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曾經的追逐58497186
-
2 # 觀海笑笑生南北朝有個“乘風破浪”的少年
“乘風破浪“這一典故最早出自《宋書·宗愨傳》。宗愨(què),字元幹,南朝宋華人。宗愨年少時,叔父宗炳問其志向,宗愨人小志氣大,說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見《宋書》卷76《宗愨傳》)
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這個宗愨,可不是打嘴炮。後來他真正實現了自己乘風破浪的豪言壯語。《宋書·列傳第三十六中》中記載,宗愨透過自己紮紮實實的努力,立下戰功一件件,終成劉宋王朝一代名將,其間還留下了少年拒盜、義殺姦夫、化獅破象的精彩故事,去世後配享太廟。
從此,乘風破浪成為比喻不畏艱險,氣概宏偉,志向遠大的一個成語,為後人所用。
“乘風破浪”有新說到了唐代,另一個有志向的青年人,也就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其《滕王閣序》裡有“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一句,正是追慕宗愨的英姿。不過,王勃卻沒有像他的“偶像”宗愨一樣能乘風破浪,走上人生巔峰,而是在27歲時便溺水而死,英年早逝。
而另一位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則在其《行路難·其一》中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言壯語,這句家喻戶曉的詩句,表達的是李白在艱難境遇下也要逆風飛翔的豪情壯志!
乘風破浪的英文名叫duckweed,意思是浮萍。這裡面有一層黑色幽默的意味,明明是隨波逐流的浮萍,偏偏以為自己在乘風破浪。一如片中的小人物們,明明將被時代拋棄,卻偏偏覺得自己是一個弄潮兒。(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