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elf君帶你刷好劇
-
2 # 一臺戲
這個理想國,是一個大家完全不在意“明不明星”,只在意電影質量的地方。
這樣一個國家,電影行業會是怎樣的呢?
對製片人的要求會非常高製片人就是一部電影的CEO,既要對投資人負責,又要對消費者負責,還要對團隊成員負責。
在一個沒有“明星效應”的環境下,投資人很難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如中國當下只要請幾個流量鮮肉小花就可以賺錢)去推測消費者的喜好。
要想製作一部成功的電影,經驗、眼光、機遇都必不可少。
所以製片人的入行門檻會變得空前地高。像中國當前這樣誰人脈廣誰錢多就能拍電影的情況將不復存在。
資本流動性更大,很難形成行業巨頭中國當前的情況是,誰有錢請得起一大堆流量明星,誰就能拍出大票房電影。
但在一個“不看流量”的理想國裡,很容易出現小成本投資對了路子,就會一炮而紅的情況。類似吳京投資《戰狼》系列然後偶然地大獲成功的這種情況,會層出不窮。
編劇的收入,影評人的地位,都會顯著提升一個好的電影多半有一個好的故事。一個好的故事,絕對離不開一個牛逼的編劇。
所以在理想國裡,編劇是很有自主權的,不用看投資人的表情,也不用考慮流量明星的意願,唯一需要考慮的,是觀眾愛不愛看。
只要抓住了觀眾的心,編劇就可以贏很大。而有才能的人一般都是稀缺資源,製作人和投資者都會想盡辦法跟這樣的人合作,收入自然水漲船高。
在一個有流量引導的市場中,觀眾是跟著流量走的,但是在一個觀眾只追求質量的市場中,他們會參考誰的意見呢?答案是比他們更懂的人的意見。
所以,在這樣一個理想國裡,影評人不再是被導演指著鼻子罵,被流量明星嗤之以鼻的人,而是真正的意見領袖,得到他們的支援,電影自然會更加好賣。
演員的型別千變萬化,入行門檻既高也低,外貌的顯著性低於演技對於一部高質量的電影來說,好演員是必不可少的。
在理想國裡,為了能夠更好的詮釋角色,演員的型別也會空前地多,不同氣質不同背景不同容貌的演員,會讓電影變得更加真實更加生動。
演員雖然會來自各種民族各種行業各種階層,但他們在入行前都會接受非常嚴格地培訓,以保證他們能夠勝任要求很高的工作。
門檻低的意思是,演員不再要求現有的名氣,而門檻高的意思是,想入行必須真的會演戲。
在這樣的環境下,演員的外貌是為了服務於角色,而演技,才是他們的真正地生存之道。
以上,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喜歡這樣一個“理想國”呢?
回覆列表
一部好的片子需要好的故事好的導演好的演員,
一部好的商業片子需要明星,無論是大導演或者大明星,他們都是給電影帶來了知名度,也就是打開了部分市場。
明星效應跟好的電影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但現在的電影不是純靠口碑了,他們需要票房,而明星就是最直接的帶動票房工具。
在商業影片裡,明星效應還是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