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涼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畢生都在追逐的夢想。夢想終於照亮了現實。
“我個頭1.75米,巨人稻比我還高,最高達2.25米。”在長沙縣金井鎮湘豐村百畝巨型稻試驗田裡,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夏新界挺直腰桿與“巨人稻”比高,水稻個頭足足比他高出40多釐米。放眼望去,巨型稻像高粱一樣身形筆挺,穗長粒多,圓潤飽滿,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達1.8米,最高達到2.25米。“巨型稻個頭高,產量高,效益也高。”巨型稻單季畝產1000公斤以上,以出米率60%折算,產出的生態米在市場上是備受青睞的“香餑餑”,每斤價格在20元左右,僅稻米一項,每畝收益近2萬元。同時,每畝稻田產出的青蛙在1000公斤以上,泥鰍約300公斤,預計每畝稻田收益在5萬元左右。
其次,超級雜交稻也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10月15日,全國第六期超級雜交稻“百千萬”高產攻關示範工程示範點之一、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的示範基地的水稻種植通過了該省科技廳組織的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即每公頃17.2噸。該基地種植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測產專家組對該基地種植面積達102畝的“湘兩優900”高產攻關片進行了現場測產。專家組在現場考察基礎上,隨機抽取了3塊地進行人工收割、機器脫粒、實打實收,總收面積3.126畝,三塊地畝產分別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
另外,袁隆平牽頭的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試種的第一批耐鹽鹼水稻(俗稱“海水稻”)近日迎來測產考。在場的專家首先檢測了灌溉用水的鹽度,測出這塊田的灌溉用水鹽度達到了6‰,這種鹽度大至相當於吃剩的菜湯的鹹度。在對該小面積收割、脫粒、除雜、測水分、稱重後,再透過一個固定公式計算,專家組給出了畝產的最終結果。在四種水稻材料中,小面積測產最高畝產量為620.95公斤,按照大田種植產量的8折計算,畝產量也可達500公斤。即便是最低產量的那種耐鹽鹼水稻材料,小面積的畝產量也達到438.14公斤。中國有3500多萬畝沿海灘塗、15億畝內陸鹽鹼地,其中近3億畝可以進行改造利用,研發團隊計劃在5到8年內在全國推廣1億畝耐鹽鹼水稻種植。
更為可喜的是,水稻親本去鎘取得突破。近日,袁隆平宣佈了一項重大成果:“近期我們在水稻育種上有了一個突破性技術,可以把親本中的含鎘或者吸鎘的基因‘敲掉’,親本乾淨了,種子自然就乾淨了。”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向環境中釋放的鎘高達3萬噸左右。其中82%—94%的鎘會進入到土壤中,汙染農作物。鎘在人體中積存,會導致軟骨症,最嚴重的還會引發癌症。因為水稻是對鎘吸收最強的大宗穀類作物,其籽粒鎘水平僅次於生菜。可以說,水稻重金屬汙染型別中,鎘汙染是最嚴重的一種。假如此次水稻親本“去鎘”成功,袁隆平院士對人類糧食的貢獻將是空前的。他不僅解決了人類的“吃得飽”問題,還解決了人類的“吃得安全”這一大難題。
禾下乘涼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畢生都在追逐的夢想。夢想終於照亮了現實。
“我個頭1.75米,巨人稻比我還高,最高達2.25米。”在長沙縣金井鎮湘豐村百畝巨型稻試驗田裡,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夏新界挺直腰桿與“巨人稻”比高,水稻個頭足足比他高出40多釐米。放眼望去,巨型稻像高粱一樣身形筆挺,穗長粒多,圓潤飽滿,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達1.8米,最高達到2.25米。“巨型稻個頭高,產量高,效益也高。”巨型稻單季畝產1000公斤以上,以出米率60%折算,產出的生態米在市場上是備受青睞的“香餑餑”,每斤價格在20元左右,僅稻米一項,每畝收益近2萬元。同時,每畝稻田產出的青蛙在1000公斤以上,泥鰍約300公斤,預計每畝稻田收益在5萬元左右。
其次,超級雜交稻也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10月15日,全國第六期超級雜交稻“百千萬”高產攻關示範工程示範點之一、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的示範基地的水稻種植通過了該省科技廳組織的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即每公頃17.2噸。該基地種植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測產專家組對該基地種植面積達102畝的“湘兩優900”高產攻關片進行了現場測產。專家組在現場考察基礎上,隨機抽取了3塊地進行人工收割、機器脫粒、實打實收,總收面積3.126畝,三塊地畝產分別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
另外,袁隆平牽頭的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試種的第一批耐鹽鹼水稻(俗稱“海水稻”)近日迎來測產考。在場的專家首先檢測了灌溉用水的鹽度,測出這塊田的灌溉用水鹽度達到了6‰,這種鹽度大至相當於吃剩的菜湯的鹹度。在對該小面積收割、脫粒、除雜、測水分、稱重後,再透過一個固定公式計算,專家組給出了畝產的最終結果。在四種水稻材料中,小面積測產最高畝產量為620.95公斤,按照大田種植產量的8折計算,畝產量也可達500公斤。即便是最低產量的那種耐鹽鹼水稻材料,小面積的畝產量也達到438.14公斤。中國有3500多萬畝沿海灘塗、15億畝內陸鹽鹼地,其中近3億畝可以進行改造利用,研發團隊計劃在5到8年內在全國推廣1億畝耐鹽鹼水稻種植。
更為可喜的是,水稻親本去鎘取得突破。近日,袁隆平宣佈了一項重大成果:“近期我們在水稻育種上有了一個突破性技術,可以把親本中的含鎘或者吸鎘的基因‘敲掉’,親本乾淨了,種子自然就乾淨了。”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向環境中釋放的鎘高達3萬噸左右。其中82%—94%的鎘會進入到土壤中,汙染農作物。鎘在人體中積存,會導致軟骨症,最嚴重的還會引發癌症。因為水稻是對鎘吸收最強的大宗穀類作物,其籽粒鎘水平僅次於生菜。可以說,水稻重金屬汙染型別中,鎘汙染是最嚴重的一種。假如此次水稻親本“去鎘”成功,袁隆平院士對人類糧食的貢獻將是空前的。他不僅解決了人類的“吃得飽”問題,還解決了人類的“吃得安全”這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