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順的一帆
-
2 # 創生王鍵
大約在 13 世紀左右,威尼斯上層貴族出現了戴面具出行的風尚。這些貴族戴著面具出行,是為了混在普通人群中到劇院看戲。別看貴族表面上風光靚麗,實際上他們卻被包圍在各種各樣的封建規矩的約束之中。
而到了 18 世紀,面具已成為威尼斯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每年入秋開始,直到四旬齋前夕,威尼斯人幾乎整日佩戴面具。他們帶上面具之後,可以撩逗美人,密會情人,整蠱友人,躲避仇人……………………
披上斗篷,戴上面具的威尼斯人們穿梭在熱鬧非凡的大街小巷裡,遊走於形色各異的百花人群中,如同末日降臨中狂舞的巫師,盡情地舒展著自己那放縱不羈的靈魂。
19 世紀英國著名戲劇作家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 曾經說過:“只有給人戴上面具,他才會以真面目示人。”
人類是一個複雜而又多變的物種。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在眾人面前,我們不以真面目示人,努力保持著我們自認為堅強剛毅的姿態,全然不對世態的炎涼、人情的冷漠作出絲毫的感嘆!
但人類恰恰又自欺欺人般地不在人前示弱,卻在事後孤獨。故作堅強雖然不落尷尬,但是強顏歡笑使人陷入窘迫。
生命都是在我們聽著歌中消亡,在兒歌中長大,在情歌在傷感,在老歌中沉醉……………………
生活猶如沙漠般的荒原,那幽靈就在這荒原中追趕我們每個人,在我們進入天堂以前,將我們抓獲。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面具文化,像中國傳統的京劇臉譜,泰國的經典倥舞,而最為華麗又精緻的,莫過於久負盛名的威尼斯面具。
能將面具融入生活,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在歐洲文明中可謂獨具一格。早在18世紀以前,法律允許威尼斯人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裡帶著面具工作和生活,所以不論男女,上街總是戴著面具,披上斗篷。
好好的一張臉,為什麼要躲在面具後生活呢?
面具掩蓋了大家的真實身份。王公貴族們帶上誇張的面具,可以毫無顧忌、恣意狂歡;貧民穿起華麗的裝束,看上去就是有錢的權貴;修女可以珠光寶氣的去跳舞;富豪可以隱姓埋名的去賭場一擲千金……不論你是躲避仇人還是去密會情人,任何一個帶著面具的人都不比另一個戴面具的人高貴。
傳統的威尼斯面具製作材料為紙,基本材料有粘土、石膏和膠水。原始的白麵具製作好後,藝術家們會用金、銀、黃等各種明快的顏色塗畫,再用閃光的金箔、毛皮、絲絨、寶石、錦緞等小玩意兒裝飾,金光燦燦,絢麗奪目。
威尼斯面具講究即興的藝術,任由藝術家憑著靈感發揮,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很難找到完全一樣的面具。面具的價格也取決於鑄模師的工藝精湛程度和裝飾物的複雜貴重程度。
威尼斯的面具也有很多種類,比如Bauta是一種覆蓋在整個臉上,下顎輪廓清晰硬朗、沒有嘴巴但有很多裝飾物的面具。而這種半臉的Bauta,只遮蓋從額頭到鼻子和上臉頰的部分,既可以隱藏身份,又很容易交談、用餐和飲水。
威尼斯的面具華麗的讓人覺得不現實,可不要忽視,面具遮住的不僅僅是臉,還有一重人格。它可以遮住你的面容,卻能透露那犀利的眼神;它能掩飾你面部的表情,卻遮掩不住因激動而變化的嗓音。所以,那些躲在形形色色面具後的一張張面孔,往往比面具更吸引人。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面具吧,也許為了保護自己,也許為了扮演某個角色,大多數情況下不是為了去欺騙別人,而是免於別人惡意的窺探和傷害。戴上面具,我們學會了微笑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兒,學會了拒絕與偽裝。戴著面具,方知道苦中有笑、笑中有淚才是人生。又或者,戴上面具後的我們,才認清什麼樣子是真正的自己。
在這個現實的社會里,其實有些人戴著面具活也沒什麼不好,也許只是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好一些吧。只是,依靠面具而活的人生,註定是悲哀的人生。
就像威尼斯的面具,再華麗,大部分都是擺著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如果像這些麵包一樣那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