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搞
-
2 # 娛樂資本論
沐沐子
綠色Sunny
很棒的校園音樂喜劇,作為一個喜歡音樂課餘也在做音樂的工科大學生,真的很喜歡很喜歡,在反映了我們真實的高中生活的同時又帶來了嚮往的音樂生活,每當音樂一響起,就彷彿自己也置身那個校園,也是合唱團的一份子一樣。無論技術上的好壞,有老師,有同學,有音樂,有回憶,讓我們融入其中有無限遐想,這就夠了。 (ps:我是悅悅真愛粉o(≧v≦)o學霸詩遠萌萌噠,表白我萌萌可愛的悅寶寶)
CM
看到最後拿著傘那張圖就想起《Glee》的《雨中曲》,能否有足夠多的經典歌曲也是音樂劇抓人的關鍵。
LEI松濤
啊啊啊啊超喜歡這部劇啊,跟大家輕微劇透一下,少年有點酷後12集的水平大爆發啊,無論是劇情還是歌曲質量都比前12集厲害。
SS
哇,歌真的寫的不錯,要知道一般普通話寫的劇情歌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不看字幕根本不知道在唱什麼。包括翻譯過來的那個冰雪奇緣,地精唱的那首歌我真是一個字都聽不出來
小黃
比起“一言不合就尬歌”,這種自然地將劇情過渡到歌曲、並且利用音樂來完成相當一部分敘事功能的處理方法,當然會更容易讓觀眾接受,該劇也確實這樣做了。例如《辛德瑞拉》這首歌就解釋了女學生艾曉欣是如何被一步步拖進校園霸凌的深淵的。
-
3 # 欲與神女赴巫山
這部片的名字讓我想到了我小學那時候的一部南韓電影叫《那小子真帥》,雖然二者沒什麼關係,但不知不覺就聯想到了。最後說一句盧本偉牛逼!
這部劇因為沒有流量明星,大IP製作,知道的人並不多,但從上映以來,口碑一直走高。叛逆的精神,反抗的特性,追夢的熱血,師生之間的溫情,才應該是青春片的主旋律。具備這些特質,這部劇值得一推。
這部劇的優點其實很明顯了,作為一部歌舞片,劇裡各種好聽的歌曲,當然是其高口碑的重要因素。很多人反覆強調過,歌好聽歌好聽,再此我也就不贅述了。如果你僅僅是喜歡聽歌,喜歡歌舞片,那麼此網劇作為目前國內該領域內的最佳,一定是需要嘗試一下。就算是對各類耳熟能詳老歌的一些重新演繹和改編,也足以打動大多數人的心。
除去音樂和舞蹈以外,吸引人的一般是故事。但若說《少年有點酷》的故事特別抓住我,好像也不太對,仔細想來,真正抓住我的,應該是這部劇的氣質。
中國的青春片自對面《那些年》以來,如過江之鯽,有幾年甚至稱得上氾濫成災。而這些以青春為名義的作品裡,爛片恐怕佔了九成以上。雖然很多導演盡一切努力,想還原80後90後的青春,不遺餘力地安排各種小道具,包括並不限於削筆器、漫畫書(七龍珠、灌籃高手)、磁帶、復讀機、腳踏車、四大天王的海報等等來營造氣氛,但從結果來講通常算是失敗的。
在情節上面,這類青春片喜歡要圍繞“初戀”做文章,男女主角一開始互不順眼懟來懟去,最後突然就好上了,然後立馬又因為一件生捏出來的慘烈事件,譬如誤會啊、墮胎啊、撕逼啊等等,大鬧一場,最後讓戀情無疾而終,末了讓主人公回憶一下,自己痛苦而又失落的青春。
這套模式用了一卦又一卦,被罵了一波又一波,究其原因,是大家根本看不到這種影片裡到底哪種青春是屬於自己的。導演試圖將自己所理解的青春強加給觀眾,實際上很多情節不過是導演和編劇的臆想。
並不是說學生時代就沒有戀愛,只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戀愛屬於小部分人的故事(說起來有些悲慘…),懷念青春,也絕對不只是懷念戀愛這件事情。這是國內大部分青春片的問題所在,“苦澀的初戀”佔據了所有的內容。
我說《少年有點酷》的氣質好,是因為看到現在,我覺得其中表達的一個主題,是我相當認可的,那就是——“反抗”。
年輕的時候我們常把敢於反抗老師、反抗校長的學生視作英雄。這裡不談對錯,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青春期的時候,正是反抗意識萌芽的階段。想要追求自己想做的事兒,和學校規章制度的衝突,才是大部分人青春的主旋律。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中學的時候,有多少人沒經歷過體育課被語數外老師侵佔的情況嗯?面對老師明顯不合理的要求,面對我們認為實在沒有意義的一堂占課,面對減少一次實踐自己興趣的情況,有誰不想站出來反駁?
這不是一個對錯的問題,起碼在十年以前的中國,學生始終是受壓迫的。在一些綜合教學質量較好、家庭條件普遍較好的學校裡,或許學生尚有一絲喘息空間。而在普通學校,學生很多時候就是被壓迫的物件。僅僅是稍顯個性的髮型和衣著,也被視為對學校威嚴的極大挑釁。這種情況下,在面對學校無理規則時敢於站出來,去反抗暴政,想必是不少年輕過的人曾經想做的事情。
興趣,是年輕人和學習之間,最大的衝突之一。國內大部分中學其實是沒有社團的,一來不一定有這個資金,二來很多學校想來奉行“一切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都不要去做”的原則。《少年有點酷》的切入點就在於此。
當然,這部劇裡並沒有把學生的條件設定得如此嚴苛,但終於跳出了一切圍著初戀轉的怪圈。一群學生角色,加上老師,終於有了一個靠譜的目標:恢復社團制度。也終於有了一個需要打倒的敵人,校董和不合理的校規。
當整個主題明確的時候,整個劇的氣質就會截然不同,我想這其中一定有,主創人員大多名校出身的原因。
這讓我不禁想起前段時間的國乒事件。當面對來自外界陳腐規則的壓迫,夥伴們是不是願意在此刻團結起來,支援他們最尊敬的人?群眾的呼聲其實告訴了我們答案,我們對於少年心的追求,對於熱血的感悟,皆來源於此。不為利益,不思考對錯,只因為本心。所以在《死亡詩社》裡,最後面對學校強權,站在桌上高呼“capital”的景象,才打動了所有觀眾,成為影史經典。
所以我也感動於,劇裡薛老師帶領學生們去與校董周旋的努力。同時在池小西威脅校董成功後,感到暢快無比。
池小西毋庸置疑會是全劇高人氣角色之一,率直的個性,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很符合我們眼中“反抗者”的形象。但反過來,露出對林嘉伽的喜歡時,又非常有小姑娘的少女感。
這個角色的設定,我個人看法,應該也是劇組的一次膽大嘗試。概因為池小西和林嘉伽作為兩個姑娘,目前有CP的傾向,這在國內的劇中,顯然並不常見。雖然有CP傾向,劇組也沒有在這段關係上放太多彆扭的感情,相反的,看池小西大膽地撩一下,林嘉伽懵懂地接一下,反倒讓人覺得尤為可愛。
就如我所說的,此劇的主題裡,有反抗精神。這對CP的嘗試,一樣也是對一些主流社會的反抗。而這種反抗不僅於此,像林嘉伽這種“級花”設定,偏要安排一個喜歡看“BEJ48”的宅男興趣,還有透過歌聲來還擊欺凌的小胖子,沒存在感rap卻爆炸的格桑等等…
這些多彩的角色,才是構成我們青春的元素。那敢於和陳腐勢力做鬥爭,敢於做自己想做的事兒,願意為自己的目標付出一切的行為,才是我們曾經追求過的。我們長大,我們變老,是因為我們學會了妥協,學會了低頭。但是看到有人在做我們曾經想做過的事情,我們才會長嘆一聲,青春真好。
所以,棄掉《薛定諤的貓》,改用《少年有點酷》作為第二季的名字其實挺好。少年不就該是酷的,不就該勇往直前嗎?
最後的最後,雖然因為很多人誇過歌舞,我選擇了不誇。但以這部網劇來講,歌舞是其中的精髓。如果猶豫不決,其實只要在網上看看歌舞片段,你可能就會喜歡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