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姓評車V
-
2 # 車聚網
提起高田氣囊案,雖說最終高田公司申請了破產保護,並被收購。但其造成的連鎖反應仍在持續發酵。
每隔一段時間,因高田氣囊缺陷造成的車輛大規模召回就會出現在各大新聞網站中。
日本高田公司作為世界三大氣囊生產商之一,主要客戶除了日系陣營的本田、日產、馬自達、三菱等,還有德系陣營中奧迪、賓士、寶馬,美系的通用、福特,韓系的現代等諸多知名車企。
其中日本車企受到影響最大,本田是召回數量最高的車企,屬重災區。
事件起因主要是高田氣囊的氣體發生器存在組裝缺陷,裝置中使用的硝酸銨助推劑在溫度和溼度達到一定條件時,可能受外界影響而失效。當氣囊充氣裝置破裂後,一些金屬碎片可能飛濺並傷及車內人員。
根據測試,高田氣囊的出事機率小於1%。雖說機率不大,但考慮到涉及車型如此之多,不得不引起全世界的重視。
曾有業內人士預估,全球範圍內裝有缺陷高田氣囊的車輛或許超過12億輛,經歷從2008年至今持續近十年的召回後,仍有近1億輛裝配存在安全缺陷的高田氣囊的汽車等待召回。
由於需要更換氣囊的召回車輛實在太多,供應商的生產速度又無法跟上,所以大部分車主都需要等待1年的時間才能換上新的氣囊。
分析人士認為,全球範圍內高田氣囊召回事件至少要持續到2019年年底。
-
3 # 二師兄玩車
斯巴魯汽車
召回車輛數量:424輛
涉案車型:
(一)2013年10月21日生產的部分進口2014年款Legacy系列汽車,共計1輛;
(二)2013年10月21日至2013年12月27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14年款Outback系列汽車,共計390輛;
(三)2013年1月17日至2013年12月25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13-2014年款翼豹系列汽車,共計33輛。
召回原因及解決辦法:
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副駕駛席前安全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乾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安全氣囊展開時,氣體發生器可能發生破損,導致金屬碎片飛出,可能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將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中的翼豹車型免費更換副駕駛安全氣囊的氣囊模組,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中的Legacy、Outback車型免費更換副駕駛安全氣囊的氣體發生器,以消除安全隱患。
三菱汽車
召回車輛數量:254輛
涉案車型:
2006年9月13日至2007年6月16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07年款藍瑟翼豪陸神系列汽車
召回原因及解決辦法:
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副駕駛安全氣囊安裝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乾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安全氣囊展開時,氣囊的氣體發生器可能發生異常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三菱汽車銷售(中國)有限公司將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的副駕駛安全氣囊免費更換改進後的氣體發生器,以消除缺陷。
沃爾沃汽車
召回車輛數量:86輛
涉案車型:
2014年3月11日至2016年12月21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14年款FH牽引車、FM牽引車、FM底盤車和FMX底盤車
召回原因及解決辦法:
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駕駛席空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乾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在空氣囊展開時,氣體發生器可能發生異常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沃爾沃(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將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免費檢查並更換改進後的安全氣囊,以消除安全隱患。
-
4 # 車市觀察
事情的前因後果
2009年5月16日,美國18歲女孩埃希利帕海姆在開車接放學弟弟的途中,與另一輛車相撞,氣囊展開後,女孩兒被氣囊中彈出的一個金屬片劃破頸動脈,最終死亡。
2010年,駕駛一輛2001款本田CIVIC的克里斯蒂在一個路口碰到紅燈。當她停下車,前座的氣囊突然爆破,為氣囊充氣的安全設施隨即彈出一塊金屬片擊中她的脖子,切斷了動脈。在這起事故中,因彈出碎片擊中女司機頸部動脈,場面血腥,警方一度將事故當做謀殺案處理,最後才確認為安全氣囊問題導致。而該氣囊正是高田公司所產。
此後,高田氣囊彈出金屬片並致人傷亡的報道屢見報端。事實上,在安全氣囊開啟的條件下,頸部受到致命傷害的情況並不常見。自2008年以來,全球有超過1700萬輛汽車因涉及存在同樣隱患的安全氣囊而被召回,所涉及品牌除了本田還有日產、豐田、馬自達、通用、斯巴魯、三菱等,就連賓士、寶馬也難逃一劫。這一數字還在全面發酵。多家整車企業陸續發起了歷史上數量最大的氣囊問題召回。
-
5 # 圖說汽車
6月25日,日本高田公司召開新聞釋出會,日本高田公司執行長高田茂久在高田氣囊事件披露後首次公開露面,他在釋出會上就高田氣囊的問題致歉,並表示正在進行調查。
據稱,有相關機構預測“高田氣囊門”帶來的召回規模最終將超過豐田“踏板門”和通用“點火開關門”,成為迄今為止史上規模最大的汽車召回事件。
主角簡介
日本高田創立於1933年,是一家專門生產汽車安全氣囊、方向盤、安全帶、電子感應裝置以及其他汽車安全零配件的跨國公司,總部設在日本東京。高田公司為豐田、三菱、寶馬等眾多汽車製造商提供安全氣囊,佔據全球安全氣囊市場22%的份額。
背景板
高田氣囊殃及眾多
自去年起,由高田氣囊引發的一系列召回事件成為業內焦點,宣佈召回的企業包括豐田、寶馬、三菱、斯巴魯、本田等十餘家跨國車企。而這一事件的召回原因也驚人地相似:當副駕駛空氣囊展開時,氣體發生器容器可能發生損壞,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據統計,目前已經可以證實高田氣囊與6人死亡、100多人受傷有關。
車企因為高田氣囊問題紛紛遭殃,特別是本田受到的波及最大。就在本月8日,本田又宣佈在中國市場召回包括CIVIC、CITY等在內的106722輛轎車。
全球採購暴露弊端
其實從某種程度來看,如今車企乾的更多是汽車組裝的活兒——它們的坐椅可能來自日本,發動機可能來自德國,車載系統可能是美國的……當然這沒有什麼不正常,車企精力有限,不可能所有的零配件都親力親為生產,選擇優秀的合作企業也是明智之舉。據專家介紹,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不少車企就採用了全球集中採購零配件的做法,批次越大成本越低,由此在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
但是集中採購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一旦供應商出現問題就會導致產銷環節受到牽連。其實早在2008年,高田氣囊存在的問題就開始逐漸暴露在公眾視野中,但車企們仍然不能放棄與高田的合作,也與這一採購形式有很大關係。在氣囊生產領域,高田佔據了很大的市場比重,高田氣囊和其他兩家公司基本佔據了全球80%的安全氣囊市場份額。一旦車企放棄高田選擇其他氣囊生產企業,高田固然會遭遇問題,車企也將因為沒有匹配的替換零件而面臨產能和技術的考驗。曾有專家表示,高田氣囊在全世界佔比很高,一旦其破產,是沒有任何零配件廠商能夠透過增加產能進行彌補的。但在這次接二連三的由高田氣囊導致的召回事件後,受影響最大的本田在日本推出新車Shuttle時就宣稱,該款車型省油、空間大,並且不使用高田氣囊而改用大賽璐公司的安全氣囊。
全球採購的確給車企增加了利潤,但是這種過於緊密的聯絡也讓汽車生產的整個鏈條變得異常脆弱,環環相扣就意味著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整個鏈條就將斷裂。
群發性召回或成新常態
在全球汽車零配件市場中,日本汽車零配件產業具備強大的技術優勢,得益於這種優勢,日本零配件廠商也迅速建立起壟斷同盟,以致各國的汽車生產對日本零配件企業的依賴過重。
資料顯示,在2014年《美國汽車新聞》評選的汽車零配件百強中,日系上榜企業多達29家,比美國多6家,比汽車工業大國德國多出10家,而且入選榜單的企業在世界汽車零配件行業中也鮮有競爭對手。這也顯示出了日本零配件企業在整車組裝中的重要作用。舉例來說,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發了日本國內企業的大規模停產,日本汽車零配件企業也無法按時完成訂單,這造成從日本進口零配件的大眾、沃爾沃、通用等汽車企業不得不放慢生產速度。據統計,因為日本的這場天災,截至當年3月底,世界範圍內汽車生產量減產60萬輛。
分析人士認為,如今發生大規模的召回事件已經不足為奇,在汽車製造平臺化和零配件通用的趨勢下,汽車企業零配件實行全球化採購,一旦某一零配件出現問題,就會讓一批跨國汽車品牌不得不集體召回,今後出現類似“群發性”問題的機率還會逐步加大。
日本的汽車零配件不僅影響到傳統汽車生產大國,對中國市場同樣產生了巨大影響。汽車行業評論員張志勇(微博)表示,去年上半年,中國進口日本零配件數量佔到整個汽車零配件進口額度的四分之一還多,日本汽車零配件企業對中國汽車產業的重要性或者說影響,相比汽車整車製造業而言更大,而這同時也暴露出了中國汽車零配件產業的重大隱憂。
壓縮成本或致質量下降
對車企而言,如何多快好省地生產汽車,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其一直追求的目標,從最初以全球採購的模式降低成本,到平臺化和通用化的零配件的生產和使用,就能夠看出車企對汽車零配件成本的控制。
但是在最近幾年,零配件市場又出現了新的問題——一些汽車廠商為了進一步壓縮成本,在零配件採購上動起心思,一再壓低供應商的價格,壓榨零配件廠家。車企壓低了零配件廠家的價格,就有可能導致零配件供應商為了保持利潤偷工減料。而另一方面,專家表示,汽車零配件在進行技術革新的時候需要嚴格的質量檢測,有的甚至需要反覆檢測,這不僅要增加時間,也要增加資金成本,這對供應商和車企都會產生壓力,因而檢測時間也被逐步縮短,以降低成本,但這樣一來零配件的質量風險就會增大。在這次的高田氣囊事件中,連號稱技術標準最嚴苛的豐田也被捲入其中。
此外,目前在零配件市場暴露的一系列問題也反映出了車企和供應商之間的關係,歸根結底二者之間既要相互依存,也要相互監督。零配件企業要供應合格的產品,同時車企也要加強對零配件企業的監督,嚴把質量關,不能由於趕進度、壓縮試驗時間等原因,最後導致系列匹配問題。
高田氣囊引發的一系列召回或許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對車企而言,如何與零配件供應商更好地相處、避免此類事件再發生,或許將是一個長期的課題。
-
6 # 車神榜汽車網
安全氣囊是在車輛出現異常情況下保護駕駛人和車內乘客的重要安全裝備,從它誕生至今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安全,但從2009年高田氣囊門致死事件的出現,使得這個原本的守護天使成為了駕駛員心中的夢魘。高田氣囊的安全隱患涉及了全球14家汽車生產企業和數以千萬計的車輛,甚至國內市場也出現過大批因高田氣囊而召回的事件。而已經存在接近10年的高田氣囊問題從一個個體事件發展成全球性的大規模召回是如何發展過來的,今天我們就帶您一起來梳理高田氣囊門事件。
● 高田株式會社簡介:
高田株式會社(Takata)最早成立於1933年,並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致力於汽車安全系統的研發。時至今日成立八十餘年的高田已經從早期的生產安全帶,發展至如今的生產三點式安全帶、方向盤,研發雙囊袋氣囊、氣囊氣體發生器、兒童安全座椅等多種當今汽車安全系統,並且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安全氣囊供應商(第一為瑞典Autoliv公司)。
高田公司是全球諸多汽車生產廠家的零部件供應商,包括豐田、日產、三菱、馬自達、福特、通用、賓士、寶馬、奧迪、大眾等品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本田是高田公司的最大的客戶,兩者的合作關係超過25年,本田還持有高田公司1.2%的股份。
● 高田氣囊門回顧
◆ 高田氣囊門起因
高田氣囊門的起因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當時曾有消費者向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投訴,他們駕駛的汽車安全氣囊在展開後會彈出金屬碎片。不過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本田也僅在2008年11月小範圍召回過4000臺裝配有高田安全氣囊的車型,但就在召回的半年後,第一起因安全氣囊致人死亡的事故發生。
『全球第一起高田氣囊致死事故』
2009年5月16日,一名18歲美國女孩埃希利帕海姆在開車接弟弟放學的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與另一輛車相撞後死亡,而後經調查造成其死亡的原因正是保護駕駛者安全的氣囊展開後,裡面彈出的一個金屬片劃破頸動脈,造成其大量失血而亡,而她駕駛的本田CIVIC正是配備有高田公司生產的安全氣囊。
◆ 因高田氣囊致死人數上升,美國介入調查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介入調查』
因高田氣囊爆炸致駕駛者死亡的案件以及類似事故的不斷髮生,引起了美國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2014年10月20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佈,因高田氣囊可能存在缺陷,將對474萬輛汽車展開調查。21日,NHTSA更新了資訊,調查總數擴大到610萬輛。
截止2015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高田故障安全氣囊召回公開會議上的說法,高田故障氣囊爆炸在美國本土造成8人死亡,98人受傷。
『06款福特Ranger皮卡』
就在這份報告公佈不久,美國媒體很快又確認了第九起和第十起因高田氣囊致死的事故,其中第十起事故的駕駛者駕駛的是一臺06款福特Ranger皮卡,也是首例非本田車型因高田氣囊爆炸致人死亡,這也使得高田氣囊波及的企業和車型進一步擴大。
『日產X-Trail』
與此同時高田氣囊造成的事故已經不僅僅出現在美國市場,據日本國土交通省介紹,2011年9月以後高田生產的氣囊已在日本國內發生14起異常破裂事件,其中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10月28日,在日本靜岡縣伊東市的一起追尾事故,坐在日產X-Trail(X-TRAIL)副駕席的女性額頭與左臂輕度受傷。經過日產公司調查,從該女性身上取出了用於使氣囊膨脹的發氣裝置上的金屬片,從而斷定受傷原因為氣囊異常破裂。
◆ 美國開具罰並提出警告
隨著各家車企內部調查的逐漸深入以及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介入調查,所有事故的原因全部指向了由高田生產的安全氣囊,但是高田公司對於事故原因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無法證明其氣囊是安全的。
然而在2015年10月3日,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宣佈,高田公司在美國生產和銷售存在缺陷的安全氣囊,違反了美國《機動車安全法》,對該公司處以兩億美元罰款,這是NHTSA歷史上金額最大的一筆民事罰款。
在這兩億美元罰款中,7000萬美元以現金方式支付。如果高田公司未能履行承諾,或是違反相關汽車安全法案,則高田需支付剩餘的1.3億美元罰款。
◆ 高田公開道歉
『高田CEO高田重久』
2015年5月,高田首次公開承認其生產的氣囊存在缺陷,並宣佈將在美國召回約3400萬個隱患氣囊,至此這一資料使得高田氣囊門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大一次汽車召回事件。
2015年11月4日,高田公司在東京召開記者招待會向公眾道歉,並表示將在2019年以前分6次付清7000萬美元罰款。高田董事長兼社長高田重久(高田公司創始人之孫)表示:“我們對於高田氣囊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遺憾,我們將遵守所有條款,並致力於解決問題。”
◆ 日本政府督促召回
作為日本知名企業,高田氣囊門事件爆發影響的不僅僅是其本身的一家公司,由於其產品主要搭載在大部分日系車型之上,所以日本車企在這次氣囊門中蒙受了巨大損失,甚至連日本政府也對高田拖累日本車企表示不滿。
2015年11月6日,日本國土交通省發表宣告,針對日本所有汽車製造商提出明確要求,希望車企在為召回車輛更換安全氣囊部件時,考慮採用其他零部件供應商的產品。
● 安全氣囊究竟有何問題
在全球發生多起傷人致死案件後,高田公司一直沒有對外公佈其氣囊問題的具體原因。NHTSA在要求高田召回問題氣囊的同時,還督促其在2019年以前證明硝酸銨作為氣體發生器推動劑的安全性。如果無法證明,則需要將目前市場中所有使用硝酸銨的氣體發生器召回,並採用全新的發生器進行替代。
2015年2月26日,寶馬、菲亞特克萊斯勒、福特、通用、本田、馬自達、三菱、日產、斯巴魯和豐田10家汽車廠商共同委託第三方公司Orbital ATK公司,組成的獨立測試聯盟(Independent Testing Coalition, 簡稱ITC),對近期召回事件所涉及的高田氣囊增壓泵進行獨立測試,以獲得最準確的事故原因。而受損最為嚴重的本田公司則單獨聘請美國科技顧問來調查研究高田氣囊問題。
根據最新訊息,ITC稱針對高田承認的存在問題的4款氣囊進行鑑定,已經證實高田氣囊氣體發生器組裝存在缺陷,其主要問題出自於氣囊當中的硝酸銨推進劑。硝酸銨特點之一是易溶於水、易吸溼和結塊,當發生器長時間暴露在高溼度環境當中,氣體發生器內部使用的硝酸銨推進劑將被破壞。當氣囊在碰撞中展開時爆炸會將破壞零部件連同氣囊一起彈出,傷及駕駛員。
ITC負責人還表示,硝酸銨推進劑的使用、高田零件組裝問題以及暴露在高溼熱地區這三個因素的結合最終導致氣體發生器容易破裂。同時硝酸銨的另一特點是成本低廉,相比於其他安全氣囊生產商所採用的硝酸胍推進劑,高田公司所使用的硝酸銨只不過是硝酸胍的合成原材料之一。
關注“車神榜”,汽車互動生態圈!
-
7 # 車鏡
是的,也是高田氣囊,畢竟之前主流廠家用的幾乎都是高田氣囊,消費者無法做出選擇。爆炸的原因,據美國相關部門調查稱,由於溫度以及溼度變化,經過長時間的揮發,最終導致氣囊裡的化學物質降解或失效,從而導致氣囊成為殺人工具。對於汽車廠家來說,應該更加嚴格的篩選供應商,不要在發生大規模質量問題時首先把責任歸咎到消費者身上,什麼空氣不好、路況問題、使用習慣等等,第一步應該問問,自己的供應商的產品是否有問題,當時採購時沒問題,那裝配有沒有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會不會發生質量改變等等,消費者是上帝,不是賣產品時才是,售後的時候一樣得是!
據汽車新聞網站Autoblog報道,美國汽車安全管理部門經過長年累月的調查發現,由於氣囊內的化學物質長時間逐漸揮發失效,最終導致了高田氣囊成為了殺人氣囊。
回覆列表
在高田公佈的使用有安全隱患氣囊的汽車品牌有豐田、本田、馬自達、寶馬、日產、三菱、斯巴魯、賓士、奧迪、克萊斯勒、福特和通用,但上述部分品牌至今仍未提及在華使用問題氣囊車型的召回事宜。幾乎所有的日系品牌都跟高田有合作,因此日系品牌車型召回車輛的數量也應最多。
爆炸原因: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系統管理局(NHTSA)局長馬克·羅斯金德(Mark Rosekind)表示,現在還在進行的調查發現,由於溫度以及溼度變化,經過長時間的揮發,最終導致氣囊裡的化學物質降解或失效,從而導致氣囊成為殺人工具。
羅斯金德說:“現在的科學技術明確表明,高田氣囊增壓泵(inflator)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不安全。”
羅斯金德此番言論的發表時機也耐人尋味,此刻,美國正面臨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消費品召回事件,而且,召回力度還正在逐漸增加。週三之前,約2880萬個增壓泵已經處於召回程式之中,因為這批次部分高田氣囊在撞車事故時可能無法正常開啟,併發生爆炸。週三,高田公司表示,它將會額外召回3500至4000萬個增壓泵。據悉,由於在去年11月,高田的全球供應商以及美國聯邦監管機構達成協議,指明高田公司或面臨高達2億美元的罰款,因此高田公司不得不擴大召回範圍。
據報道,殺人氣囊或將對13起交通死亡案件負責,至少100人因氣囊受傷。而且,在過去三週內,高田氣囊在馬來西亞還導致了兩起最新死亡案件。羅斯金德表示,在美國居住在炎熱潮溼地區的使用者、如果汽車使用年限較長的話,他們面臨的高田氣囊威脅將更大。現在,美國聯邦政府在處理維修時,有限考慮上述地區的局面。但氣囊替換工作預計得到2019年才能完成。
據悉,上述發現是由布勞姆奎斯特(H.R.Blomquist)發表的,他是一名行業化學以及催化劑專家,受僱於NHTSA以評估長期使用中的氣囊存在的問題。在報告中,布勞姆奎斯特表示,高田氣囊增壓泵的錯誤設計使潮溼空氣能夠逐漸侵入增壓泵,因此,隨著溫度變化以及時間的推移,對溼度非常敏感的催化劑會逐漸失效。當遇到事故、氣囊展開時,受損的催化劑會比預期燃燒得更快,因此對增壓泵的鋼結構造成更大的壓力,從而導致結構碎片化。
布勞姆奎斯特的發現與NHTSA早期的懷疑一致,他們均認為溼度在氣囊爆炸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早些時候,一些汽車製造商已經在墨西哥灣部分地區啟動了氣囊召回工作。
據報道,在氣囊製造生產後的六年裡,化學物質或已經失效。據瞭解,所有使用硝酸銨(ammonium nitrate)作為催化劑、卻不含有乾燥劑的高田氣囊都會出現化學物質揮發或失效的風險。不過,不含乾燥劑的氣囊增壓泵卻不包括在週三釋出的擴大召回範圍之內。目前,絕大多數的其他氣囊生產廠家已經不再使用硝酸銨,而是使用硝酸胍(guanidine nitrate),他們認為,硝酸胍是一種不易揮發性化合物。
羅斯金德表示,在最近的調查之中,高田公司的官員還算比較配合。但之前的政府調查顯示,這家日本供應商有“誤導、模糊”之嫌,並向NHTSA、消費者以及汽車製造商們故意隱瞞實情。羅斯金德說:“對於這些事情,我們不會視而不見。(來自網易)
連結:http://toutiao.com/i628217170828355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