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孩五個月,隔半個月沒去外婆家,去了外婆一抱就哭,是認生嗎?
16
回覆列表
  • 1 # 月嫂阿花

    寫在前面:之前在微信上有一條訊息異常火爆,這條訊息大意是說,為了打擊拐賣兒童的犯罪行為,得判拐賣者死刑。點點媽覺得,如果光是靠判死刑就能讓拐賣兒童的犯罪行為銷聲匿跡,那就太簡單了,國家直接立法就可以了。可真的能解決嗎?未必!我覺得我們能做的是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並且教會自己的孩子在遇到壞人拐騙時該如何應對。

    今天的話題是,如何讓寶寶不認生?

    認生是很多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會出現寶寶只認最親近的人,比如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

    那什麼時候寶寶會出現認生呢?

    有人說我家寶寶就不認生,誰抱都要。再一問,寶寶才兩個月。出生才一兩個月的寶寶,心理上是不會出現認生這個概念的,因為寶寶的視力聽力以及智力都還辨別不了哪個是爸爸媽媽,哪個是陌生人。所以這個階段,誰抱都會要。

    當寶寶一天一天長大,身體和智力發育越來越成熟,尤其是寶寶到五個月大時,已經能辨別爸爸媽媽和其他人了。大約六個月時,寶寶對親近的人會表現出好感,對生疏的人會表現出陌生感。這個階段,寶寶對父母尤其是天天呆在一起的媽媽有了依戀。認生也大約從這個時候開始。

    其實此階段寶寶的認生,是寶寶心智發育越來越成熟的表現,是很正常的現象。

    這階段,媽媽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提前預防或者緩解寶寶認生的情緒。

    1、在寶寶兩三個月時,媽媽可以有意識的讓寶寶接觸更多的陌生朋友,讓陌生朋友來逗一逗寶寶等。

    2、對寶寶的態度不要忽冷忽熱,興致來時逗一下寶寶,不高興時都不理寶寶,尤其是寶寶的爸爸,工作雖忙,也要留一點時間給寶寶。

    3、在寶寶已經產生認生的情緒之後,就不要用強迫寶寶和陌生人接觸的方式來消除認生了,這樣會適得其反的,只會加重寶寶對陌生人的厭惡和害怕情緒的。

    4、最重要的,父母不要過於溺愛寶寶了。不要寶寶一點風吹草動媽媽就非常緊張,異常焦慮。大多數膽子比較小的寶寶,都和父母在育兒路上過於焦慮有關。

  • 2 # 丫丫139918416

    你的孩子可能缺少一定的安全感,在孩子1歲多時,你應該讓孩子儘可能多的跟你在一起,在孩子心裡建立一種安全感,來了生人他就不害怕了。天暖和了,還是要帶孩子多跟小朋友在一起,多跟別人打招呼。孩子也不是見誰都哭的,你去觀察下,對什麼樣的陌生人他容易緊張。再見到類似的人時,先跟他說明白。

  • 3 # 父母堂

    認識其中的優勢

    寶寶認生,雖然有時會令大人很苦惱,但同時,這也說明:

    ·寶寶具有警惕意識,很有警覺性;

    ·寶寶懂得保護自己;

    ·寶寶在積極觀察周圍的變化;

    給TA一個保護傘

    我們曾接觸過一個案例:一位2歲左右的寶寶,由媽媽帶著上街,在路上偶遇媽媽的同事,媽媽要求寶寶稱呼同事為阿姨(寶寶已會說話),但寶寶遲遲不肯開口,還往媽媽身後躲,或扭頭不看對方,於是媽媽將寶寶朝同事的方向傾斜,做出要讓同事抱一抱寶寶的舉動,寶寶立刻哭鬧起來,同事覺得很尷尬。回家後,寶寶仍悶悶不樂,夜間也多次醒來,哭鬧不止。

    在上述案例中,媽媽過於心急地想讓寶寶開啟社交模式,卻忽略了寶寶需要平等、尊重和保護這一事實。

    如果在引薦生人給寶寶時,可以平等互相介紹雙方,而不是單純地讓寶寶“叫人”、“開口”、“笑一個”等,寶寶會因被平等對待、被尊重,而先吃下一顆“定心丸”;

    如果在寶寶拒絕與生人接觸,媽媽能夠快速“翻頁”,淡定、坦然地自己與同事攀談起來,用共情的方式來影響寶寶,寶寶也不會受到強烈刺激,以至於哭鬧不止,難以撫平。

    很多時候,成年人會犯這樣類似的錯誤,忽略寶寶是一個脆弱而有性格的個體,需要照顧和保護,對於一些天生性格內向的寶寶,這方面的照顧和保護要做得更充分,否則,被“強行推出去”的寶寶,會對社交這一行為更加厭倦。

    每當寶寶朝著“不認生”的方向邁進一步時,家長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 4 # MM育兒雜談

    小孩子認生是很常見的現象,說明孩子能正確區分自己的父母和陌生人,是孩子心理發育正常的表現之一。

    一般來說,嬰兒三個月就能透過聲音和氣味識別媽媽,俗稱“三月認母”。

    大部分孩子的認生期開始於八個月大的時候,到了一週歲的時候,這種現象基本上會消失,但是也有些孩子會將它持續到三歲。

    題主家五個月的寶寶見到外婆,一抱就哭,充分說明寶寶已經意識到抱他的人是陌生人,所以缺乏安全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儒家文化圈發展都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