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秀生

    求本真。他本來就“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本來就“不慕榮利”,凡事喜歡率性。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還能看到“何其百鍊鋼,化為繞指柔”這樣的積極心態。在頹廢、悲觀、消極中體現的反而是執著和為百姓謀福又不想涉身於汙濁的官場。所以作出抉擇遠離官場,歸隱田園。 歸隱相對於他的抱負來說,也許是一種消極的行為,但那也是迫於無奈。當時在這種權利爭奪之中,一切卑汙血腥的陰謀,無不對一個活在精神世界裡的人是一種莫大的無奈。

  • 2 # 大洲文苑

    正如桃花源有入口,陶詩世界也有入口,入口處便是他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那詩,詩淺白如話,卻如桃源神秘迷人。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都知‘‘此中有真意’’,但又總是‘‘’欲辯難盡言’,誠如古人慨嘆‘’詩無達詁‘’,今有一日本學者慨嘆:漢字的多義性,最宜作詩。我也慨嘆:詩意漢字。學兄傅剛論這陶詩也是別開生面大開腦洞:這裡‘‘無車馬喧’’,不是沒有車馬喧,而是不以車馬為喧。也就是:因為有真心便不覺有俗物的喧擾。轟然顛覆我的陶詩觀,相信許多人都將此句解為聽不到車馬喧擾聲。聽不到與聽到而不以為喧是兩個大異境界啊!結廬在人境不可能聽不到,偏說聽不到,固然也有遠避塵囂意,但又有些勉強而不自然,似乎在裝聾,與陶翁的真似乎隔了一層紙。傅兄將紙悄然捅破:聽而不聞,喧而無擾,方是老莊至境啊!也是大隱隱於市的真隱啊!塵世喧囂,不為所擾,葆有純真之心,與世俗兩立於無形,人皆不能,而我獨享,偉偉哉陶翁之大,好一個‘’真‘’字了得!真能做到這一點,看易實難,而且太難,但雖難,卻應心嚮往之,這也正是最愛陶詩理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