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踐行者伊甸
-
2 # 凜風不卻
偏於自我吧。這樣的人分兩種,一種是的確他人說的不對才進行否認,這無可厚非。第二種就是偏於自我型,感覺否認他們能獲得感官上的愉悅。另外,在生活中我們大可不必如此,這樣不僅顯示不出自己的素質禮貌,且易得罪人。別人說的話,倘若你認為是錯誤的,那應該先肯定他的話,然後再說出自己的見解,既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也尊重了他人。
-
3 # 天荒等不到地老
否定別人說的話,你是長輩,或者領導,這無可厚非。因為你的輩份,和你的資歷在哪,這個也最不好反駁。現實生活中不管朋友,或是單位也會有凡事都好否定別人人。只要沒有確定的答案,比如北京奧運會就是2008年開的,2017年生肖是雞年,這樣有確定答案他是否定不了的。他所否定的是模稜兩可的答案,比如悟空問答別人是不是喜歡。悟空問答是好是壞。這個你隨便說一個答案他都可以否定,那莫問題來了,你不要小看喜歡否定別人說話的人,這樣的人一般語言犀利,善抓時機,鑽語言的空子,用俗話就是這人很會說,死人能說成活的。這樣的人一般性子比較要強知道的也比較多。但這樣的人一般也惹人不舒服,每次一個觀點他都否定,即使贏了別人也輸了自己。人吶還是應該說話婉轉一點。對自己對別人都好。不過本性難移,想讓喜歡否定說話的人閉嘴談何容易。
-
4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有一類人僅僅是為了得到情緒的滿足,因為否定別人而快樂,不管內容如何,都喜歡否定。他想在這種否定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這種人類似有一類小朋友總是喜歡打其他小朋友而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因為極度缺愛,需要關注,即使用討厭的眼神關注他,他也能得到滿足。
他們是對人不對事的否定。
另一類是思維與常人不一樣,總是逆向思維的人,這是一種思維習慣,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情緒的滿足,而是對追求真理特別認真。喜歡用辯證的方法來學習,他們通常喜歡從本質深入,喜歡尋找規律,所以很容易發現一些觀點裡面的錯誤資訊。當他發現時,就會指出來。因為他們認為真理很重要,是一種對事不對人的否定。
從心理學角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意識,所以,我們的思維只能從自己出發。就是因為只能從自己出發,可能會有片面。因為我們的每個觀點都依賴於自己的經歷,我們的經歷決定了我們會偏向於哪種觀點,這種偏向決定了我們不能全面,也就容易否定別人的話。
從人際關係的角度,否定別人說話,對自己是極不利的,每個人都需要被看見,而且一定是“美麗的看見”,否定別人只能說是看見別人了,你確實也讓別人有了存在感,但這種存在感是不舒服的。只有美麗的看見,才能讓別人舒服的存在。
回覆列表
為何有人總喜歡爭奪第一名來否定別人,為何有人總以為自己是對別人是錯的,為何總有人喜歡和這樣的人爭辯?大師你說到底怎樣才能快樂?答:不要和愚者爭辯。不可能,我不信。答:沒錯,你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