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兩湖風輕雲淡
-
2 # 嚕嚕雜談
要說經濟作物,南宋應該是水稻 和 棉花。
南宋是在北宋覆亡後建立起來的朝代,定都在南京應天府,後來遷都到臨安,一般認為從1127年到1276年,共歷經了149年的歷史。北宋和南宋在一起的這段時間是我們常常認為宋朝。在1140年左右因為收到大金的好幾次攻擊和侵略,南宋放棄淮河以北地區,主要統治著以江浙一帶為重點的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南宋的時候,佔據江南地區的肥沃糧田,大規模引進和開展水稻種植,稻米產量大漲,特別是現在江蘇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地區,稻米產量很大,一年可有2熟,甚至3熟。據《宋代經濟史》作者漆俠的計算,南宋時候墾田面積達到了7.2億畝,南方水稻畝產約353市斤,但是那個時候的小麥畝產只有一半,178市斤,無論是面積還是畝產都遠遠超過前代。自水稻被廣泛引進之後,適合種植的江南地區終於確立了經濟中心的地位,當時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稻米的富足和量產促進了農業產品的互動和貿易,南宋在解決百姓溫飽的基礎上推動了經濟的運轉。
另一個,我認為是棉花。在南宋時期棉花的種植擴充套件到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棉花無論是產量還是種植難度都遠比蠶絲的容易,在一個人口大大增加的南宋社會中,用棉布作為珍貴綢緞的補充,百姓對平價衣服的需求強烈,降低著裝成本是非常必要的。棉花大規模種植後,棉布成為繼麻布、絲綢和毛織品、皮料等之後,華人的主要衣著材料。由於紡織業的發展,宋代還出現了用水力驅動的大紡車,南宋時還發明瞭軋棉的纜車。綿紡織業成為產棉區的主要農村副業,有了棉花作為紡織業的原材料,外加南宋在紡織技術上的改進和長足進度,逐漸形成了一套擀、彈、紡、織的一整套棉紡織工具。
-
3 # 十八街亂麻花
南宋最重要的經濟作物,首推棉花。
有人會說,古代生產力那麼低下,吃飽肚子才是天大的事,應該是水稻和小麥啊。
誠然,民以食為天,但在古代,糧食作物的流通性不強,並且沒有延展性,而在南宋時期,作為經濟作物的棉花,已經形成了一條穩定的產業鏈。
就讓小花帶大家瞭解一下南宋時期的棉和米吧。
棉花棉花並不是中國本土的作物,它的原產地在中亞地區,尤其是印度。
棉花最早傳入中國是在南北朝時期,但並沒有得到大面積的推廣,而到了南宋時期,棉花開始大量傳入內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宋朝之前,中國文字中只有帶“絲”字旁的“綿”字,卻沒有帶“木”字旁的“棉”字。
北宋的滅亡導致南宋的領土大面積縮水,為了維持國民經濟的穩定以及當權者的統治,南宋政府鼓勵百姓大力種植經濟作物。
棉花的大面積推廣,很大程度推動了宋代紡織業的進步,而紡織業的進步,又推動了宋代商品貿易的發展。
都說宋朝是弱宋,但南宋偏安一隅經濟卻異常發達,在這其中棉花的功勞不成多讓。
水稻早在14000至18000年前,華人就開始種植水稻,但產量卻並不理想。
南宋時期的占城稻以其早熟豐產和抗旱力強而備受青睞,遺憾的是,占城稻並不是中國本土的品種。
南宋初年民生凋敝,夏金元又在一旁虎視眈眈,統治者如坐針氈。為了穩定民心、擴大糧食產量,南宋政府不斷鼓勵百姓拓荒屯田,而耕地面積的增加也使南宋的農業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糧食的產量仍然是個大問題。
為了解決產量低下的問題,南宋政府從越南引進優良品種占城稻。
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強,並且“不擇地而生”,適於普遍栽種,很快就得到了百姓的認可,並在江南地區得到了大面積推廣,後來就有了“蘇(州)湖(州)熟,天下足”的諺語。
在當時,棉紡織就已經形成了一條穩固的產業鏈,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可從中受惠。
糧食產量的提高保障了民生,使南宋百姓不再遭受糧食短缺的困擾,但也只是滿足了人們最基本的需求,而棉紡織的推廣,卻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社會經濟也隨之穩步攀升,所以說南宋最重要的經濟作物,非棉花莫屬。
另外茶葉、桑樹、麻和蔗糖也都是南宋時期重要的經濟作物。
-
4 # 歷史的煙波
南宋主要以小麥,棉花為主,主要是小麥。偏安一隅,因循守舊,奸倿當道,註定屈身中原!小麥以裹腹,棉花亦保暖,終敵不過外族鐵蹄!
何不如政治軍事雙管齊下,徵鐵蹄,積糧草,肅君側,問鼎天下!
-
5 # 我有著屬於莪的
兩宋時期,在氣候溫和、資源豐富的南方,形成了文明天下的“糧倉”。南方原先很少種麥,漢以後才逐漸向南推廣。《晉書·五行志》說:“元帝大興二年(公元319年),吳郡(今江蘇)、吳興(今浙江湖州)、東陽(今浙江東陽)無麥禾(這裡的禾是指稻說的),大飢。”可見四世紀初,麥在江浙一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在此以後,又陸續得到推廣,主要是出於農民自己的傳播,有時王朝政府或地方官也曾督促推廣。南宋初年,北方人大批地遷移到長江中下游和福建、廣東等省。北方人習慣於吃麥,麥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麥價大漲,刺激了麥的生產。因此,麥的栽培迅速擴大開來
回覆列表
北宋
從越南引進佔城稻;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茶樹的栽培地區越來越廣,淮南、江南、兩浙、荊湖、福建及四川諸路,茶園十分普遍。僅在江南、兩浙、荊湖、福建地區輸送政府專賣機構的茶葉,每年就達一千四五百萬斤。茶葉已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同時也是國內外市場上的重要商品。
棉花的種植,在福建、廣東一帶逐漸盛行。養蠶和種桑、麻的地區比以前也有擴大。甘蔗主要在浙江、福建、廣南以及四川的一些地區種植,那裡有許多“糖霜戶”,專門種蔗製糖。
南宋後期,印度木棉迅速向長江流域推廣成為農業中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