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泰安中考物理
-
2 # 老孃舅說事
你說的問題很現實,也確實存在。你說是什麼心態?從人的心理角度去分析,不管這個人富有還是貧窮,每個月心裡都臧著一個"要"字和一個"貪"字,就是每個人能否要得到和貪的到而言。記得我讀初中的那陣子,學雜費才六元,那時也有貧困補學金。跟你說的一樣,真的貧窮的人沒有,家庭條件好的反倒有。我想這不能絕對說是一個人的心態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往往一些人或學校個別領導利用手中職權拉關係,拍馬屁,走親情。而真正貧窮需要補助的學生反而拿不到補學金。
-
3 # 豎起耳朵聽皮卡丘
網友一:
大學裡助學金資格評審過程,相對不夠嚴謹,存在很多漏洞。真正到達貧困生手中的,可以說並不多。學校裡拿著助學金吃喝玩樂的大有人在,有些甚至是富二代,這麼說呢,用對方的話來說不拿白不拿。
大學裡裡關於助學金印象不深。我說一件高中時候的事情吧:高中那會學校對貧困生有補助,雖然不多,但是對於一個家庭貧困的學生來說算是一筆不小的錢,可以減輕家裡一些負擔。
但是有個班的學生申請補助特別積極,個別人家裡開著名車,男生申請了拿來追女朋友,而有一個妹子是單親家庭,父親因病去世,媽媽一個人做零活養一大家子人,連學費都交不起了,但是她沒有申請到,因為名額已經被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學生佔了。我親眼看見她哭的那麼傷心,但是她無力去改變這些。再說一句,她成績很好,學習很刻苦。
我只是希望這個世界多一些公平,對弱勢群體多一些關心。我上學時候條件也不是很好,但是我看到有比我更需要幫助的人,心甘情願。希望他們都能努力去改變不那麼美好的現狀。心若向陽,哪裡都是Sunny。
網友二:
講一個我的親身經歷。舍友是院學生會的副主席,和學院老師關係很好,這學期開始的時候評助學金,那位老師給了他三個名額,(據說還給了其他人名額)兩個四千的,一個三千的。分給我們宿舍三個人,替這位老師申請,等錢發了之後再取出現金給他。不過沒給我們一點好處費。光我舍友一年就給這位老師弄一萬一,據說這位老師已經這樣弄了六年,有十幾萬了。
說完學校的再說我們班,我們大一的助學金要上交30%當做班費,大二也是30%,大三我申請評上了,結果要上交60%,大四直接全部上交。收上來的班費,不是去旅遊,就是去吃飯。地點都是那一兩個人決定,也不和班裡的同學商量。
網友三:
貧困補助,就我這裡來說,是班裡面班幹還有宿舍長組成小組去評選的。講道理,如果你真的是貧困或特殊情況是會得到的,班裡總會有那麼幾個固定名額。除了這些剩下的名額就複雜了,畢竟錢也不少,很多人都會申請吧,這就取決你的故事和你的證明材料能不能通過了,當然了你和班乾的關係或者你是班幹也會增加機率。
校風好點的學校都會有一點保證的吧,如果你班上家庭收入低的學生多肯定爭議就會多一點,不合理的現象也會越多,我還聽說朋友的班級是分開來,一人得一年。
-
4 # 弘一大師之妹
我覺得這個不能怪學生和家長。除了少數富豪,誰敢說誰覺得自己家庭經濟比別人好。再說,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家庭情況和當地情況各異,誰也無法比較自己該不該得補助。記得我家小孩上高中時,因為我家是從農村搬到城區的,如果在農村,我家應該算中等收入,但在城裡,我家就算貧困戶, 老師主動找我孩子問要不要申請補助。而我弟弟家庭收入遠不如我家,但他小孩在農村學校讀書,比他家窮的還很多,所以困補就申請不了。所以說,申請歸申請,給不給批不批是學校的事,只要不弄虛作假,照實申報,都無可厚非。
回覆列表
農村中學現在每年都有寄宿生補助,1250元每年,每次申請的人都不是最困難的學生,越窮的越怕別人知道,怕別的同學瞧不起自己。
家庭不算困難的或者富裕的申請,一方面不怕別人瞧不起,自己家不窮。另一方面,可以出風頭,讓同學、家長看自己挺有本事的。
為了預防這種情況出現,我們新泰增加了申請的難度,近兩年沒有出現你說的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