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果橙電影

    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可謂是非常的大,在父母眼裡總是比人家的孩子好,自己家的孩子一無是處。對於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流傳著一句話:“孩子學習努力是沒用的,主要還是靠遺傳”。對於這句話,上學階段深有感觸,同在一個班級,同樣的老師,同樣的上課時間,有的同學隨便聽聽課,考試也能考的很好,有的則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加班複習外加各種補習班,但是考試成績就是不行,總覺得學習這個還真的需要天分。

    北大雙碩士父母,兩個孩子各種補習強化班,但是全班單數第一、第二兩兄弟輪流坐莊,到底是對手太強還是遺傳出了問題?

    家族三代985名校畢業,但是生個兒子讀書各種蒙圈,這個也是沒誰了,可能是還沒開竅吧。

    話說不僅兒子會出問題,女兒也會,一年級二加二等於幾教了幾遍,不知道是記憶力的問題還是被嚇到了,小姑涼也是不容易啊,“寶寶委屈,但是寶寶好想哭!”

    考個及格就開心的不行,感覺這個父母深諳大學不掛科之道:“60分萬歲,多一份浪費,少一分慚愧。”

    當年的數學狀元,生個女兒數學一直及格線上飄,怎麼感覺小姑涼就是故意的呢。

    優秀教師家裡也有煩惱,2-3=5?確定不是減號看成了加號,讓我想到了當年我乘除號看反了導致考試考8分的經歷,想想也是罪過,心疼他還是心疼自己呢?

    雙博士夫妻的兒子一直是班裡前五,不過是倒著數的,但是感覺學位好像並不代表什麼是吧?

    這位家長感覺有暴力傾向,輔導一個小學初中生至於這麼生氣嗎?表示當年做家教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

    好了,想當年我也是985名校畢業,學校好歹也是全國排名前十的,上學期間做家教帶過的初高中學生無數,偶爾還去人家的補習班帶過課,有的學生還真是一點就通,但是遇到有的學生就是那種點了幾遍,感覺腦袋都要給他點破了,他依然還是抬頭用一個很無辜的眼神告訴我:“我還是不懂,要不我們再來一遍?”知道心碎是什麼感覺嗎?看下圖

    當年上高中的時候,有幸去到實驗班,也就是比較好的班級,當年數學老師帶有一個所謂的普通班,他做了一個比較,在實驗班一節課可以講兩張試卷,在普通班兩節課能講完一張試卷已算萬幸。經典名言:很多學生喜歡拿著錯誤的式子做精確的計算,而有的不用計算就知道答案了。

  • 2 # 未成年犯罪辯護蔣律師

    黃金不採出來也只是瓦礫,聰明不發掘出來也不是才智。挖井是很辛苦滴,好鋼也要千磨萬琢啊,天才很多,大才很少啊,蓋在一無伯樂,二無孟母,三無磨針之意志與實施。大抵如此大抵如此。

  • 3 # 春暖花開003

    這樣問有點極端。

    天賦重要,努力也重要。

    在我看來每個人都一樣,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肯定會給你開啟一扇窗。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

    比如姚明去打籃球,你得讓他去打中鋒,你讓他去打控衛,他就完蛋了。我們做父母的,如果確實想幫我們的孩子選擇人生道路,做決定之前,必須清楚知道他的天賦在哪裡。天賦就是所謂遺傳。

    知道孩子天賦的在那裡,確定孩子的培養方式,然後在那裡去付出,就是所謂努力學習,這孩子就成長的好。

    這就是努力和天賦的關係。

    有些孩子很努力,但學習成績不好,原因也就在這裡。同樣是讀書,有人適合這樣的方法,有人適合那樣的方法。學校未必做到因材施教,家長可以給自己的孩子一些適當的指引,帶著他去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個過程,算天賦呢,還是算努力呢?

  • 4 # 楷書13

    遺傳基因不可否認,但後天努力不可缺少。應當承認,有人――個別人,怎麼學也學不好;但大多數人智力都差不多,就看努力程度如何。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聰明吧,六七歲時就能提筆做詩,還未嘗識書具呀,傳一鄉秀才觀之皆讚歎,可是由於父親不使學,最後泯然眾人矣,跟普通人一般無二。大凡學有成者,都下過一番苦功。名人就不講了,只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案例。剛恢復高考制度不幾年,我有一位王姓學生,論智力真不敢恭維,不過就是好學好問。一個問題他能問三遍五遍――可見記憶力差吧?但他就是能學,就這麼說吧,冬天穿上的棉襖棉褲直到換夏衣沒脫過,在學校裡學,在家裡學,從來沒睡過脫衣覺、囫圇覺,據說那身棉衣裡生滿蝨子。後來當然是心想事成遠走高飛了。無須多言,後天努力不可缺,用錢學森大師的話作結吧:“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攻擊機和殲擊機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