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竺一人
-
2 # 玉聲58
1 滿足通話要求。功能機價格便宜,滿足通話要求。這是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核心功能,老人都比較務實。2 不想費腦子,學習新東西。現在的手機可以照相聽歌,購物買單,遊戲學習等,但需要學習操作,有些老人覺得沒有必要燒腦子。
本人雖以60多,但覺得追求新潮也是一種年輕的標誌,就喜歡新事物,下載各種程式安裝,並玩的熟,練練腦子不痴呆嗎!
-
3 # ZBLiu
老人用功能機,原因說來不復雜:退下來早的,當時還沒機會接觸智慧機,現在歲數大了不想多動腦筋。還有一點最簡單:退下來早,養老金少得多,不想在智慧機上花錢。文化基礎和經濟條件好點的,照樣用智慧機。我知道的一個支部級單位退管會里有幾十號人用智慧機,上微信。
剛好上個月跟多年前留學寄宿的家庭聊到了這個事情,家中的男主人叫Tom Byron,他跟我一樣是頑強的功能機使用者,以下是他的一些自述:
即使按照一些定義來說,我老了,但我應該還是沒辦法代表老年人吧。一旦步入老年,你就會意識到“老”是“年輕”人給我們這個群體人為冠上的標籤。
那麼到底老年人用功能機是為什麼呢?
我不是很確定,或者這麼說,隨著年歲的增長,人們會越發傾向堅持自己的所知所悟。不再輕易地去改變自己的習慣,去“追隨時代的腳步”。我們這一代人曾經用過這樣的手機(姑且算是手機吧):
(這張是Byron用過的手機,他親自拍的,不是以前的舊照片。)
我們這一代人還在家裡裝了電話亭(如下圖),地方很大,當然是放不下一輛SUV的。
(Byron拍的家用電話間)
事實上,這個房間我現在已經棄用了,但的確是我家的電話間。
我還有一個帶撥號盤的iPhone(不是開玩笑,看下方)
這個就是我的iPhone5,用了5年了,退休之前我是通訊工程師。
我的第一步手機也是透過語音啟用來通話的,現在大家叫它Siri。
沒錯,我拿起話筒,接線員問:“號碼多少?”我回復:“0211J”,然後等著電話響起。如果,我把接電話的號碼報完之後,得到的回覆是“他不在” ,或者得到了語音信箱“約翰遜不在家,他去他祖母家了”,我一般會道謝然後走到一街之隔的約翰遜祖母家中。這是我們那個年代的“Siri”,哈哈。
當時我的號碼是1619J,這是1957年或者說60年前的往事了。時代變了,我也在適應。我或許代表不了所有人,但是大家從我這裡聽聽手機的歷史也不錯。
PS:Byron曾經用過的功能機,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