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苦茶帶點甜
-
2 # 兒科醫生陳丹
厭食,可能是寶寶食物過敏
寶寶不吃飯,可能是過敏
當寶寶不吃飯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對某種食物的過敏,而不是任性。食物過敏性的厭食寶寶,在進食致敏食物後並無面板潮紅、斑疹等典型過敏症狀,但是卻有胃腸不適等表現。
家長如果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而繼續誘食、迫食,會加重寶寶過敏反應,導致見到其他相近食物也拒食,造成惡性迴圈。
如何判斷寶寶對什麼食物過敏
嬰兒在嘗試新食物時,容易發生過敏,表現為出疹或腹瀉。所以,給嬰兒新增新食物時,應先新增單一食品,量不要多,觀察24小時,如沒有過敏現象,說明該食物沒有問題。
一旦當孩子發生過敏,即可找到過敏的食物,若過敏症狀出現較明顯,可以給孩子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以緩解症狀。
孩子厭食要對症治療
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厭食現象後,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認真觀察分析,在排除孩子疾病、心理、飲食質量、零食太多等原因後,應考慮到食物過敏的因素。
當發現兒童每次進食某種類食物後,均出現前述那些不適症狀時,就應提高警惕,避免再進食這些食物。不應對厭食兒童責罵迫食。
奶癬,可能是寶寶面板過敏
奶癬,也就是嬰幼兒溼疹,寶寶從頭皮、臉部或脖子等區域性開始出現疹子、紅腫、斑點、脫屑等症狀,而後逐漸擴散到整個臉部甚至身體與四肢。
誘發奶癬(溼疹)四大原因
【遺傳因素】父母雙方有一方患過敏性疾病,寶寶得溼疹的機率就會很大。
【食物過敏原】寶寶的腸道黏膜保護功能尚不健全,對奶類製品過敏可能造成寶寶溼疹。
【環境因素】寶寶呼吸道黏膜還不健全,吸入空氣中的化學性粉塵、花粉等都可引起過敏,誘發溼疹。
【餵養不當】餵養不當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大便乾結、腹瀉,或給寶寶食用糖分過多的食物,造成腸內異常發酵等症狀,同樣會誘發寶寶患溼疹。
一歲以內的寶寶 免疫系統 發育不完善,來自於母體的抗體逐漸降低,自身抗體處於緩慢上升期,很容易受到病菌侵害,發生過敏現象。隨著寶寶免疫能力的提高,一般1-2歲後會逐漸好轉。建議平時奶量保證,最好 母乳餵養 , 輔食 均衡,合理新增,適量的吃些新鮮的蔬果,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蛋白。
一歲後寶寶免疫系統發育完善些,可以償試給寶寶吃些,不過建議一開始不要給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