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angjj98

    談武備離不開談政治外交,被華人看不起的阿三,實則外交搞的很好,因是英聯邦國家和歐美的關係自然沒得說,又因為毛俄跟咱們玩兩面派,用阿三牽制我們,所以對阿三的武器也是敞開供應,所以這就造成了阿三在選購武器裝備時有東西方國家的多種選擇,即可以買到歐洲的陣風,Phantom,也可以選擇類似美國的f35還可以get 俄式戰機,這裡特別強調一下,在62年中印邊境戰爭後期,阿三可是同時得到了來自歐美和前蘇聯的武備援助啊。上述內容的匯入,也就明白了阿三可不是賭氣不要毛俄的su -57了,而是有更好的選擇,如果是我們有這麼多選擇的時候,會去選擇二流國家的傻大笨粗嗎?!

  • 2 # 區域拒止

    俄印合作研發的蘇57隱身戰鬥機

    很顯然不會,因為目前印度並沒有自研五代機的能力,而其他的五代機可能比俄羅斯的更難到手。首先我們看看印度的國防工業實力,自印度獨立後,由於其保持了和原宗主國英國的友好關係,所以印度同歐美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因此其外購武器非常容易,不過在五十年代,印度還是認識到了軍工自研能力的重要性,雖然其自身基礎薄弱,不過歐洲的大佬們還是願意拉他一把,HF-24“風神”戰鬥機就是這個階段印度與國外合作研發武器的一個代表。但是因為之後的印巴戰爭,印度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急劇惡化,聯合研發的道路就此斷絕,好在蘇聯及時找上了印度,從這時開始,印度就與蘇聯軍工結下了不解之緣。

    印度烈火5彈道導彈

    從六十年代初期到冷戰結束為止,蘇聯裝備在印度軍中所佔比例極大,據統計,截止冷戰結束,印度所有的地空導彈系統以及大半的戰鬥機、攻擊機都來自蘇聯,地面裝備情況也是這樣。這一階段印度的國防工業實力依然沒有多大提升,一味的外購和特許生產嚴重打壓了印度的軍工自研能力,整個印度國防工業在這段時間都是成果寥寥。鑑於此,在九十年代印度盡力整合出了一個軍民結合、公私結合、種類齊全的國防工業生產體系,較大的提高了國防工業整體水平。

    印度LCA“光輝”戰鬥機

    在多年的努力之後,印度在航天工業上倒是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多型衛星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一些印度的軍用偵察衛星也開始出現在太空之中。然而印度的航空工業卻是徹底悲劇了,因為相較於難以在國際市場上買到的航天技術,戰鬥機等航天產品還是很容易獲得的,其結果就是印度購買蘇30MKI以及陣風等戰鬥機出手闊綽,一下就是三位數的訂單,一年還能摔個兩位數的戰機。但是自研的“光輝”戰鬥機卻苦熬了二十多年才修成正果,之後又尷尬的發現自己早已落伍,而繼續購買非五代機仍然無法保證自身優勢地位,美國也不願意出售F35給印度,所以目前印度除了繼續在蘇57專案上同俄羅斯合作,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提升自己空軍的技戰術水平。

  • 3 # 武器百科

    實際上印度對FGFA的要求本身也比較奇葩,當一個雙座型就讓俄羅斯很頭疼了。畢竟現在服役或面世的幾款五代戰機裡面還沒有出現過雙座型號。

    在FGFA的合作專案上,印度空軍(IAF)在其發展成本和技術能力方面與俄羅斯方面長期存在分歧。

    印度方面指出這款早期被指定為印度空軍多用途五代戰機Su-57(T-50 PAK-FA)並不符合印度方面的要求,包括隱身效能,作戰航空電子裝置,雷達和感測器等均沒有達標。而目前,俄羅斯方面還有7架FGFA的原型機在進行試飛,直到現在印度也沒有看到有任何跡象表明該平臺可能能進入量產。

    除了效能上不達標之外,印度與俄羅斯方面在技術轉讓方面也有很多矛盾。印度多次吐槽俄羅斯方面不轉讓關鍵技術,而俄羅斯方面給出的理由則是認為印度並不具備能很好利用轉讓技術的能力。這一點在印度自行組裝蘇-30MKI戰機上已經得到了體現,印度方面一直認為就是因為俄方不轉讓關鍵技術,導致蘇-30MKI的部件無法在印度本土生產,只能從俄羅斯方面進口。這導致其組裝成本遠高於購買整機的成本,印度認為這對印度的航空工業能力提升幫助有限,也不符合現政府提到的“印度製造”的重要發展策略。

    不買俄羅斯五代機,印度的選擇又進一步縮小。目前世界上能研發五代機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國,其他一些有想法的國家都在進行中,對印度來說遠水解不了近渴。目前,印度已經向美國洛-馬公司提出五代機的要求,希望其能提供F-35戰機的相關資料。也就是說無論印度想自行研發五代機還是要對外採購武器機,都會需要美國方面的支援。而美國也很樂意把俄羅斯從印度市場上攆走。但是如果印度確定採購F-35那麼則還需要不短的等待時間。因為印度並不是F-35專案的合作國家,按規定F-35要優先供應最初的8個合作國家。其他國家的需求將被排在這8個國家之後。所以注算印度被批准採購F-35戰機,也要等很長一段時間才可以拿到訂貨。

    不過印度在軍火採購方面一向愛出怪招,今天說不參與了,明天可能又會回來。因此最終是不是徹底的放棄了FGFA專案,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 4 # 道聽陳說

    要還是肯定想要的,不過主要還是印度被俄羅斯人忽悠怕了,俄羅斯方面關於印度獲取五代機的態度,讓莫迪政府失去了最後一點信心。

    2010年1月,俄印兩國共同宣佈開啟新型的五代機研發計劃,印度計劃在這個專案裡投資60億美元,並且在研究成功後,繼續花費150億美元購買150架左右的戰鬥機。

    當時的印度政府想法挺好,我先花錢叫俄羅斯去研發,等到研發成功之後,再要求俄羅斯轉讓生產線以及生產技術,這樣借雞生蛋一步到位,完全不需要像中國那樣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自己研發五代機。

    然而十年過去了,俄羅斯的蘇-57也按計劃上了天,開始生產列裝部隊。但當印度方面要求俄羅斯提供蘇-57的相關技術時,俄羅斯軍方就開始呵呵噠......。研究計劃相關領域的專家中,一位名叫西夫科夫的專家表示,既然兩國是合作研究,理應共享技術,但是不應該轉移全套技術,而應該轉移一些引數比本國自用標準低的出口型技術。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俄羅斯是不可能向印度轉讓全套的蘇-57研發技術的,就算是同意轉讓,不會是現在。

    1、印度雖然在蘇-57專案上投入了研發資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投入的資金與戰鬥機技術的含金量等價。

    航空戰鬥機的研究,與普通的民用產品的研究不一樣,並不是花點錢就可以從無到有的研發出一款先進戰鬥機。這其中需要研發部門幾十年的相關技術的積累,這種積累才是研究先進戰鬥機的真正價值,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因此,先進戰鬥機上涉及的相關技術,會涉及到大國相關的國防安全,俄羅斯在研究蘇-57的時候,怎麼可能會同意向印度轉讓蘇-57的全套技術,而且印度只花費了60億美元就像獲得這些技術,誰都不是傻子,印度想用買一隻雞的價錢去買一頭牛,這絕不可能。

    2、印度有洩密的傳統。

    其實在歷史上,印度與俄羅斯一直都有非常緊密的軍備合作的歷史,比如俄羅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一直向印度出售本國的先進戰鬥機。比如在蘇-30出現的時候,就開始向印度出售這些戰鬥機,雖然是“猴版”的,但是效能也很先進,甚至還把本國的先進潛艇“獵豹”號(編號:K-335)租給印度使用。

    但是很奇葩的是,印度經常會向俄羅斯的敵人美國洩露洩露這些裝備的軍事秘密。最嚴重的一次居然將美國的軍事人員,帶到俄羅斯租借的“獵豹”號核潛艇內部進行參觀。這麼奇葩無腦的事情,在印度居然都出現了。

    所以從國防安全形度考慮,俄羅斯也是不可能向印度轉讓蘇-57的相關研發技術的。因為這些技術如果交給印度,那就等於是交給了美國。這種事情,俄羅斯就算是腦子進水了都不會這麼做的。

    3、俄羅斯需要印度這個軍火市場。

    為什麼要這麼說,要知道印度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軍火市場,俄系的戰鬥機幾乎佔了印度空軍的半壁江山。所以俄羅斯在今後如果想要出售蘇-57給印度,那就決不能把蘇-57的研發技術轉讓給印度。

    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雖然印度的研發技術不是很強,但是還是有一點基礎的,等他們有了蘇-57的研發技術,那麼就會在這個基礎上慢慢的形成自己的研發體系。

    如果這樣堅持下去的話,那麼幾十年以後,印度在戰鬥機領域很可能會“自給自足”,也就不需要俄羅斯的戰鬥機了。所以從自己的飯碗角度來考慮,俄羅斯也不可能轉讓蘇-57給印度的。

    印度如果印度想要搞五代機,除了從市場上購買以外,別無他法。

    說到底,俄羅斯之所以敢於不轉讓蘇-57的相關技術給印度,就是吃準了印度從其他地方,根本就無法獲得新型的五代機技術。而且印度自己根本就不具備獨立研發五代機的相關技術儲備。

    過去研發了一個LCA戰鬥機,搞了30多年還是處在驗證機狀態,而這個時候中國都搞了五代機都列裝量產了,所以印度如果想要五代機,只有自己去買。

    從美國麼?美國的F-22連自己的盟國都不賣,怎麼可能會賣給印度。至於F-35,這玩意效能一般不說,而且價格還貴的離譜,第一批出售給盟國的價格為價格為1.021億美元/架,那麼不是盟國的印度採購的時候要多少錢呢?我們不是很清楚,不過猜也猜得到,價格起碼要漲個3~5成,外加N多的政治條件。

    所以印度在世界上轉一圈,唯一一個可能會賣五代機給印度的,就只會是俄羅斯,哪怕是“猴版”的五代機,那也是五代機啊。

  • 5 # 水鏡曉先生

    印度撤資俄羅斯五代機專案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之前還打斷骨頭連著筋,現在則是直接撤資了,印度不想要五代機了嗎?不,印度想要,但是印度已經害怕俄羅斯的軍貿政策了。

    從蘇30mkl以及t90坦克開始,印度可謂是在俄羅斯軍貿上被坑了大大小小數次,先是航母幾乎“免費”送給印度,實際上在改裝上不停的拿印度的錢交自己的學費,然後就是在各種專案上,屬於印度出資,俄羅斯列傳的情況,而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被坑出來的錢,幾乎都是對俄方有益,所以印度後怕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而俄羅斯的五代機技術實在有些不堪,蘇57那個外形也是滿滿的f22的味道,而且本應該扁平的駕駛艙也因為技術問題顯得有些臃腫,這勢必會降低部分隱身效能,再加上五代機的研發和完善機體以及效能是一個巨大工程,印度會退卻也不難理解了,因為這還不如買f35來的實在。

  • 6 # 蝸牛沒腹肌

    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絕對是這個國家能夠長久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真正擁有五代機的國家其實也就中國、美國和俄羅斯三個國家。那麼像印度這種不能自己製造五代機的國家為了提高本國的國防實力,當然就會大費周折的去從外國採購重要裝備。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一個不缺乏軍事資金的國家,但是在五代機選擇上印度還真的看不上俄羅斯的產品,但它能選擇的機型好真的不多。

    由於擁有五代機的國家只是少數。所以我們可以就這三個國家的情況來考慮這個問題。首先是中國,我們的殲-20雖然已經正式服役,但是事實上,由於技術條件還不夠成熟,所以到現在也未能實現量產,裝備自己的軍隊已經捉襟見肘,就更別提對外出口了。

    另外再來看美國,我們知道美國的F-35已經實現了量產並且在多個國家進行出口交易,但是國際社會中對五代機有需求的國家實在是太多了,相比那些實力強於印度的國家,他們又怎麼能搶到這種先進武器呢?所以說,歸根結底,還是五代機的數量太少,供不應求。

    最後來看看俄羅斯的情況,作為外交關係的兩個國家,其實印度和俄羅斯是最有可能實現五代機交易的。此前,印度也曾對俄羅斯發出共同研製五代機的請求,但是在後來的發展中,俄羅斯並沒能實現重要技術的突破。所以就算印度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關於核心技術也沒能得到一丁半點,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

    因此說,印度想買更先進的機型卻苦於找不到貨源,俄羅斯的五代機太過遭糕因此並不被印度人重視,最好的選擇就是等待美國的F-35,但是今後幾年的國際形勢很難預料,假如美國對印度的拉攏政策結束,就像當年的中美蜜月期結束後兩國迅速終止武器合作一樣,印度的等待就毫無意義,因此他到底會買哪一款五代機還未可知。

  • 7 # 紅龍軍團長

    2007年,印度就與傳統軍火供應國俄羅斯簽訂了FGFA五代機合作計劃,準備裝備500架,並先後投入數十億美金。但是,俄羅斯T-50計劃進展緩慢,讓印度大為惱火,感覺上了俄羅斯的當,懷疑這是俄羅斯在A他的錢。於是,印度2017年宣佈退出T-50計劃,不再提供資金支援。

    隨後,美國看到了印度對五代機的如飢似渴,丟擲了大餅“F-35”。這可是美國自己的三軍裝備,且被多個盟友接受的五代機。印度對美國的眉眼來了電,可是在隨後的洽談中,美國又獅子大開口。單價1億美金,另外要求印度減少與俄羅斯的合作。這種傷及主權的做法,印度當然不同意。隨後的S-400導彈專案中,在美國表示強烈不滿的情況下,印度仍然我行我素地簽訂了合同。到此為止,印度的F-35夢不得不告一段落了。

    奇怪的是,在印度退出T-50計劃後,俄羅斯隱形戰機專案卻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是前往敘利亞進行了戰場鍛鍊,宣傳蘇-57使用了新式武器打擊反政府武裝。二是新一代發動機產品-30進行了試裝試飛。三是最新版蘇-57還在隱身效能方面就行了修正。蘇-57越來越具備五代機的作戰標準了。畢竟印度出了那麼多錢,只要印度繼續願意提供資金,俄羅斯還是願意分享的。

    印度也曾有過五代機計劃,早在2007年,鑑於對成功研發“光輝”戰鬥機的強烈自信,提出了AMCA中型五代機計劃,還有想象圖與模型曝光。但隨著參與T-50專案,這個中型五代機計劃一直在紙上談兵。

    2017年班加羅爾航空展上的印度五代機模型

    2018年底,介於聯合研發“梟龍”的成功經驗,巴方提出了在梟龍的基礎上,聯合研製廉價五代機的構想。現在巴基斯坦也要有五代機了,這讓印度猶如熱鍋上的螞蟻。自己單獨研發已經不能了,現在只有蘇-57與F-35可選,但是這兩個大哥都不是省油的燈。有78億歐元購買36架陣風戰鬥機的先例,那麼美俄當然會反問一句,你準備出多少錢買我們的五代機。

  • 8 # 海事先鋒

    印度空軍表示,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問題太多,是非典型的五代機,印度有些看不上,甚至想要從美國購買F35戰鬥機來替換掉俄羅斯的蘇57。但是印度真的就不要俄羅斯飛機了嘛?肯定還是要的,只是不要那麼多了。

    圖為俄文的蘇57三個名字:T50、SU57、PAK FA。

    因為印度已經為蘇57的研發投入了巨資,當初蘇57開始研發的時候,基本就是俄羅斯出技術,印度出錢搞的一個專案,印度基本攔下來蘇57專案研發的所有費用,俄羅斯藉助這些資金,為蘇57搞了所有的五代機配套測試,包括材料測試、抗載荷測試、靜力測試、隱身測試、紅外測試等,而且還在生產前就製造了大量的原型機。

    俄羅斯人更喜歡管蘇57叫PAK FA,因為這個代號代表了一種新的理念。

    印度忽然宣佈推出蘇57的計劃,無外乎是因為俄羅斯方面傳出飛機存在機體結構強度問題,以及西方大肆渲染的蘇57不能隱身的問題,這些問題令蘇57戰鬥機被蒙上了一個最強四代半的帽子,可是這是不公平的,印度也在一開始的質疑後,逐步恢復了理性。畢竟,蘇57再怎麼也是一架雙發重型五代機,對比四代飛機的絕對優勢在那放著。

    圖為飛越伏爾加河的PAK FA,印度叫做FGFA戰鬥機。

    所以,印度也一定會繼續購買蘇57戰鬥機,但是根據印度的實際情況,印度肯定需要一款中型或者輕型的五代機,印度稱其為AMCA戰鬥機,所以印度開始AMCA計劃後,被印度叫做FGFA的蘇57戰鬥機,就肯定會減少採購量。但是印度一定會購買,因為印度不買蘇57,還能買到什麼呢?美國是不會賣給印度F35的。

  • 9 # aircraftone

    印度確實不再購買俄羅斯五代機了。因為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S-400防空雷達發現S-400雷達可以發現蘇57戰鬥機。根本不具備隱身功能。而美國的F22-35在S400雷達上卻看不到。所以,印度及時的毀約了訂單(雖然白搭了上億之多美元的違約金)也是值得的。俄羅斯仿製美軍F22外形還是可以的。但是俄羅斯的發動機是最大的缺陷。是個飛機都是第五代戰鬥機。那F22還能賣到6億美元的價格嗎?仔細看看F22的尾部和蘇57的尾部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目前印度中國產的光輝戰鬥機效能穩定。是模仿法國Phantom2000的印度版本的幻想2000出口到馬來西亞了。單價4000萬美元一架。印度空軍採購了200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閨蜜去相親,結果對方看上閨蜜了,是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