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前車之見

    葛爾丹第一次進冒充下人,察看了進京的路線,地理,人文,環境以及滿清統治下的人的生活習慣,證明此人有謀,足以見得此人野心勃勃,自然不會把這些珠寶玉器放在眼裡。

    其二,此人剛三十多歲,雖然耿直粗魯,一眼看上藍齊兒,證明他知道自己想什麼,面對康熙無所畏懼,證明有膽;康熙做了幾十年皇帝,經歷過吳三桂,鰲拜,鄭經都是四五十歲的人,唯有葛爾丹年輕有為,有膽有謀。我認為這是康熙說出此人有大志向的主因。

  • 2 # 江湖小曉生

    噶爾丹這個人並不簡單,他極度聰明,任何東西一學就會,因此深受五世達賴喇嘛的賞識。他藏語、蒙古語、俄語、漢語無一不精,被當地人稱之為活佛轉世。

    這樣有號召力的人物,自然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部落群眾的支援。在他哥哥僧格在權力鬥爭中被殺以後,噶爾丹火速回去,著急了僧格的部眾,擊敗了政敵,奪取了準噶爾的控制權。文武雙全的噶爾丹,親自衝鋒在前,斬殺上百人。

    還俗以後的噶爾丹,正式成為了準噶爾地區的首領,這一點清政府也是認可的。萬沒想到的是,噶爾丹這個人的野心,遠不止準噶爾這麼一小塊地方。他的目標是恢復當年成吉思汗的宏圖大業。

    噶爾丹將購買的玉器綢緞全都焚燬,顯示出了他的志向。

    在電視劇中,噶爾丹曾經假裝部落的使者前往北京城,一路上這哥們可沒有閒著,將道路的崎嶇程度、人文風情、包括駐軍情況都摸了個門兒清。

    有些人出來玩,純粹就是出來玩的,可是有些人卻帶著目的出來玩。比如說前些年在中國大西北搞測繪的那幫日本間諜,表面上跟遊客沒什麼兩樣,鬼知道他們是在探測我們國家大西北的每一寸土地呢?

    噶爾丹到了京城以後,看中了不少玉器、綢緞,並且大肆購買。這足以看得出,這哥們還是比較喜歡這些精美的文化產物的。

    但是他在離開京城的時候,卻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將買來的所有玉器都摔了,所有絲綢都燒了,康熙得知以後,不得不感嘆,噶爾丹這個人是個有大志向的人。

    噶爾丹這麼做,其實就是為了克服自己內心的貪慾。如果沉湎於這些身外物之中,那麼人的志向必然是要被消磨掉部分的。

    為此噶爾丹將這些東西全部焚燬,就是要告訴自己,將來總有一天,他可以來去自由地拿到這些東西,想要享用這些精美的物件,絕對不是這個時候。

    有大志向的人,在沒有成功之前,絕對不會輕易地貪圖富貴。比如說李自成進了北京城立刻就打算享受退休生活了,結果一敗塗地。

    噶爾丹到底有多大的志向?

    噶爾丹也算是非常英明的君主了,他在位期間,開始與俄羅斯友好互市,允許俄羅斯的商人進入中國內陸地區進行貿易。

    各地的部落首領曾經多次想要佔領噶爾丹的準噶爾,可是都被噶爾丹一一擊敗,他們的地盤反而被噶爾丹給佔了。這還不夠,噶爾丹的眼光又看向了甘肅、青海等地。噶爾丹在擊敗鄂齊爾圖車臣汗以後,將不少俘虜和兵器獻給康熙,其實就是為了在康熙面前示威,可見他的野心有多大。此後噶爾丹陸續平定了杜爾伯特、輝特等漠西衛拉特各部,建立了強大的準噶爾汗國。康熙18年,噶爾丹親自帶領3萬大軍,入侵哈密、吐魯番等地,新疆大片地區正式成為噶爾丹的地盤。他將勢力不斷推進到了甘肅張掖地區,整個河西走廊被噶爾丹牢牢控制了起來。

    噶爾丹本打算摻和青海地區的鬥爭,可惜清軍鎮守嚴密,這才不得不作罷。此後噶爾丹開始向西拓寬自己的疆土,攻佔了塔什干、賽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城市。

    在噶爾丹心目中,其實一直有一個宏大的目標,那就是攻佔大清帝國。因為他知道,只有那片土地上才有豐厚的收成,而且這也是當年成吉思汗的夢想。

    甲午,額魯特噶爾丹攻敗喀爾喀車臣汗,來獻軍實,卻之。---《清史稿》

    為此噶爾丹便停下了西征的腳步,轉而東進,希望滅了滿清王朝。當然了,我們知道他最後是失敗了,可是有這個志向的人,一定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

    康熙三徵噶爾丹,最終將其消滅。(1)、策妄阿拉布坦的投降。

    康熙27年,噶爾丹帶領3萬大軍進攻喀爾喀蒙古地區,土謝圖汗兵敗後喪失土地,不得不選擇內遷。

    可是這個時候準噶爾汗國內部出現了爭鬥,噶爾丹的大侄子,也就是僧格的兒子策妄阿拉布坦等人已經長大成人,並且在汗國中擁有相當多的擁護者。

    準噶爾即綽羅斯部。數侵喀爾喀,聖祖三臨朔漠徵之,噶爾丹走死。其兄子策妄阿拉布坦遁伊犁,傳子及孫,從孫達瓦齊奪其位。---《清史稿》

    這麼一來不利於噶爾丹的統治,為此噶爾丹便打算謀殺策妄阿拉布坦,結果計劃失敗,導致大侄子逃出生天。這次大分裂,導致了噶爾丹兵力嚴重受損。

    為此噶爾丹請來了沙俄的兵馬,集中兵力攻打喀爾喀蒙古,康熙這邊也沒有閒著,派遣大軍圍剿噶爾丹,福全的人馬與噶爾丹大戰3天,最終將其擊敗,噶爾丹的妻兒被俘虜,他只帶著一千多殘兵逃亡去了漠北地區。

    (2)、三路大軍夾攻噶爾丹。

    噶爾丹回去以後休養生息,5年的時間讓他再次兵強馬壯,他帶領6000人馬在巴彥烏蘭地區搶掠,不得不再次引起了康熙的注意。

    這是康熙第二次親征噶爾丹,他分兵三路夾攻噶爾丹,西路大軍在費揚古的領導下,在昭莫多擊敗噶爾丹,噶爾丹只帶著十來個隨從逃竄,主力部隊被全殲。

    (3)、策妄阿拉布坦的崛起。

    伴隨著噶爾丹節節敗退的情況,投降清軍的策妄阿拉布坦在準噶爾地區的聲威越來越高,逐漸有取代噶爾丹的勢頭。

    康熙第二次親征以後,伊犁地區已經被策妄阿拉布坦所控制,而且他與伏爾加河流域的圖爾西特汗國結成聯盟,共同對抗噶爾丹。

    沙俄這邊也覺得噶爾丹成了喪家之犬,以免與清朝結仇,也不願意接納噶爾丹。此後康熙發起了第三次親征,打算徹底消滅噶爾丹,結果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噶爾丹只好自殺。

    總結:噶爾丹的實力,撐不起他的野心。

    噶爾丹的實力其實並沒有那麼大,可是他總是在惹事情。在蒙古草原上,佔到了一些便宜以後,他自認為自己沒有對手了,所以向西進發。

    在西邊又打了不少勝仗,佔領了不少地盤,這個時候的噶爾丹終於膨脹了。所以他打算東進,認為自己能夠像成吉思汗一樣,建立龐大的帝國。結果噶爾丹惹到了強盛時期的滿清王朝,那也只能是自食其果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應不應該刪了前任的聯絡方式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