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儒家文化圈發展都很快,並且很富有!是什麼原因?希望得到詳細的解析,謝謝!
9
回覆列表
  • 1 # Lauzi

    首先糾正一點,除了中國及其臺灣,沒有什麼儒家文化圈。大凡學者犯的一個常識錯誤就是說日本是個儒家文化(的子文化)。用漢字、模仿中國建築、欣賞儒家人物不等於他們是儒家。不少華人欣賞耶穌,能說中國是基督教文化圈嗎?日本有他們自己的宗教和傳統,我還沒見過一個日本人說自己是儒家文化的。北韓的確曾經是個儒家文化,可以說我見過40歲以上的南韓人比華人還漢化,但30歲以下的南韓人比美華人還美國化。現代北韓是共產主義、南韓是以基督教為主流的文化。越南等也有他們自己的文化。所謂的儒家文化圈說法實際上是大國沙文主義,不但不會得到他們的承認,而且使我們自己不好好虛心去研究他們的文化,在政治外交上小則出洋相、大則吃啞巴虧。

    日本發展早正是因為他們不是儒家而是神道文化。與其他宗教相比,神道一沒有奠基人、二沒有教條教義,這種自由式的宗教使得日本民族具有思維開放、規則善於演變的特點,易傾向於接受外來文化、新鮮理念。為什麼同期的清朝折騰半天整不出像日本的明治維新?相比日本的早,南韓發展的快,我看主要靠的是美國的各方援助。南韓就是兩個上海的大小,拉小弟一把對老大哥美國來說易如反掌。不妨去查查,日本二戰後的迅速崛起靠得也是美國的援助。當然,美國的援助、戰略針對的是中國。

    龐大的中國發展為啥如何迅速?讓我們交給權威學者吧。

  • 2 # 巴山夜雨涮鍋

    首先您的描述,儒家文化圈發展都很快,是不正確的。

    應該這麼說,在封建時代,儒家文化圈發展確實比較穩定,造成國家比較富裕。

    而進入資本主義時代後顯然並非如此。

    以當今世界而論,姑且不論中國,在世界其餘各地,基督教文化圈的歐美,顯然比儒家文化圈的東亞地區更富有先進。

    而在東亞地區來說,最先進的日本恰好是致力於“脫亞入歐”,儒家文化已經相對淡化的國家。

    那麼,儒家文化圈為何在封建時代能夠使得國家比較富裕?

    簡單說,儒家以仁義禮智信等條款對人進行道德教化,讓大家各安其位,相待以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協調社會矛盾,減少社會管理成本,控制內部衝突。儒家也帶有原始的人文主義色彩。所以信奉儒家思想的國家,講究上下各司其職,社會平穩,能夠獲得較好的發展與財富積累。儒家在對待世人方面,也比天主教廷宣揚的教義更加和藹。

    然而,安穩的另一面就是死氣沉沉,缺乏活力。儒家以位為本的結果,同時減少了突破。相反,歐洲國家卻因為缺乏這種制約,陷入唯利是圖的競爭中。這種競爭,導致了大航海時代,導致了資本主義的出現,導致他們在後來數百年的時間裡,逐漸被慾望驅使,走到了東亞國家的前列。到了這一步,儒家文化圈反過來淪為別人狩獵和掠奪的物件,於是苦難開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向的女生什麼樣的行為可以說明她喜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