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老黃牛謝志春

    關於曹操的研究千人千語,我主要從三國志及三國演義相關素材來為您解答。因為我是一個三國愛好者,平時業餘也為學生講解名著趣事,其中就有《三國有意思》專欄。

    我們看看曹操到底是不是真的姓曹?

    三國演義剛開始,何進曾嘲笑曹操:曹阿瞞呀,原來你是太監的後代呀。什麼?曹操是太監的後代,我們沒聽錯吧。無獨有偶,在官渡之戰之前,袁紹的謀士陳琳寫的討伐曹操的檄文,把曹操祖宗三代都罵了一遍,說曹操是太監宦官的後代,怎麼有臉當帝王將相?

    為什麼曹操很忌諱別人說他的家史?難道他真的是太監的後代?

    東漢有個知名太監叫曹騰,他侍奉過四位皇帝,深得信任,被封為費亭侯。一個太監能被封為“侯”,那是何等的榮耀呀,榮華富貴應有盡有。不過太監不能生後代,曹騰就想認養一個兒子,好繼承家產。說來也巧,曹騰有個朋友叫夏侯睿,本來也是在地方上當官的,但是因為牽連到政治運動,被革職了。他為官清廉,當官的時候就沒什麼積蓄,而沒官做了自然馬上變得一貧如洗。夏侯睿妻子顏氏生了兩個兒子。家裡實在窮的揭不開鍋,沒辦法,便把小兒子送給剛才我們說到的很有威望的太監、費亭侯曹騰。這個小兒子原名叫夏侯嵩,過繼給曹騰以後,就改姓為曹,變成曹嵩。曹嵩不僅繼承了曹騰的爵位,而且利用養父的關係,在官場加官進爵,官至太尉。

    那這個由夏侯嵩變成的曹嵩,是何許人呢?和曹操是什麼關係呢?沒錯,他就是曹操的親生父親。所以,我們總結一下,曹操的祖宗本不姓曹,原來姓夏侯,因為他的父親認有權勢的太監曹騰為養父,改姓為曹。在曹操征戰天下的時候,最早來投靠曹操,後來成為魏國的有力大將的夏侯惇,夏侯淵等人其實都是曹操的同宗兄弟。

    下面我們用圖示來看就更清楚了:

    曹操成就大業後高高在上,在早期卻依賴了祖父的關係,被人笑稱太監宦官之後。正因為曹操有如此的背景,使得他雖位高權重,但卻一直不稱帝,和他內心的情節有一定關係。

  • 2 # 喬阿大

    曹操的原姓是夏侯。 此應追朔到漢朝開國之時,當時劉邦跟前有個名臣是曹參。也是歷史有名的賢臣。在他手下有個姓夏侯的將軍,對其忠心耿耿,後來曹參讓其改姓為曹的。 曹操和夏侯淵,夏侯淳是一個祖先。和曹仁,曹洪卻是同姓而已,就象劉備和劉璋一樣。 曹操之父曹嵩,是東漢末期大宦官曹騰的養子,但他的本家卻是夏侯氏。 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曹瞞傳》及《世語》二書:“(曹)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敦之叔父。太祖(指曹操)於敦從父兄弟。”從血緣關係來看,曹操其實就是夏侯氏的後代,他手下的頭號大將夏侯敦就是他的堂弟,另一員大將夏侯淵也是他的族弟。夏侯敦長期獨擋一面,“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三國志·魏書·夏侯敦傳》),夏侯淵多次領兵出征,“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也極受信任。除了他們自身的才幹勳業之外,與曹操的親族關係乃是他們如此受寵的一個重要原因。

  • 3 # 朱家堂

    你好,曹操祖上不姓曹,為什麼後來改姓曹?

    提起曹操家族和夏侯家族的關係,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在《三國演義》中有曹操本來姓夏侯這個說法。書中曹操出場的時候,說他的父親本來姓夏侯,後來因為當了曹姓宦官的樣子,才改姓曹了。曹操作為他父親的兒子,也改姓曹。真的嗎?事實上,曹家和夏侯家本來都是安徽的大家族。兩個家族的發展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方向。曹家從曹騰起,日益發達,很多後人都在朝堂、郡縣裡擔任官位。

    曹騰當官的時候,得到了漢桓帝的信任,所以曹騰的養子當上了太尉,曹騰的弟弟當了太守,還有其他曹家的子孫當了官。曹家可謂從曹騰起走向了輝煌。夏侯家卻截然不同。夏侯家雖然也是安徽的大家族,家大業大,卻沒有後人進入朝堂當官,只能算是地主。所以,夏侯家為了壯大家族,向曹家靠攏。曹家為人厚道,名聲也好,所以夏侯家選擇結交曹家人。

    曹操當時在士大夫中名聲挺好,夏侯家的夏侯淳、夏侯淵決定拉攏曹操,這三個人結交後,關係一般,但是曹操犯法後,夏侯淵代替曹操進了牢獄,曹操後來又救出了夏侯淵後,三人關係越來越密切,曹家和夏侯家的關係也越來越好。後來,夏侯淵還娶了曹操的姨家妹妹,曹操的女兒也和夏侯淳的二兒子結婚了,夏侯淵的大兒子也娶了曹操的堂侄女。這些聯姻讓曹家和夏侯家關係更近了。

    這兩個家族在地位、權勢等方面的聯絡也日益密切。夏侯淵和夏侯淳等夏侯家的人也得到了曹操的委以重任。夏侯淳和夏侯淵得到曹操的信任,不僅因為三人是老鄉,是姻親,和夏侯淵、夏侯淳本身的才能也密切相關。所以,曹家和夏侯家是從曹操、夏侯淵這一輩才開始越走越近的。這大概也是《三國演義》中說曹操的本姓是夏侯的作者的靈感來源吧。感謝閱讀,本文由珍小妹說世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關於曹操本家到底是姓曹還是姓夏侯這個問題,歷史上一直就存在很大爭議。這個爭議倒不是說曹操到底姓不姓曹的問題,曹操的父親叫曹嵩,不管在過繼給曹騰之前曹嵩到底姓什麼,曹操是必須姓曹的!否則,曹騰過繼曹嵩這個兒子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歷史上一直存在爭議的是曹操的父親曹嵩到底是來自曹騰曹氏家族還是來自夏侯氏家族。

    華人過繼嗣子的常規選擇

    在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中國古代,尤其是涉及到爵位傳承的貴族世家,沒有兒子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絕嗣不僅意味著斷了香火,更意味著辛辛苦苦打拼來的爵位即將被撤銷……因此,過繼應運而生了。既然沒有親生兒子,那就過繼一個兒子唄。在中國古代的宗法體系中,過繼嗣子等同親子,享受親生兒子的一切待遇,包括承襲爵位、甚至皇位!

    那麼,到底應該過繼什麼人作為嗣子呢?這個官方從來沒有給出過明確規定。換言之,只要你願意,過繼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也是可以的。但是,華人是非常重視家族淵源的,古人尤甚。中國古人在過繼嗣子時通常會以同宗為第一選擇,簡單說就是選擇過繼親侄子、堂侄為嗣子。如被過繼給咸豐帝奕詝為嗣子的光緒帝載湉就是咸豐帝的親侄子。當然,這並不絕對,後周太祖郭威在兒子全部被後漢隱帝劉承祐殺光之後便是過繼了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內侄柴榮為嗣。但是,這種方式非常小眾,大多數人還是以過繼同宗為主。

    那麼,問題就來了。曹仁、曹洪這些曹氏家族子弟想必看過小說《三國演義》的人都耳熟能詳。也就是說,曹氏家族的人丁還是非常興旺的。曹騰要過繼一個嗣子,曹氏家族有大把親侄子、堂侄可供選擇。可為什麼曹騰要越過自家的侄兒選擇過繼外人呢?這可不單單是家產的問題,還涉及到曹騰的費亭侯爵位,曹騰為什麼要把列侯爵位拱手送給外姓呢?顯然有悖常理了,這就是很多人質疑曹嵩非夏侯氏子弟而是曹氏同宗的理據所在。

    裴松之在註釋《三國志》時引用三國時期吳華人所著《曹瞞傳》,說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叔父。東漢末年的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文》罵曹操:“父嵩乞丐攜養”。《三國志》雖然沒有給出曹嵩原姓夏侯的定論,但是卻憑空多出了一句“莫能審其生出本末”。

    換句話說,無論裴松之、陳琳還是陳壽,都認為曹嵩原本不是曹氏同宗。陳壽說得最為委婉,裴松之說得最為具體,而陳琳則更像是罵街!很多人認為曹嵩本姓夏侯,實際上就是源自裴松之對《三國志》的註釋。加之陳壽的模稜兩可和與曹操同時期的陳琳的詆譭,似乎曹嵩真的不是曹氏子弟,而是過繼的外姓人,甚至是乞丐!

    曹騰是高階宦官、而且還有列侯封爵,背景雖然不光彩,可好歹也躋身貴族行列了。找個乞丐當過繼嗣子,可能性不大,陳琳不過就是過過嘴癮罷了。那麼,曹嵩到底是不是夏侯氏之後呢?個人認為,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首先,正如前面所說,曹氏家族人丁興旺。這反倒是為難曹嵩了,到底把這個費亭侯爵位給誰家?順了哥情必定失嫂意,不是嗎?爵位只有一個,親兄弟、堂兄弟卻有一大堆,給誰家都會得罪一大片人!倒不如找個外姓人,一碗水端平。

    其次,曹騰是捲入了權力鬥爭的權宦之一,而且曹騰還是是西漢開國功臣曹參的後代,雖然曹氏家族在東漢沒落了,曹騰還淪為了宦官。但是,骨子裡那股子貴族夢恐怕多少還是存在呢。讓他過繼一個乞丐做兒子,恐怕曹騰自己都不會願意!夏侯氏是西漢另一位開國功臣夏侯嬰的後代,夏侯氏家族同樣屬於沒落貴族。曹騰選擇過繼夏侯氏子弟為嗣子,是能夠說得通的。

    其三,曹騰是宦官,在主流社會是遭到排斥的“異類”,想要過繼在臺的貴族子弟是幾乎不可能的,只能退而其其次。

    既然是過繼,不管曹嵩原來姓什麼,過繼之後都必須跟曹騰姓,他的兒子曹操自然也就必須姓曹了!因此,曹操生來姓曹的,他就是曹騰的孫子,根本不存在改姓不改姓的說法!

  • 5 # 回望歷史的青年

    在《三國志》裡,曹操的簡介這樣寫到,“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曹參)之後。”而後面又有一句,“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曹操)。”“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意思是說,不能考證得出曹嵩的家世。那麼,連曹操老子的出生和來處都不清楚,那說他是漢相曹參之後裔,又如何說得過去?

    關於曹操姓什麼一直以來是史學家爭論的一個焦點問題,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曹操的父親叫曹嵩,是東漢末期大宦官曹騰的兒子。曹騰是宦官,沒有生育能力,他怎麼能夠有子嗣呢?,因此曹操的父親或者父親的父親肯定無法生下曹操。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曹操的真實姓氏是夏侯,曹操的父親本名夏侯嵩。後拜當時的中常侍曹騰為父過繼給曹家,故改姓曹。古時候繼子便是兒子,過繼給他人的孩子就不是自己家的了,就等於是人家的兒子一樣和自己家再也沒有關係了,所以連姓氏都改成人家的。如你所想,曹嵩其實是夏侯氏的子嗣,只不過被曹騰收養為養子而已。

    史書對此有記載,”太祖於敦從父兄弟”這是說,曹操是夏侯氏的後代,與他手下的大將夏侯惇是堂兄弟關係。順便說一句,曹操手下另一位大將夏侯淵也是曹操的同族兄弟。雖然三國志是這樣記載的,但是曹操是不是真的姓夏侯卻還有很大的爭議,之所以有很大的爭議是因為曹操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三國名將夏侯惇的兒子。予以為不讓。眾所周知,古代是不允許同族婚配的,在這一點上即便是如“三國”這樣的亂世也不例外,若曹操與夏侯氏為同宗,而他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夏侯家,這豈不是亂通婚麼?實很簡單:因為曹操已經不姓夏侯了所及也沒所顧忌。不僅僅是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夏侯家,曹操把侄女嫁給了夏侯衡,夏侯尚的元配夫人是曹氏宗女。

    曹操與夏侯家結親的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曹操不知道自己與夏侯氏的關係才這樣做。但也有可能知道這層關係。曹騰不是漢惠帝,收養個兒子也不是事關皇權的宮省秘事,並沒有必要隱瞞其養子的真實身份。退一步說即便曹嵩、曹操都不知道自己的出身,夏侯敦的祖輩也不會對此一無所知,沒人說起誰又會知道呢。

    第二種可能曹操明知自己的身世卻還要這樣做。於情於理這種說法都說不過去,曹操即便是喪心病狂得人,也不至於到敗壞到把自己的親生孩子往亂倫中推,若曹操和夏侯敦本就是堂兄弟,又何必多此一舉?因之可以除外這種可能。

    經過以上兩種猜測推論曹操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姓什麼,曹操肯定不姓夏侯。那麼曹操到底姓什麼呢?

    翻看一下當年陳壽在《三國志武帝紀》中對曹操出身情況的描述:“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桓帝世,曹騰為中常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陳壽在明確交代了曹操之父曹嵩是宦官曹騰養子的情況下還是認定曹操是漢初相國曹參的後代。有位老者認為這是“胡扯”,說“曹嵩和曹騰並沒有血緣關係,即便能考證出曹騰是曹參之後,與曹操又有什麼相干?”此言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略一推敲就會發現不盡然。這位老者忽略了一種可能:據司馬彪《後漢書》所記,曹騰的父親曹節至少有四個兒子,而這四個兒子中除了年齡最小的曹騰入宮做了宦者之外,其餘三人(伯興、仲興、叔興)都是可以娶妻生子的。也就是說不能除外曹騰的養子曹嵩是從其某位兄長處過繼而來的可能性。若果如此,曹騰是曹參之後,曹騰的兄長自然也是,曹嵩、曹操亦如是。“胡扯”之說未免過於武斷。

    關於曹操確實姓曹還有一個證據,當年魏明帝曹叡即位之初準備給曹騰之父曹節追加諡號,由於劉曄、衛臻等反對才打消了這個念頭。所以只給曹操追加為魏武帝。

    至於曹操的本姓到底姓啥,祖上誰家?歷史悠悠,已無法考究,他的功過早已掩蓋了去推究的必要性。一切都已在灰飛煙滅中。而他以曹姓打下的曹魏江山的運數,卻在歷史中遺留,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也不得不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的哪些行為是你堅決認為要避免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