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霸動霸tua哈哈哈
-
2 # 穿越時光的紙鳶
我曾經因為輕微抑鬱症失眠,4點過後才能睡著,後來吃了藥2點能睡著了!現在好了以後,也要11點多才能睡著,大概是熬著熬著就習慣了?!
聽過各種各樣熬夜的壞處和勸告,也下決心10點必須睡覺,不過都沒有用!順其自然吧,等老了自然會早睡早起。
-
3 # 興業銀行信貸專家
熬夜有很多種說法,比如你晚上九點才下班回到家已經十點了,洗簌完畢已經十一點了,如果你12點在睡覺就是熬夜
在微博上,關於“別拿生命來熬夜”話題,一時成為熱點。有3萬多人表示自己經常因為複習和加班熬夜,有1萬多人說自己天生就是熬夜族,早了睡不著。網路另一項“熬夜健康調查”顯示,超五成網友表示經常或一直在零點後入睡,18.18%的人更通常超過凌晨1時才睡覺。很多人平時熬夜缺覺,到了週末或節假日就猛補,一睡就是一天,早飯、午飯常常在睡夢中被省略掉。
熬夜,是一種現代生活經常聽到或者做到的一種現象,是一種危害人的身體的不良習慣,可導致一些疾病,降低效率。熬夜是不良習慣的一種,容易缺乏內源氧。長期熬夜會導致缺乏內源氧,出現以下症狀:免疫力下降面板粗糙,臉色黯淡,出現黑眼圈及暗瘡眼睛乾澀,眼肌疲勞,視力下降引發感冒。胃腸感染,過敏原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症狀,稱為熬夜綜合症。
缺覺、睡多了,其實對身體都不好。“睡眠時間VS死亡危險率”的函式圖顯示,睡眠時間在6.5小時-7.5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少於6.5小時或者高於7.5小時之後,死亡危險率都大大增高,尤其是睡眠時間超過9.5小時或少於4.5小時,死亡危險率直接翻倍。
春節長假,親朋好友一相聚,難免要搓麻將、打撲克;年輕的朋友則喜歡無節制的玩網上游戲,節前已有上癮者提前出現了節日綜合症。為此醫學專家提醒,人的調節平衡點由自己的生物鐘控制,偶爾晚睡不會破壞人體生物鐘的和諧,但若長期熬夜,人在應激狀態下皮脂激素就會大量分泌,這種激素可維持人的活動能力達到較高水平。一旦分泌狀態被攪亂,就會影響正常工作。 專家獲悉,近期有一麻將愛好者,邀請了3個朋友打通宵麻將。玩了一個通宵後,原本打算要睡覺的他卻被“麻友”拉住,非要再打八圈,八圈過後,他竟然坐在椅子上不會動了。經過醫生檢查,發現因為長時間打麻將,該愛好者已經患了“暫短性行走神經消失”。同時,往年節日期間因為上網、打遊戲時間過長而導致失眠、眩暈、頭痛的病人也很多。一箇中學生在電腦前打遊戲12個小時以後,出現了頭暈、耳鳴、視覺模糊的病狀,父母非常擔心,就帶孩子到了醫院,醫生認為是過度疲勞所致。
我們晚上睡覺是充電,白天是放電,如果晚上只充了50%的電,白天還要釋放100%,那50%從哪兒來?就得從五臟借。有一句話叫“晚上不睡叫耗傷陽氣,早上不起叫封殺陽氣”。幾萬年的人類活動造成人對宇宙日夜交替的規律很敏感,人體內有個生物鐘,使人們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代醫學也認為,晚上11時到第二天早上6時這段時間,是睡眠的“黃金7小時”。
在我們奮鬥的道路上,別忘了和我們相依為命的身體,沒有了身體對於一切都是白費。我們可以用成千上萬來保養汽車,也可以用重金買一套住房,但是我們的身體是我們的根本。別說沒有了,就是有了毛病了都要花大量的金錢。而我們最好的保養方法就是好好地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