教師和學生,在其間獲得的收益也會隨之步入高速上升的路徑。

    一旦學習的收益被感知,學生的學習激情往往會得到鼓勵和提升。而“e學大”此時會給他提供一個從線上學習到測試的完整閉環,幫助他實現更高效的下一階段學習。這種過程,也就是金鑫說的,“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學會知識才是重要的”。這實際上也是教育平權過程中經常討論的個體差異化問題——聰明的學生往往在有限資源下更容易取得成就,因為他們懂得如何自我學習;而更多的學生在傳統教育的批次模式下,缺乏關於自我學習的訓練,於是一旦離開課堂,他們的成長會更加緩慢。“e學大”這種教育平臺的存在,實際上是在網際網路基因帶來的個性化基礎上,為不同資質的學生搭建一條更加平等化的學習路徑。

    網際網路的力量,在於它總是會在每一個問題上,來帶變革性的思考;為每一個千山萬水高牆之外,帶來觸手可及的機遇;為每一個被釘死的傾斜的天平,帶來螺絲鬆動的聲響。在教育這樣一個伴隨所有人終身的話題上,也許網際網路開始實現教育平權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的開局。

  • 2 # jimmywowo_zq

    教育這個行業很特殊,因為它的購買者和消費者是兩波人。。所以,如果你要做一款特別棒,特別優秀的爆款產品一定要兼顧兩個人的需求。。可是中國教育23年的發展,發現我們似乎都只滿足了一個需求,就是讓家長買的時候很爽。因為家長要來付錢的,所以營銷顧問跟家長說趕緊買,不買明天價格變高了,今天買打五折六折送你什麼東西,這個話術很常見。我們有沒有從孩子的角度,考慮這個產品是否真正適合你的孩子呢?前段時間看了一個報告,一個媒體報道中國最著名的奧數培訓機構的醜聞,不顧中國的國情、孩子的需求,過度誇張奧數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這個新聞從側面說明目前的教育機構沒有考慮孩子需求的,畢竟付費的是大人。雖然說做法是一脈相承的,包括現在的教育機構依然會更加註重家長的感受。我們會看見教育機構把裝修得特別豪華,家長特別有面子,拍照片說我孩子去這兒,一千萬裝修的店,價格比較高。最搞笑今年年初iPhone7上線了,看見一個機構門口貼著報名1萬塊錢送一個iPhone7,送一個鋼琴黑。你看我們今年送出了17個iPhone7,證明我們掙了17萬。方法是好的,但是從教育本質不是特別恰當,為什麼?畢竟我們的課程是讓孩子體驗是最好的。剛才我說的是對中國教育行業目前的思考,基於以上的分析,很多人說既然這樣我們在營銷模式上做創新,想有沒有更多的新招奇招,可以讓家長更多買我們的課程。不得不承認這些新招奇招,比如說送iPhone7讓我們機構收入有了非常高的飛躍,但是並沒有從本質上解決創新的問題。為什麼?教育行業的創新還要集中在你產品本身。產品是什麼?你的課程。如何做課程創新呢?就是我今天分享的乾貨。01 一定要多考慮兒童的需求。無論60、70後還是80、90後的家長,成長環境不一樣,但有一點是一樣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特別好成績特別高。家長的出發點是一樣的,但孩子是不一樣的。比如說80後,環境很閉塞,也沒有網際網路,電視都是黑白的,渴望接觸更多新鮮事物,所以我們會看日本的動漫。到了90後,稍微解決這個問題了,電視都有彩色電視了,但都很寂寞,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大家發現早戀這個詞在90後當中體現最多。10後網際網路爆發了,更多渴望高科技和網際網路的結合,這十年也是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最好的十年。到了10後有二胎不寂寞了,有科技了感覺自己視野提高了,他們喜歡幹什麼?大家想10後孩子父母是誰?80後,在微博發圖在微信發朋友圈的也是80後,為什麼發圖發朋友圈?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理。►這是我分析以上四個年齡段孩子不同的需求,我們可以看到其實他們的成長環境的差異,是。舉個例子,就我們機構而言,00後孩子做的是純科技體驗類課程,我們把一個手機拆了告訴你,這個手機跟你以後學的物理是相關的,孩子天天玩手機也不手機為什麼通話,為什麼能傳遞各種東西?他們都不知道,這時候告訴你這是物理的感測器,這是力學、這是聲學。10後孩子幹什麼呢?讓你當英雄,在英雄中拯救世界,別人是你的配角,孩子們非常開心當英雄,學得很開心。他們在這個學習當中都體會到了科技的重要性,無論玩科技也好,學力學學聲學也好,還是做情景扮演也好,總是有一個學習目的支撐的,這個目的是大家所需要的,這個形式是孩子所喜歡的。因此呢,。02 多考慮老師的感受。很多人問老師不是產品的傳遞者嗎?為什麼說要考慮老師的感受呢?因為在中國最缺的教師資源,比如說教育機構拿了一筆風頭幾千萬,請了行業大牛一定做出一個特別好的貼合孩子需求的課程,但是當課程出來之後如何讓所有孩子們學習這門課程呢?就依靠老師了。但是很可惜的是中國最缺的就是好老師,所以看到很多機構,北上廣深十年時間,喊出讓全國市場增長的口號,但依然沒什麼動靜。為什麼?因為在當地的教師資源不能支撐他們的野心和教學產品,所以說只有在北上廣深有好老師嘛。如果你要更好傳遞你的課程,,比如說孫教師就是中專文化,你給我講素質教育都聽不懂,就只能照書念。能不能把你的教案設計的更加傻瓜化智慧化,貼近老師使用習慣一些呢?比如說我們去四川支教的時候,很多老師不會普通話,全是方言,但小孩不能用方言來學課,對不對?很簡單的辦法,把課錄到機器人裡,小孩喜歡玩機器人,把機器人給老師,老師就拿這個播放就好。其實機器人跟錄音機一樣的,但是你放錄音機在那孩子肯定不喜歡,放個機器人特別新奇的東西,老師上課不用更多講話,核心講兩句,但是大的課程架構讓機器人講,這樣讓老師非常便利。►如果在教育行業不能做到課程內容創新,也不能做到課程形式創新,多想一想怎麼讓老師上課更方便,備課更方便,讓老師的課後輔導學生的感受更好,這是很好的出發點。我舉一個例子,兩國打仗如果將帥水平差不多,士兵質量差不多,有更先進的武器就能贏。換句話說。03 網際網路+。我本人不是網際網路出身,所以我只能借用前輩的教誨說一下我的觀點。前輩告訴我說網際網路化的本質是什麼?原來你對生活有很多抱怨,但網際網路化之後抱怨減少了。我們對比一下滴滴打車、支付寶、淘寶,發現確實如此。但是教育行業,你翻開騰訊新聞客戶端教育頻道,依然是各種提問各種抱怨,說學費又漲了,老師不負責任了……雖然2014年被說是“網際網路+”教育元年,兩年過去了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效果,依然停留在口號和概念上。可能這是一個缺失吧,但對我們而言依然是一個機會,我們可以思考怎麼樣真正把教育+網際網路。還拿小米舉例子,小米說網際網路化的本質是讓使用者變得更爽。教育行業如何能讓使用者更爽呢?比如說能不能隨時退費?我們能不能創造出更多離家更近的、時間更符合家長需求的,更隨意的體系安排?能不能脫離螢幕做網際網路化教學?這樣的話可能需要更多的新思路和新技術的出現,而這些新鮮血液的製造,作為教育行業從業者而言任重而道遠。我們不能單獨認為“網際網路+”就是一個網站或者是一個APP,更多從網際網路本質來講怎麼樣讓家長的抱怨更少讓孩子抱怨更少,解決這些痛點問題才是網際網路化。講了這麼多做一個總結,如果你要創新的話,我不是說你不能創新內容,除非你是一個行業大牛,或者是有很高的悟性在教育行業,否則不要動老祖宗的傳承,比如說小孩的唱歌跳舞,比較時髦的程式設計、機器人,體育、樂器。。教育行業創新可以利用到各行各業中,比如想想能不能讓你的使用者體驗變得更好,能不能讓產品的製造者和銷售者的工作變得更簡單一些,能不能減輕一些社會的抱怨,多思考一定可以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創新之路。

  • 3 # 職場圈兒

    當前,“網際網路+教育”最基本的問題:高等教育前的教育資源與教學質量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想要玩轉“網際網路+教育”一定要與學校相結合,不能脫離學校“單幹”。

    大資料

    可以先從資料入手,收集學生的日常學業資料,然後抽出資料,分析資料,最後為學校提供題庫。前提是學校信任,而且得有足夠多的學校,樣本夠大才有參考意義。

    提升效率提升在學校老師的教學效率以及質量,不改變原有教學流程。幫學生“省”出了更多時間做更多的題。“網際網路+教育”只做提升知識傳遞效率這個部分。具體怎麼應用,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教師考慮的問題。幫孩子們省出的音樂課和體育課怎麼辦,還得看學校怎麼安排。

  • 4 # 給你最溫暖的陽光

    網際網路+教育

    例如:我們是做培訓班的,會在學上放假或者晚間進行授課。傳統招生的時候,我們會給顧客發放課程體驗卷,讓顧客到了教堂去體驗一整盒。但是發現很多顧客領取體驗卷之後很少有來的,經過我們調查發現,由於各種時間原因,沒有能及時趕來,所以我們想透過線上的方式直接看到我們體驗的影片。

    這個時候我們做了微信公眾平臺,我們在宣傳招生的時候。讓顧客掃我們的二維碼關注我們平臺。透過微信平臺檢視體驗課程,這樣顧客又不需要出門兒既可以體驗到課程。這樣增加了我們的轉化率。同時,我們還在微信平臺,發放時間表以及課程內容整理文章。課堂聽完課還可以透過微信平臺進行客後總結梳理

    目前的形式

    第一:我們可以透過網際網路拓展更多的顧客,讓更多想學習的人瞭解,知道我們的課堂。

    第二:我們可以透過網際網路讓客戶前期更好的體驗我們的課程,也可以在網路上進行互動,每個人都分享自己的想法。。

    第三:提供一個網路的學習平臺,只有成為我們的學生之後。他才可以在我們的學習平臺進行學習。

    第四:透過網際網路平臺,可以把我們優質的課程。向全國各地的學生提供學習資料,讓更多的人聽到我們優質的課程。也因此讓我們獲得更多的顧客。

  • 5 # 嘟嚕嚕233

    網際網路+教育其實已經有玩的比較轉的了,就是知識經濟,人們願意為知識進行付費了。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在這個終身學習的時代,我們一直都是學生。

    但是迴歸到正統的教育上面,現有的網際網路教育模式基本都是MOOC,但是這個弊端很大,就是學生課程完成率非常低,這一個巨大的問題。學生不完成課程就相當於過去逃課不上學,那麼教授知識的鏈條就斷了,那麼最終網際網路教育可以說是失敗的。

    如何玩轉網際網路+教育,最好的就學習網際網路企業在知識經濟上的表現方式,可以移植到正統教育上做相應的轉變。如在得到開設經濟學專欄課的北大薛兆豐教授,教授的是經濟學知識,這完全可以說和課堂上區別已經不大了,目前訂閱人說已經超過18萬了,而且裡面的人活躍度是很高的,現在的課堂簡直不能比,最後這還是需要付費的啊。這就是一種網際網路+教育的模式,只不過它透過商業的方式實現了。

    要是以後高校教育可以透過這種方式,教師透過社群發語音的方式教授課程,學生可以在課程下留下疑問,進行討論,定期做一個交流分享。當然語音只是形式中的一種,還有很多其他方式需要想象創造,未來肯定還有很多新模式可以探索,比如可以思考與現在火爆的短影片結合,做教育方面的改進……

  • 6 # EduSoho網路課堂

    對於想玩網際網路+教育的公司,搭建好運營團隊很關鍵

    市場運營

    教育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行業,雖說好的產品和服務會透過口碑進行發酵傳播,但要搶佔先機並擴大規模,就需要對目標市場及特定渠道進行快速開拓和持續最佳化。傳統培訓機構做營銷一般是三板斧,搜尋引擎+校園+產業鏈合作,基於城市輻射範圍,抓單到店完成轉化。

    在網際網路教育領域,因為招生範圍從城市變成了全國甚至海外,基於APP的推廣、新媒體的利用、社群的建立和擴散、直播平臺的維護和電商平臺的開拓等,就變得逐漸重要起來,總之可以推廣的範圍大了,手段多了。

    需要關注的運營細節(尤其在提升ROI這點上)也多了,早不是隨隨便便全丟官網的年代,要知道現在的獲客成本在某些特定領域已經令人咋舌。所以好的市場運營,一定是開源節流的高手,能抓住珍貴的渠道,並不斷擴大產出。

    產品運營

    產品運營是大多數教培公司轉型網際網路過程中,容易忽視和掌握不好的一個部分,原因有很多,一是不知道哪裡下手,二是不知道怎麼下手,三是不知道下手的力度和節奏,給大家幾個具象的產品運營場景:

    1. 使用者從下單到支付的成功率只有32%,五千元以上的課程訂單中85%都沒有支付成功,為什麼,怎麼辦?

    2. 使用者下載了我們的app,但註冊的不到下載的一半,使用產品核心功能的又不到註冊的一半,怎麼辦?

    以上類似的問題都是產品運營每天在思考的,正向的看,我們要思考,產品上線一個新功能如何讓使用者快速的用,用的舒服,對核心指標產生影響。反向的看,我們要關注,從產品核心目標倒推,哪些環節損耗最大,怎麼來修正。補充一句,做好產品運營,需要兩個核心條件:資料+用研。

    商品運營

    商品運營,說穿了就是對售賣的商品進行嚴謹而藝術的包裝,以及精確且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呈現。這點其實電商可參考的經驗最為豐富,目前大多數付費知識和線上教育的玩家都已經做的比較好了,大夥在文描包裝、試聽試用、使用者評價等一切能加強使用者付費決策的環節上,極盡能事。

    內容運營

    選擇教育產品不像選擇快消品,很多是非標的,同樣一個使用者想透過四六級考試,他需要了解自學和培訓的區別在哪裡,自己學校和培訓機構的區別在哪裡,線下和線上的產品區別在哪裡,A機構和B機構的區別又在哪裡?

    是不是特別複雜?所以在我看來,內容就有了2個核心的價值:吸引流量,促進轉化。

    吸引流量自不用說,像學習資料、考試攻略、報名流程等都是非常好的吸流載體,BBS時期的滬江有一句廣告語“8G學習資料應有盡有”免費獲取了多少使用者不用多說。

    而促進轉化同樣重要,大多數使用者知道自己大概想學什麼,但對真的想學什麼,怎麼學其實是不清楚的,一些優質的PGC引導文和UGC經驗文,往往是使用者付費前的最後一劑助力。

    另外除了以上兩點,內容還有一個重要作用發生在使用者學習後端,就是“促活”,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者對於長時間的課程學習都會呈現疲態,這時一些趣味的、短小的內容就會起到調劑的作用,幫助使用者啟動或串聯不同的學習行為,當然,這裡有些底線需要堅守,具體在指什麼大家都懂的。

    活動運營

    網際網路機構做活動搞事情的能力,一直是其運營實力的一種具體體現。

    當然活動也分很多種,有促銷,促學,拉新,維老等,電商喜歡搞週年慶、雙十一,教培喜歡做開學季,寒暑假,背後的邏輯,其實都是在制定淡旺季的獲客和銷售打法。圍繞活動運營,有很多可以聊的東西,比如哪些促銷手段是教培領域應用效果比較好的?活動和活動間的節奏與配合是如何去做的?這方面是我比較擅長的領域,近期就會先給大家整理一下。

    平臺運營

    我們知道,平臺是由不同的品牌或品類組成的,他們之間的矛盾、衝突和共贏,是平臺運營的機會,平臺運營的兩個核心價值在於:使單品類的流量價值最大化,使跨品類的使用者價值最大化。而價值發生的前提,是平臺運營者對平臺使用者的洞察,運營規則的把握,和行業發展的遠見。

    舉個簡單的例子,使用者在天貓上,關注四六級課程,看到的到底是滬江網校還是新東方線上,這是一個話題,而學習完四六級課程推送雅思託福還是考研考證,也是一個話題,這些都非常值得被研究和討論。話說需要用到平臺運營職能的公司,其實並不多,但其背後一些通用的運營邏輯,大家可以借鑑。

    使用者運營

    使用者運營核心就是管理使用者的生命週期,並謀求在生命週期內最大化使用者的價值。舉個例子,使用者從訪問到報班,從報班到學習,從學習到畢業,從畢業到續報,從續報到推薦,這所有的環節都是使用者運營的同學需要核心關注和研究的。

    他們甚至要通過了解使用者,和使用者做朋友,反向對產品、平臺、商品、活動等進行修正,可以說,和使用者走的有多近,你的競爭壁壘就有多高。早期小米在使用者運營上的造詣,大家應該是有目共睹的。

  • 7 # 哈爾濱新區教師宋鵬程

    一 、"網際網路+教育"的概述

    "網際網路+"就是"網際網路+各個傳統行業",這不是簡單地把網際網路和傳統行業強加在一起,而是運用網際網路平臺和資訊科技,使得網際網路和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最佳化和整合作用,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網際網路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在教育行業中,目前傳統教育模式仍佔據主導地位,網際網路技術雖然對教育產生了一些影響,但是相比於其他被網際網路改造的行業,僅僅是前進了一小步而已。究其原因還是在融合的過程中存在一些難點。

    然而,科技在進步,時代在變遷,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如果我們用昨天的方式培養今天的新人,就可能讓他們失去明天。所以,我們應該盡力應用網際網路技術幫助解決一些傳統教育模式下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做一些傳統教育模式下做不到的對學習者有益的事情。

    二、"網際網路+"對教育的影響

    "網際網路+"可能對教育產生深入骨髓的影響,會促進新教育生態的重建。

    1. "網際網路+"讓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

    在資訊時代,知識和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知識本身的激增、劇變、更新,頻率加快,週期縮短,同時知識本身的高度綜合和學科滲透、交叉,使得人類的一切領域都受到廣泛的衝擊和影響。

    "網際網路+"打破了權威對知識的壟斷,讓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人人能夠創造知識,人人能夠共享知識,人人也都能夠獲取和使用知識。

    在開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識庫正在加速形成,優質教育資源正得到極大程度的充實和豐富,這些資源透過網際網路連線在一起,使得人們隨時、隨事、隨地都可以獲取他們想要的學習資源。

    我們可以在網上獲得國外大學免費的優質講座影片,可以看到介面簡潔但是通俗易懂的可汗學院教學內容,我們獲取知識的效率大幅提高,獲取途徑增多,獲取成本大幅降低。

    大勢所趨,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是資訊社會對公民的基本要求,網際網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迎合了時代的要求,在培養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態度上,有獨到工夫。

    這種整合,使學生具有主動吸取知識的要求和願望,並能付諸日常生活實踐,能夠獨立自主學習,自我組織、制定並實施學習計劃,調控學習過程,能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評估。這無疑是學習方法上的一種革命變革。

    2. 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教師和學生的界限也不再涇渭分明。

    可在"網際網路+"時代,學生獲取知識已變得非常快捷,師生間知識量的天平並不必然偏向教師。此時,教師必須調整自身定位,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和引導者。所以未來的教師很可能分為兩種:一種是線上講公開課的明星教師,一種是線下的輔導教師。

    3. "網際網路+"對教育資源重新配置和整合。

    一方面,網際網路極大地放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作用和價值,從傳統一個優秀老師只能服務幾十個學生擴大到能服務幾千個甚至數萬個學生。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聯通一切"的特性讓跨區域、跨行業、跨時間的合作研究成為可能,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低水平的重複,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傳統的因地域、時間和師資力量導致的教育鴻溝將逐步被縮小。

    三、關於網際網路教育企業細分領域分佈

    而教育市場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市場,依據其教育的方向或面向的受眾,教育行業可以分為多個細分領域。

    目前,網際網路基本已深入教育的絕大多數領域,但不同領域的發展潛力不同,因而進入領域的企業數量也大不相同。

    圖:中國網際網路教育企業細分領域分佈

    調查資料顯示,近一年網際網路教育企業中,中小學教育領域的企業最多,佔比達到32.29%,可謂是最為火爆的網際網路教育市場;其次是佔比20.83%的職業教育領域的企業,這主要是因為職業教育使用者需求強烈,付費能力也比較強。

    然後是培訓技術服務領域企業,佔比達到12.5%,這個領域興起主要是線上教育企業興起,帶起來這批以教育技術服務為主業的企業;綜合領域企業佔比10.42%,是那些同時佈局多個領域的企業。

    其他的領域,學前教育、高等教育、語言學習、留學遊學佔比差別不大,但是教育行業的每個領域都在迅速發展,興趣/藝術教育、STEAM教育領域是在近兩年才興起的熱點,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四、"網際網路+"教育有哪些案例?

    目前教育行業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才剛剛開始,不過卻有一些可圈可點的案例,這些應用都解決了傳統教育上的某些痛點。

    1、基於人臉識別的魔鏡系統。

    "魔鏡系統"是一款智慧教育產品,其利用人臉表情識別等技術,來判斷學生上課時的舉手、練習、聽課、發言等課堂狀態和麵部情緒變化,生成專屬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報告的人工智慧輔助教學系統,目前已應用在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課堂上。

    對於老師來說可以做到精準地掌握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狀態差異,進而因材施教。對於家長來說可以看課後孩子全課時學習報告,進而瞭解孩子狀態。對於學生來說則可以更加專注,提高學習效率,並感受到自己獲得了更多的關注進而培養自信。

    魔鏡系統透過人工智慧技術,來取代老師的眼睛和耳朵,更有效、更精細、更準確地把握課堂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其本質是用機器來收集課堂資料。基於此,未來它還可以結合大資料分析給老師智慧課程推薦、提示需特別關注的學生、提示哪些授課環節容易讓學生走神這樣的輔助服務。

    2、基於語音技術的英語教學。

    英語流利說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基於AI技術做英語教育的平臺,透過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來幫助使用者提高口語能力。比如在其App上有一個叫"情景實戰課"的功能,透過智慧對話技術,可以與使用者模擬特定場景下的對話,不只是可以自有對答,還可以對使用者的發音、語法、表達方式等方面提供建議,目前已支援免稅店購物、酒店入住、餐廳點單等日常高頻場景。

    簡而言之,透過語音技術,英語流利說直接取代了外教陪練,讓學生可以低成本地獲得對話練習、口音糾正。目前許多地區英語老師口語都比較薄弱,有啞巴英語的問題,英語流利說的探索很有意義。而且可以想見,語音技術不只是可以用在英語口語教學上,未來外語、普通話、播音甚至演講教學都可應用語音技術來提供類似服務。

    3、基於機器視覺的自動批改。

    去年11月,新東方與科大訊飛聯合成立的東方訊飛釋出了一款RealSkill智慧教育產品,其可以為雅思、托福考生的作文和口語作業進行智慧批改,支援"智慧評分、逐句精批、行為分析、範文精講、學習記錄"五大環節的學習閉環,口語作業批改是語音技術,作文則是機器視覺技術,學員只需對自己的文章拍照,便可以完成文字的上傳和識別,並獲得即時反饋。

    此外另一個AI教育平臺阿凡題則瞄準"作業"這個痛點,基於影象識別技術上線了題庫標籤化功能,且正在研發智慧批改作業機器人,目前已經實現了作業自動批改的四大關鍵技術(題目切分、答案匹配、手寫識別和語義理解)的突破。

    可以預見,未來學生手寫的作業、試卷的批閱都會更多地應用AI技術特別是機器視覺技術,進而降低老師的重複勞動,讓老師專注於教育本身,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的作業得到更精準的反饋。

    4、基於大資料的自適應學習。

    學生負擔大,原因之一是要進行許多重複知識點的學習,事實上學生能力不同,並不需要一樣的課程進度,至少不需要做同樣的作業。透過影象識別、表情識別等手段收集了學生學習大資料後,就可以針對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包括課程和練習,美國的Knewton就是自適應模式的領先者,其透過資料收集、推斷及建議三部曲來提供個性化的教學,背後是大資料技術。目前Knewton已服務除南極洲之外的學生超過1000萬名,為學生下一步學習計劃提供個性化推薦超過150億次。

    在這些智慧教育下可以獲取資料的智慧教育應用普及到課堂後,更多資料會被收集,進而為個性化、自適應教育提供基礎。

    這意味著學生可以獲得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不受年齡、班級限制,甚至未來不再需要透過高考來選擇學校和專業,學習過程的大資料更加可以判斷一個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對於家長來說,則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投入,只為孩子選擇必要的課程。

    可以看到,"網際網路+"教育目前行業已經有各色探索,主要是利用自然語言處理、人臉表情動作識別、機器視覺、語音識別、大資料等技術,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和降低老師重複老師,這些應用只是智慧教育的前菜,更多人工智慧會被應用到課堂、課後、課外、考試等教育環節。

    五、 結語

    面對"網際網路+"時代給教育帶來的這些機遇和挑戰,我們需要冷靜應對。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我們要始終牢記教育是核心目標,網際網路只是用來提升和變革教育的技術手段。

    因此,我們要堅持"教育為體、網際網路為用"的指導原則,從教育的核心需求出發合理使用網際網路。我們要積極防止不良資訊、網路犯罪、網路沉迷等現象對教育造成的負面影響,要及時透過健全法律、加強監管等方式淨化網際網路環境,讓網際網路更好地為教育所用。

    適應社會經濟需求變化,在網際網路技術的東風下,"網際網路+教育"應運而生。它滿足了層次教育的需求,給教育界帶來了新的生機。面對機遇和挑戰,讓我們抓住時代脈搏,將網際網路技術和教育有效融合,培養出符合資訊時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 8 # delta

    移動智慧校園背後的“大智慧”

    隨著“網際網路+教育”的蓬勃發展,線上教育以其靈活便捷、資源豐富等特點迅速得到普及,而中小學成為線上教育不可忽視的核心場景。日前,教育部、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引導規範教育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以正確引導建立安全移動校園環境。

    線上教育對中小學來說是把雙刃劍

    移動智慧校園的安全管控刻不容緩!

    聽一聽校方的心聲

    “無論是學生自帶的移動裝置(BYOD)還是學校統一配備的平板電腦,我們都無法掌握裝置的使用情況,也無法限定使用時長,更別說規範學生的使用行為了!”

    “裝置上安裝的各色各樣的 APP,嚴重影響了我們學生的學習,更有一些教育 APP 過於娛樂化,達不到提升學習效率的目的。”

    “家長還總是擔心我們的教學平板會花費學生的精力,這讓我們也很為難……”

    真正的移動智慧校園,其實是這樣的

    透過安全的移動環境,構建符合移動教學的場景,有效化解學校與家長之間的矛盾,打造完整的一體化移動教育平臺。

    SaCa EMM 營造安全移動校園環境

    SaCa EMM 以統一管理為核心,以限制使用為手段,以安全監護為宗旨,形成全方位的校園移動管控機制。

    高效統一的校園移動管控

    SaCa EMM 將學生使用的手機統一接入到校園移動管理平臺,以此為基礎對裝置和應用進行管控。構建學校內部應用商店,對教育類軟體及輔助學習軟體進行統一管理,形成獨立學習區,基於多級訪問控制對應用的許可權進行設定。同時,應用商店支援多型別的移動應用,滿足學校不同型別的教育軟體,應用升級便捷,提高教學軟體的管理效率。

    多維精準的使用限制

    全面的學生安全監護

    SaCa EMM 透過管控手機可快速查詢學生位置,並跟蹤學生的執行軌跡,便於對異常行為進行監管;對手機型別、使用分佈情況、教學應用下載安裝情況進行監控統計,以此作為管理學生決策的依據;透過安全桌面,可設定學生桌面,只顯示教學相關的應用。

    東軟 SaCa EMM 憑藉多年在移動管理方面的經驗,為智慧移動校園提供了一套集裝置管理、應用管理、安全管控於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既能解決學校管理移動裝置的難題,又能解決學校與家長之間的矛盾,更好地打造一個移動安全的校園環境。

  • 9 # 圈子運營咖

    本人做運營做了十年了,目前在做的就是網際網路教育行業,近兩年,網際網路教育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各中小型企業都將目光朝向了這塊,因為教育資源算的上稀缺資源,投資人願意將目光朝向這樣的資源,尤其是在教育部對培訓班開刀之後,網際網路教育更顯得重要!

    目前我做的是一款書寫類的教育軟體,佈局全國,以省份經銷商形式開展各個省份工作,以學校為單位佔領市場份額,但是,市面上更多的是K12的,面對終端使用者,決戰零售市場!

    要做網際網路教育,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使用者是零散使用者,還是以學校為單位的使用者,很多企業都開始線上平臺進行影片教學,或者透過銷售裝置,進行影片教學,如優學派,步步高等就是使用這種方式,用這種方式,需要有老師資源以及龐大的教學資料資源,整合到自有的平臺或裝置上,要拿到版權才可以!

    說是面對學生使用者,其實面對的是家長,這時候,如何給家長做洗腦就很關鍵,家長更多的是靠口碑宣傳,或者校內宣傳,或者培訓班硬性植入,做好品牌宣傳,做好渠道曝光!這才是要做的,不然遲早會被市場淘汰!

  • 10 # 小鵝通

    利益相關,來答一波。

    傳統教育也好,網際網路教育也好,本質上都是教育的一種。而教育則是一個相當簡單的東西:A幫助B理解了某件事,A和B之間就達成了一次教育。甭管市面上那些機構把教育講的天花亂墜,歸根結底他們只做這麼一件事。

    那麼怎麼判定這次教育是成功的呢?無外乎兩個指標:1.A教的是否有用,2.B理解了多少。

    這裡第一個問題主要針對於內容。古代曾有人散盡千金去學習屠龍的技法,沒人否認屠龍是一門舉世無雙的本領,但是當世已經無龍可殺,學到這麼高大上的本領又有什麼用呢?教育本身就是一件接地氣的事,不管是什麼領域,學以致用的內容才是王道。

    第二個問題就要靠運營了。再好的老師傳授再精妙的內容,學生聽不懂、不想聽、聽了就忘,也是白費力氣。就算是如來上課,不是照樣有唐僧的前世金蟬子不聽佛法,後來引出了一段《西遊記》的故事。從前教育壟斷,運營效果的壓力都在學生身上,程門立雪之流屢見不鮮。而現在知識大爆炸,你怠慢學生就是怠慢上帝,各路老師千方百計讓學生把知識弄懂弄精才是王道。

    相比之下,網際網路教育主要彌補了線下教育在第二個問題的不足:老師對學生再上心,也不可能隨叫隨到,更不可能24小時跟著學生。這時候網際網路教育的一系列運營工具,就能更有針對性地服務學生了。

    這裡不多做空談,直接分享一個線上教育的成功運營案例,權作題主參考。

    案例分享:滬江網校

    這裡會涉及到一個渠道選擇的問題。滬江網校已經在運營網站和APP,而且目前來說效果都還不錯,難道這些渠道還不夠嗎?當然不夠。開通知識店鋪,就是為了佔住微信這個巨大的流量池。在知識店鋪中,滬江網校進一步拓寬自己的知識傳播渠道,便利使用者的學習,增加自身的使用者資料和流量積累,更加直接的內容變現。

    01.直擊課堂

    02.專欄展示

    “滬江網校小課堂”知識店鋪裡,大部分內容採用了“專欄”作為銷售和展示的形式。一個專欄,可以包含多個內容商品,如圖文、音訊、影片、直播,你可以按照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決定搭配內容形式,在一個專欄中實現系列產品的整體售賣,讓使用者學習更有方向和深度。

    03.音訊教學

    做教育培訓,像英語聽力練習這樣的內容,非常適合做成音訊形式,方便使用者隨時隨地收聽。如果你希望來場實時溝通互動的課程,還可以使用直播功能,進行實時一對多教學,將傳統課堂變身為新潮的授課方式,實時互動,學習更有趣。

    04.社群互動

    除了多樣化的內容搭配,還可以在專欄內加入小社群、打卡等社群運營功能,增強使用者和知識店鋪的互動性。比如滬江網校知識店鋪這個專欄,訂購了該專欄的使用者都可以加入到這個小社群中,形成班級群體的氛圍,讓每個使用者都能感受到“大家一起學習討論”這種正向積極的學習氣氛。

    05.打卡留存

    打卡功能,是養成持續學習習慣的必備工具;語言、留學、升學等學習方向,需要日復一日的持續學習,因此打卡功能非常適合這方面強黏性的課程內容。使用者每天打卡,既能養成習慣,又能和其他學員分享自己的學習動態,具有很強的正面反饋。

    綜上,現在網際網路教育的運作已經慢慢開始轉型。透過微信直接學習這件事,更是大幅降低了使用者學習的門檻,在微信上零門檻搭建自己的專屬知識店鋪,不僅能抓住移動端流量入口,而且在課程運營上可以無縫植入最新的玩法工具。運作一個成功的網際網路教育專案,最好莫過於從微信端的知識店鋪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楊冪令你最難忘的角色和妝容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