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沐沐vs旭儒
-
2 # 華姐教考
孩子痴迷遊戲,家長肯定是有責任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看樣學樣是他們一貫的作風。
你一進屋就抱著手機,你睡覺前還是抱著手機。不陪他看書,不陪他學習,不陪他運動,不陪他玩~他自然就是痴迷遊戲。
孩子的自控力很差,他也懂痴迷遊戲不好,但他自控力很差,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家長以身作則,嚴格要求。
1.嚴格要求,不能你忙就讓他隨意。
2.自己學習,孩子自然也能學習。
3.多多溝通,和孩子要交流。
-
3 # 歪歪影片教學
一提到遊戲,相信很多孩子眼睛馬上亮了起來。如今玩遊戲已經成為了很多孩子的日常行為,家長應該都會有這種感覺,如果一直讓孩子抱著手機或者電腦玩遊戲,他就可以玩一天。但是沉迷遊戲的危害不容小覷,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有著不小的影響。
很多家長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孩子的玩心怎麼那麼大啊,但是家長們想過沒有,孩子愛玩真的是因為他貪玩嗎?其實在對孩子玩遊戲方面,家長普遍都有這兩個誤區:
孩子不懂事,才會容易沉迷
我們總認為孩子小時候之所以會沉迷於遊戲中無法自拔,是因為他們年紀小,不懂事,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但恰恰相反。據研究發現,年紀越大的孩子,對於網際網路的接受程度越高,年齡較小的孩子,對於龐大而複雜的網路世界反而保持著較高的警惕性。
這個結果竟和我們常規的想法截然相反,雖然小孩子認知能力有限,辨別是非能力不夠成熟,但他們對於遊戲其實並不是一味地痴迷。
差生才玩遊戲,好學生根本不碰
很多家長總認為別的孩子成績好就是因為不玩遊戲,平時都專注於學習,其實不然,研究結果表示:成績好的學生接觸網路遊戲的時間更早。這個結果是不是很意外,其實孩子的成績好不好,不能只單純地歸結為遊戲所導致。它和家庭環境、教育環境等其他因素也有很大的聯絡。
上面這兩個小誤區相信不少家長都中招了吧,那麼怎麼才能防止孩子沉迷遊戲呢?不妨試試這三招!
一、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天性愛玩是孩子的本性。但他們年齡畢竟還小,並不是都有特別強的自控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家長來多進行引導和監督。想要培養自控能力,我們可以和孩子約定玩遊戲的時間上限。
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表,列出當天要完成的任務,以及每一項任務可能需要的時間,再合理的安排遊戲時間。比如週一到五,每天最多玩1小時,週六、日每天最多2個小時,單次玩遊戲的時間是30分鐘等。
二、合理利用遊戲的正向價值
我們可以嘗試去了解孩子玩的遊戲,跟他們一起去找跟遊戲相關的雜誌、書籍、遊戲秘笈等,同時將孩子的注意力從電腦上引向書本,這樣不僅可以將孩子接觸電腦的時間縮短,而且可以開拓孩子的知識儲備。
還可以引導孩子探究遊戲背後的秘密後,甚至可以嘗試讓孩子學習一種計算機語言,激勵他們自己去開發、探索。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孩子玩遊戲的慾望,更是變相地幫助孩子培養了一項職業技能,就算孩子以後不從事這一行業,對孩子的邏輯思維等能力也有很大的益處。
三、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如果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家長這裡得不到滿足,那麼要用什麼東西來填補這個的空白?只能透過外物了,網癮的苗頭往往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因此,建立和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成長過程和父母育兒過程中的必修課。
平時可以多陪陪孩子玩一些親子游戲,或者帶孩子去喜歡玩的地方,增進親子關係,做好榜樣少玩遊戲。在這樣的環境下,親子之間的交流才會更融洽,孩子也能保持正確的心態去平衡學習與遊戲。
-
4 # 運動而不減肥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遊戲會上癮?
有沒有哪位家長思考過?
遊戲在設計的時候考慮的因素就是如何沉迷!
為了讓參與者沉迷進來,
遊戲設計者採用了一個心理學理論,
叫做即時反饋
這是造成遊戲沉迷的一個重要因素
那我們再說說家長的責任
家長有沒有給孩子創造正確的玩遊戲的機制?
另外,家長是孩子的什麼樣的榜樣?
做家長最忌諱的是
不讓孩子玩,而自己玩!
在家裡,我們的約定是不去觸控手機
有的人說怎麼可能做到呢?其實可以的
我說的可能是錯的,希望給您一個思考問題的角度!
回覆列表
孩子痴迷遊戲家長肯定又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教育不止是學校的責任,家庭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能有些家長會說在家裡都不讓孩子玩遊戲,控制的很嚴格,但是孩子去了學校或者出了家門就會玩遊戲,這其實跟教育的方式有關係。現在網際網路的發達已經到了跟生活不可分割,前期的正確引導和適當的監督配合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