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萌萌視覺筆記
-
2 # 1夢想啟程
一個人帶給別人的印象好壞,除了外表的儀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談吐說話的表現。一個會說話的人,不管走到哪裡總是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當然,這也使得他們在人群中容易快速成為意見領袖。理由很簡單,由於他們在表達時的反應敏捷,思想與意志主宰了全場,加上他們的斡旋能力更是超群,所以能解決別人不容易解決的問題。
“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的確,語言的威力何其大。同樣從嘴巴說出的一句話,可能化解一場致命的危機,也可能導致更大的傷害。
有一隻蝙蝠冒失地闖進黃鼠狼的家,黃鼠狼見到送上門的冒失鬼,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肚裡。
“怎麼啦!”黃鼠狼高興地喊道,“我與你們勢不兩立,你還敢跑到我面前送死?你不是老鼠嗎?你要是敢否認,我也不叫黃鼠狼了。”“對不起!”倒黴的蝙蝠趕緊辯解說,“你瞧仔細點,看看我們的血統,我是老鼠嗎?壞傢伙才會對你這麼說。感謝上帝,給了我一雙翅膀,偉大萬能的神萬歲!”黃鼠狼聽到蝙蝠講得似乎十分有理,只好放它一條生路。
事也湊巧,沒過幾天,這個倒黴蛋又撞到另一隻黃鼠狼家中,又面臨一次生命威脅。黃鼠狼看著這隻鳥,心想正好把它拿來當下飯的菜。蝙蝠此時則大聲地辯解:“您沒搞錯吧,鳥是有羽毛的,你看我渾身上下沒有一根毛,我是一隻地地道道的老鼠。我要高呼,老鼠萬歲!願神讓貓不得好死!”
蝙蝠就是用其巧舌躲過了兩次殺身之禍。 所以,可別小看語言的力量。
既然話不可隨便亂說,在我們開口說話之前,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或衝突,最好要求自己某些話不要說,不能說,不該說。因此,有三種不該說的話,必須牢記在心。
一、負面的話:要避免說出帶有消極、悲觀、抱怨或憂傷的詞句,因為任何人聽到這些話,只會引發更多的負面效應。
二、批評的話:不要出現攻擊性的言詞,因為任何的批評都像是仰天吐口水,終究會掉到自己臉上。更何況批評的話說多了,只會讓別人對你更加厭惡,自己也得不到好處。
三、未經證實的話:所謂“謠言止於智者”,對於不實的謠言或未經證實的話,應該持保留的態度,謹言慎行以對,不要成為不實流言的散播者。
一句話能使人正面積極,一句話也能使人負面消極,就像雙刃刀一樣,拿捏之間要非常謹慎小心,否則傷人也會傷己。下面的幾句話,非常值得思考:
少說抱怨的話,抱怨帶來記恨。
多說寬容的話,寬容乃是智者。
少說諷刺的話,諷刺顯得輕視。
多說尊重的話,尊重增加了解。
少說拒絕的話,拒絕形成對立。
多說關懷的話,關懷獲得友誼。
少說命令的話,命令只是接受。
多說商量的話,商量才是領導。
少說批評的話,批評產生阻力。
多說鼓勵的話,鼓勵發揮力量。
記住,說話的藝術其實很簡單,只要掌握以上的原則,必能讓說出口的話圓滿和諧,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贏得大家的敬重與喜愛。
-
3 # 星緣島
會說話的人,都要懂得創造高潮。他先在前面慢慢營造氣氛,把聽眾一點點帶進去,再在大家情緒的高潮,把最精彩的呈現。說話最重要的是要把握重點。對於需要引人入勝的題材,譬如形容你去旅遊的經過,你可以按部就班、娓娓道來,但是對於急迫的事,則要開門見山。而所謂的"實話虛說",就是虛說的實話,基本上還是實話,只是說得不夠精確,或者說得鬆散。
當別人找你辦事時,最好多聽他開口,但自己也不能總悶著,這樣會讓別人尷尬,不好意思應適當應和兩句.自己不願做的話,不要一口回決(萬一你以後找他辦事就有點怎麼著),也不要找一大堆藉口不然讓別人一聽就知道著是假的,應該順著在場的氣氛,面露真誠,一點一點的推脫,但千萬要記住,最好不讓別人先開口說出他的難處。
中國人對於說話的態度,最高的是忘言,但如禪宗“教”人“將嘴掛在牆上”,也還免不了說話。其次是慎言,寡言,訥於言。這三樣又有分別:慎言是小心說話,小心說話自然就少說話,少說話少出錯兒;寡言是說話少,是一種深沉或貞靜的性格或品德;訥於言是說不出話,是一種渾厚誠實的性格或品德。這兩種多半是生成的。第三是修辭或辭令。至誠的君子,人格的力量照徹一切的陰暗;他用不著多說話,說話也無須修飾。
說話如只知講究修飾,嘴邊天花亂墜,腹中矛盾森然,那是所謂小人;他太會修飾了,倒教人不信了。他的戲法總有讓人揭穿的一日。我們是介在兩者之間的平凡的人;沒有那偉大的魄力,可也不至於忘掉了自己。只是不能無視世故人情,我們看時候,看地方,看人在禮貌與趣味兩個條件之下,修飾我們的說話。這兒沒有力,只有機智;真正的力不是修飾可得的。
供參考。
回覆列表
很多人都會感慨:“說話這件事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的,也是最難的”。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因為說錯話而頭疼的情況。那我們到底如何學好說話這門藝術呢?
對於說話這件事,有一點非常關鍵,就是共情能力,也就是心理學說的同理心。掌握了共情能力,就能很好的拉近談話雙方的距離。使對方覺得自己被看到、被瞭解、被認同,而且談話的內容也不會產生歧義了。
比如,我們在工作中經常聽到有人抱怨:“每天好辛苦啊,真不想工作了。”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安慰對方呢?
肯定有人會這麼說:“不想幹就別幹了,不就一份工作嘛,辭職多大點事兒啊。”
這麼說很容易讓對方覺得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一點都不理解自己,對方心裡還會想“說辭職就辭職啊,你不知道找工作多難嗎?”
也有人會說:“不工作誰給你開工資,你怎麼養活自己啊?”
這樣說聽上去是很理性也很正確,卻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在充大輩說教。
還有人會說:“你和我說有什麼用,我要是老闆馬上放你的假。”
這種回答會讓人感覺你在敷衍不走心,對方可能會懶得跟你再說下去了。
如果掌握了共情能力,我們就會考慮到,對方的這句抱怨並不是真的想辭職或是什麼,而只是覺得自己工作很辛苦,想尋求安慰罷了。
那我們就會選擇這樣的回答方式:“你真的很辛苦哎,每天都那麼忙,要是我也得這麼想。”
這種回答看似沒有什麼資訊含量,但會讓對方有被認同的感覺,覺得你是站在她這邊的,能夠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
所以,要學好說話這門藝術,首先就要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在說話時忘記自己的感受,進入對方的經歷實現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