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妙哉五千歲
-
2 # 鳶飛九天2018
關於慈禧太后的種種野史傳聞的確鋪天蓋地,真真假假難以分辨,不過,對於慈禧太后年輕時每天喝人奶的傳聞,的確是真的。曾以御前女官的身份跟隨慈禧太后兩年之久的裕德齡,在她的的文章中有過記載。
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曾經因美貌而入宮,並且成為太后的女人,毫不意外的,慈禧太后是極為愛美的,尤其是掌握大權,而又年華逝去的時候,慈禧太后對自己的美容就更為上心。
作為清朝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的權勢又決定了她可以調動難以想象的龐大資源,來實現自己的美容計劃,而天天喝人奶,就是其中的一項。人乳在中醫之中有這樣的描述:
不知乳乃氣之初氣,不比血之終氣也。是以食乳之功效,不亞於採先天無形之氣也。史書中記載,中醫很早就將人乳作為一味藥納入了藥典,並認為它有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史書上最早記載食人乳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漢名相張倉,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張蒼年老後,口中沒有牙齒,以人乳為食,因此“蒼年百有餘歲而卒”。也就是說,吃人乳的張蒼活了100多歲。
因此,慈禧太后從年輕的時候就將人奶納入了自己的美食食譜,而且,這也並非極為困難之事。古代大戶人家生孩子,尚可給孩子請幾位乳母,作為一國的統治者,慈禧太后找幾個婦女為自己供奶,自然輕而易舉。
不過,慈禧太后對給自己提供乳汁的乳母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求容貌漂亮,家世乾淨,而且還要求身上非常整潔。選定這樣的乳母之後,慈禧太后就會請這些乳母進宮,通常同時會有兩三個人供奶。
而在這樣的精心調理之下,慈禧太后比之同齡人的確更顯年輕。慈禧太后能夠高壽73歲,統治中國長達近半個世紀,與她食人乳,愛保養,善養生,未必沒有關係。
-
3 # 任說天下
慈禧太后生活奢靡,為了美容養顏確實喝過人奶,而且每天必喝,不僅喝人奶而且還用人乳沐浴身體。用慈禧自己的話說,這也是她一生保持容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在大清朝不光是慈禧太后喜歡喝人乳,而且清代的皇帝大部分都有這個喜好,比如說雍正皇帝,在他的養生秘方龜齡集方中就有最重要的一味良藥,那就是人乳。確切的說就是將人乳和精選的醋,燒酒,井水等輔料混合在一起,經過數十道工序煉製而成,然後供雍正享用。
慈禧太后每天最少要喝上大半碗人乳,慈禧為了自己能喝上新鮮優質的人乳,派人在北京城郊區各縣,衙門口等地廣泛尋找年輕端莊結過婚的良家婦女,俗稱“奶媽”。這些婦女年齡必須二十歲左右的,而且還要丈夫孩子都健康的,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要生下了第三胎之後,三個月左右的無疾病女子。慈禧覺得這時候的人乳才是品質最好的。
找到大約夠條件的“奶媽”二十人後,立即被送到內務府的接生婆那裡接受體檢,發現確實符合條件,身體狀況良好,沒有疾病後才能被送人宮中。然後這些“奶媽”們在後宮中好吃好喝養著,給慈禧太后和宮中的后妃們提供奶源。
慈禧太后每天規定三名奶媽為她提供充足的奶水,而且這些奶媽必須要滿族人,而且是真正的旗丁之妻,奶口還要好。慈禧的這個怪癖據說一直延續到老。
喝奶確實可以養顏,可是一般人都是以牛奶為主,可偏偏這個專橫跋扈,極度奢侈的慈禧太后與人兩樣。竟然為了自己的容顏喝起了人乳,而且一喝就是幾十年,真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因為人家是皇太后,權利和地位都是至高無上的,所以想幹嘛就幹嘛,這就是封建社會的腐朽沒落。慈禧啊慈禧,你真無愧於老妖婆子這個稱呼,就沒有你幹不到的事。
-
4 # 乍暖
這個說法,是很多人只曉得,就連你去到一些相關的景區,導遊或許都會各樣介紹,但是具體的是否有史實去驗證,並不知曉了,所以至於它的真假也就不好說了。
但是,有一點還是值得去考究的,慈禧太后的卻是特別注重自己的保養,曾經我在清東陵裡看見慈禧畫像裡會有一盤水果擺著,問詢導遊才知道,慈禧為了香氣,常年會再自己得寢宮裡裡擺放新鮮的水果,這水果並不是拿來吃,而是為了散發自然的果香,達到清新空氣的效果…所以在許哦多畫像上看見那盤水果,也變可知這是真實存在,而不是為了畫面的飽滿而附加的。
由此看來,慈禧的卻是奢侈的。
回覆列表
香港導演李翰祥的電影《一代妖后》中有一個鏡頭,慈禧太后嘬吸乳母的奶水。而這也是也是野史中關於慈禧太后諸多駐顏術中最有名的傳聞。
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在清代女官裕德齡所作的《御香縹緲錄》中記載,“太后這種服食人乳的習慣,並不是人老年以後才開始的,當伊年紀很輕的時候,就每天要喝上一大杯”。
為了太后的這個嗜好,內務府的人可都沒閒著,每個季度都會挑選一批奶媽入宮。
歷史上,明清兩代都有一個專門機構,名奶子府,是皇室徵用乳母的機關。
《宛署雜記》記載了明代奶子府的規制:“奶子府隸錦衣衛,其制每季精選各里良家婦,年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四十名養之內,曰坐季奶口。別選八十名籍於官,曰點卯奶口。季終則更之。”意思是奶子府隸屬錦衣衛,每個季節,精選奶口40人,在內廷之中,闢專室養護,稱為坐秀奶口。再選80人,著籍於宮中,由內府專門供應飲食,稱為點卯奶口,意在坐秀奶口有意外時補缺。
奶子府這個地名用了幾百年。進入民國後,摒棄此類有濃厚封建意味的名稱,改用諧音字名之為乃茲府。新中國成立後,再改名乃子府,“文革”後又改成了燈市口西街。
清朝時,沿襲了這個制度。到清末,宮內阿哥凋零,但由於慈禧仍需常食人乳以補養身體,因此內務府仍要常年養著很多奶媽。
傳聞,由於個別奶媽將自己的孩子帶到身邊撫養,所以宮內時常有嬰兒啼哭聲,被民間八卦為慈禧太后和安德海的私生子。
德齡在書裡披露,慈禧宮中常住有兩三名剛生產不久的少婦,每天要擠鮮奶給她吃。慈禧對少婦的模樣很在意,必須長得好看才行,慈禧不吃醜女人的奶汁,迷信地認為醜女人的奶越吃越醜,相反則越吃越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