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佛爺結福

    孩子只有跟著自己的父母一起長大,才能有感情,他們一直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生活習慣也逐漸形成,溝通方式也成了一種模式,他們當然和爺爺奶奶親,由其一些在外打工的人有很多沒有往家裡寄過錢的父母,他們生完孩子沒夕久,就離開了孩子,在外面不是這樣就是那樣沒有掙到多少錢,由於年輕,缺乏耐力和拼搏精神,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就很不容易了,他們已經有一種依賴思想存在,就算有一些錢,也準備留著以後做些大的事情。

    爺爺奶奶在家帶著娃,還得養活孫子,吃喝拉撒,各種費用,連上學吃穿那一樣也少不了,負擔重了,難免產生一些抱怨心裡,小孩子黔餘默化受到薰染,久而久之對自己的父母產生牴觸情緒,加上一年或兩年回一次家,給家裡給幾百上千元,象客人一樣做幾天又離開了家,跟孩子還沒有熟悉又離開了,一年一年的過去,相聚的情景只不過象幻燈片一樣多出現過幾次,可孩子在這種狀況下長大了,小時還和父母說上幾句話,給一塊糖,拿兩樣玩具還能哄到身邊轉一轉,讓孩子有一點想念,當孩子逐漸能獨立和更需要依賴和照顧時,父母不在身邊,卻只有爺爺奶奶能為他們承擔一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看看同齡的孩子,有父母照顧的幸福和自豪,孩子就會對自己的產生怨恨,恨他們生了自己,沒有管自己,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當他們在和父母見面時,連叫爸爸媽媽都覺得很彆扭,也有點陌生而叫不出口,有的乾脆都不叫了,面對這種情況父母也為難,也知道自己沒有盡到責任,有些後悔,但於事無補了,這時的孩子也可能開始走上了打工生涯,他們在外掙的錢,都只會孝敬爺爺奶奶,而不會給自己的爸爸媽媽,這就是改革開放幾十年出現在農村的普遍現象。

    這樣的家庭孩子大多數學習成績不好,爺爺奶奶想管不敢管,輕了不行,重了也不行,怎樣做都會遭來異樣的眼光和別人的議論,隔代教育,也有很大的代溝,也有些不適合現代育兒觀念,這樣家庭的孩子叛逆心更重,爺爺奶奶也是叫苦不迭,他們在校不會好好學習,回家作業沒人輔導,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住他們,成龍成蛇只好由著他們去,他們會很早離開學校,心裡也想的是掙錢養活自己,對入學深造,靠學習闖出一片天地,那都是別人的事情,與他們這樣的已經無關了,只要到了社會允許的年齡,他們就重蹈父母的打工之路,漸行漸遠更加生疏了,只有需得父母拿錢的時候,他們才會以傲慢的心態求助父母,如不順意,積壓在心裡的怨恨向火山爆發一樣會翻湧而出,把父母氣個半死,這種形成的心裡壯態會伴隨一生,當他們成家立業以後,同樣不管父母,造成社會不利影響,不孝敬父母的負面訊息會越來越多,會在網路中愈演愈烈,這是改革開放的弊端,也是為人父母當年自私和不挑重擔引起的,這種惡性迴圈會傷害幾代人,值得人們深思,也應該引起正在出現的打工年輕父母的注意,亡羊補牢未時不晚,犯了錯的父母趕緊相辦法彌補,還來得及,以免造成終身遺憾。

  • 2 # 葉瀾依

    我覺得,血緣肯定是有的,但是如果父母沒有用心陪伴的話,親密程度會差點。

    我小時候是外婆帶的,跟外婆睡,睡前吃2顆大白兔(所以蛀牙多)。我媽每天來,早上來看我,中午廠裡沒事也來看我,有事就不來了。晚上我爸媽一起來吃晚飯,吃完他倆回家,我和我外婆睡。有時候也和我姨媽睡。

    週末的時候我媽會帶我回家,一家三口一起過雙休。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媽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基本上屬於完全不能獨立帶孩子的體力。我爸那時候是老師,確切的說是教研員,所以他要去各個地方監督別的老師上課,晚上還要帶夜校,總之相當相當忙。(我小時候跟我爸逛超市看到大人喊他老師還覺得蠻神奇的。)

    我跟我爸媽關係,還可以。因為他們並不是完全缺失我的成長。我媽會煮菜給我吃,我爸會給我講故事。

    但我跟我外婆和姨媽的關係就相當好了。比如我買吃的給外婆,我媽也想拿,我肯定說,你等會兒。

    我外婆拿2個橙子過來,跟我媽說,你給她削了皮。我媽說,給她吃一個嗎?我外婆就懟她,2個。我叫你削皮,沒叫你吃。

    所以說,生娘不及養娘大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如果從小就不管不顧,那跟陌生人有什麼區別?

  • 3 # 筱妹說育兒

    你好,感謝誠邀。

    從身邊朋友的情況來看,孩子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基本跟父母很陌生。

    有個朋友,她媽媽21歲生下了她,23歲有了弟弟。可能因為年紀尚小,也不懂得經營婚姻,朋友5歲時父母就離了婚。她和弟弟都由爺爺奶奶帶大。

    兩個孩子雖然都沒有考上大學,但腦子靈活,肯吃苦耐勞,姐弟倆分別創業都很成功。

    朋友張口閉口都是說爺爺奶奶的事蹟,以他們為榜樣,有好吃的也會特意給他們寄過去。每年也會抽空回去看他們幾次。

    但對於父母就鮮少提起,偶爾父母來看她,她說總覺得心裡缺少了點什麼,沒辦法跟他們很親密。雖然也理解他們性格不合,婚姻不幸福,但既然有了他們,總該承擔起撫養孩子的義務,而不是一走了之。

    如果有條件,還是希望父母能親歷撫養孩子。我們姐妹仨都由媽媽照顧著長大的,三個人都很孝順,性格也很好。

    父母帶大的孩子未來不一定能考上好大學,有很好的收入。但是這段經歷可以讓我們知道父母無微不至的愛,而這愛會成為未來人生路上陪我們度過艱難的堅韌力量。

  • 4 # 阿童木164310011

    這個問題我有些體會~

    我的侄子在上幼兒園之前一直是我媽黑天白夜帶大的,直到上了小學才回到他父母身邊~現在初三了,有時候還要跟奶奶一個床睡覺,跟我媽特別親~我感覺孩子從小跟誰長大的以後就跟誰更親近些…

    跟父母的感情也不會差,畢竟那是自己的至親。對孩子而言,心底肯定會留個位置給帶大自己的爺爺奶奶!

  • 5 # 大金子影視

    當然也是會好的,現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孩子,社會壓力大,有時也需要老人分擔一下,年輕人應該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事業上,才能給孩子更多的可能。

  • 6 # 尼尼妹尼妹

    我算是外婆帶大的孩子。9歲以前我媽媽也帶我,但是她要上班所以基本都是我外婆帶我,而且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就是一直跟外婆睡的,差不多睡到13歲吧,9歲以前我爸媽下班都會陪我,但是9歲有了我弟,我就成了留守兒童,一直跟我外婆一起。說實話,我是跟我外婆最親的,我外婆是真的很疼我。我跟我爸媽呢,相較而言跟我爸要親一些,可能是女兒天生就跟父親親吧,跟我媽呢,其實也還好,但我跟我媽從來沒有什麼親密的接觸,比如一起逛街挽著手或者牽著手啥的,有時候走路不小心跟我媽碰到手我都會覺得很排斥很生疏很奇怪,就連跟我媽一起洗澡換衣服我都覺得不好意思覺得尷尬。所以,我女兒從出生到現在快三歲了,一直是我自己一個人帶,親歷親為。就怕她以後長大了跟我不親

  • 7 # 實話埋心底

    現在孩子也很現實了,只要父母有錢一樣的感情會很好,就算裝也得裝很好,可能呆一起有些許尷尬,但他們也知道躲不過。看爺爺奶奶有沒有溺愛了,有溺愛的話可能也不一定心疼爺爺奶奶老了,長大就會想著社會沒空想爺爺奶奶了。沒溺愛的或者知恩的就會對爺爺奶奶很好,甚至都會接爺爺奶奶一起住。

  • 8 # 我是濤濤媽

    不怎麼好,小孩就是小時候誰帶的多就和誰親。大了回到父母身邊很難培養好感情的,總感覺比較莫生,沒有什麼話可以聊,我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親身經歷的。

  • 9 # 是李肖吖

    我想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從小也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所以我很有感觸,和爺爺奶奶的關係的確很親,大概是當他們和父母產生矛盾的時候可能我都會更偏向於爺爺奶奶,他們把我帶大是真的很辛苦,因為家裡小孩子多,奶奶每早五六點就要早起做飯,為的是不讓我們遲到,中午放學回家就會是熱騰騰的飯菜,簡直不要太滿足。夏天的時候爺爺總會帶回一個大西瓜,或者是提回肉或者魚,我們都是小孩子,有西瓜吃,還有大魚大肉,別提有多開心雀躍了。

    在我看來,婆媳矛盾真的挺複雜的,是一門大學問,我現在也還不懂,沒有親身經歷,所以沒那麼多的感同身受,只是我覺得還是需要多包容對方,我覺得父母和爺爺奶奶都沒有誰對誰錯,更重要的還是要和平相處呀。爸媽生我,爺爺奶奶養我,我覺得應該是一樣親的,感情一樣好在我看來,缺一不可。父母在外打拼,很不容易,爺爺奶奶在家帶我們也很辛苦。憑心而論,他們都教會了我愛和責任以及感恩。這一生承蒙家人厚愛,很幸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軍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效能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