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528714160
-
2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不只是因為關係好,還有
曹丕是曹操的第二個兒子,當時大兒子曹昂早已死去,因此曹丕其實就是嫡長子的地位。不過老曹一直對曹丕曹植兩個兒子搞不掂,他既喜歡曹植的文采,也喜歡曹丕的政治才幹。不過到了最後,還是把位置傳給了曹丕。老實講,曹操對曹丕很放心,曹丕這個人陰陰的,很喜歡玩些陰謀,尤其是手下的人,都是玩人的高手。比如吳質、華歆、賈詡、司馬懿等,不像曹植身邊就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弄筆桿子的文人。
曹操其實很不放心司馬懿,曹操察司馬懿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大意是曹操知道司馬懿不簡單,又聽說他有狼顧之相。(什麼是狼顧之相,狼顧之相,是相面的一種情況,就是在肩頭不動的情況下,頭能180度轉,因為狼與狗都能180度回頭看,相傳有此面相之人,皆是狼心狗肺,心術不正。又傳有此面相之人,乃有帝王之志。)而且做夢夢見三馬同食一槽,因此就對曹丕說:司馬懿這老小子可不是一般人,有可能會干預你的家事。什麼家事,當時曹丕已經是王太子,所謂帝王家事無小事,可見在曹操心裡司馬懿肯定是想變天的人。
不過曹操如此重視,曹丕卻不當一回事。那麼曹丕為何高度重視司馬懿?
其一,司馬懿很有地位。司馬懿的高祖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司馬一家在當時地位很高,曹丕早有一統天下的志向,有了司馬一家的支援,自然能夠順風順水。
其二,司馬懿很有才幹。司馬懿生於亂世,“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司馬懿二十歲前,楊俊曾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子;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交好,曾對司馬朗說:“你弟弟聰明懂事,做事果斷,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後來跟著曹操,曾多次給曹操出謀劃策。
其三,司馬懿做事很低調。曹操是個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的人,在曹操手下,司馬懿裝得像孫子一樣,終日夾著尾巴做事,這讓曹丕很高興,當時曹丕行事也低調,巴不得和大臣搞好關係。兩個玩陰謀的人弄到一塊,自然臭氣相投,越看越順眼。當然此時共同幫助曹丕爬山太子的寶座,此時利益是一致的。史書上說“每與大謀,輒有奇策。”
其四,司馬懿做事很認真,勤勤懇懇,一絲不苟。“勤於吏職,夜以忘寢,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當然此時還是為了躲避曹操的猜疑,不過這種做事認真的勁兒,肯定能得到曹丕的認可。
曹丕做太子時,司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與陳群、吳質、朱鑠並稱“四友”。曹丕兩次伐吳,都以司馬懿鎮守許昌,並改封司馬懿為向鄉侯。而且下詔書給司馬懿說:“吾深以後事為念,故以委卿。曹參雖有戰功,而蕭何為重。使吾無西顧之憂,不亦可乎!”。後曹丕由廣陵回師洛陽,又下詔對司馬懿說:“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 於是司馬懿留鎮許昌。曹丕臨死時,令司馬懿與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曹丕對太子說:“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把司馬懿當成忠貞之臣給兒子,讓他不要聽信謠言,要重視司馬家族。
-
3 # dddddv163642908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
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看歷史不能從結果倒退回去分析古人,因為古人不知道事後的結果,他只能根據他當前瞭解的資訊作出分析判斷。
你之所以說司馬懿野心勃勃,是因為司馬懿的後人篡奪了魏,所以推出司馬懿野心勃勃的結論,但是曹丕不知道這個結果呀,在曹丕的認知裡頭,司馬懿就是一個忠誠又有能力的屬下。
後來曹睿當皇帝后,司馬懿的表現也確實很不錯,多次打贏戰爭。
其實,司馬家取代曹家,曹丕的責任不大,主要還是曹睿。曹睿是大事精明小事糊塗,沒有修心養性,以致於短命早死。不然以他的精明睿智,司馬家不見得有取而代之的機會。
而且,曹睿在託孤選擇顧命大臣的時候,也沒有選對人,他選擇的曹芳,不足以跟司馬懿掰手腕,最終他被司馬懿扳倒,讓司馬懿獨攬大權。
回覆列表
他們以為他們挺聰明的 處處防著司馬懿 結果曹操三代都沒有熬過司馬懿 如果不是曹睿病逝司馬懿 其實還是沒機會的 關係怎麼說呢 關係再好 司馬懿姓司馬 不姓魏呀 再說 按照三國演義來說 除了司馬懿沒人鬥得過諸葛亮 這些都是後話了 也可以說 自從曹操死後 跟隨曹操的老夥計 也都老了 無人可以依靠 古人的思想又與何人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