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主機板擴充套件的USB口總共實際上有多個標準:
是不是突然大開眼界~其實USB每一代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介面因為用處不同所以長得也不太相同。
為了說的更清楚一點,我用這張圖講吧:
同一代USB標準有幾個規格,分別是標準type-A、標準type-B和標準type-C(知道USB3.1才有這個C標準)。那麼標準Type-A就是咱們常用的電腦上的介面了,大多數的市面上的隨身碟也都是用這個介面來做的,畢竟這個介面全球通用,也是最常見的必備介面。
與之相比的就是上一代手機所標配的介面Micro-B了,也就是之前的那種手機線,因為其比標準Type-A的佔用體積小了很多,方便於減小裝置尺寸及做薄裝置體積,為了方便,於是有些兩用隨身碟就帶上了這個介面。
既然每一代都有這個標準,所以與之相對的還有:
為蘋果裝置通用而設計的兩用隨身碟;
為Type-C所設計的兩用隨身碟。
所以現在市面上有這幾個介面:USB2.0(標準Type-A)、USB2.0(Micro-B)、USB3.1(標準Type-A)、USB3.1(Type-C)。
你問為什麼沒有USB3.0,其實很簡單,3.0還沒開始普及就被3.1所取代,USB3.0中的Micro-B常見於移動光碟機,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筆記本的光碟機基本都是這個介面
隨身碟的話,肯定是type-A 目前主流分兩個版本2.0、3.0, 一般可以理解傳輸速度不同。再說太多就跑題了。
電腦主機板擴充套件的USB口總共實際上有多個標準:
是不是突然大開眼界~其實USB每一代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介面因為用處不同所以長得也不太相同。
為了說的更清楚一點,我用這張圖講吧:
同一代USB標準有幾個規格,分別是標準type-A、標準type-B和標準type-C(知道USB3.1才有這個C標準)。那麼標準Type-A就是咱們常用的電腦上的介面了,大多數的市面上的隨身碟也都是用這個介面來做的,畢竟這個介面全球通用,也是最常見的必備介面。
與之相比的就是上一代手機所標配的介面Micro-B了,也就是之前的那種手機線,因為其比標準Type-A的佔用體積小了很多,方便於減小裝置尺寸及做薄裝置體積,為了方便,於是有些兩用隨身碟就帶上了這個介面。
既然每一代都有這個標準,所以與之相對的還有:
為蘋果裝置通用而設計的兩用隨身碟;
為Type-C所設計的兩用隨身碟。
所以現在市面上有這幾個介面:USB2.0(標準Type-A)、USB2.0(Micro-B)、USB3.1(標準Type-A)、USB3.1(Type-C)。
你問為什麼沒有USB3.0,其實很簡單,3.0還沒開始普及就被3.1所取代,USB3.0中的Micro-B常見於移動光碟機,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筆記本的光碟機基本都是這個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