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時隔5年,茅臺調整出廠價,2018年起漲價18%。
12
回覆列表
  • 1 # 羨之說

    漲價不漲價,對廠家來說是經濟行為,只要經過了嚴格的測算,漲價後的利潤超過漲價前,那麼就是理性的。我相信茅臺廠家必然經過了嚴格的資料分析,那麼他們支撐漲價能獲得更高利潤的依據是什麼?要知道前幾年在整頓作風、遏制送禮、公款消費的衝擊下,似乎還調低過價格,如今又因何能支撐漲價?

    我想可能有兩點理由或者根據:

    第一,供給缺乏價格彈性。即是說,在需求(例如對高檔白酒的需求)上升的情況下,茅臺的產能增長速度較慢,或者在2018年產能尚不能快速釋放。由此供給短時間跟不上需求,因而價格上揚,以獲得最高利潤。

    至於需求為什麼快速增長?也許是因為消費升級,高檔白酒成為中產階級的一般消費品;或許是茅臺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提高;或許是因為茅臺現在在交易市場上被經銷商囤貨炒作,具有投資品的屬性,類似多年前的普洱茶,但對茅臺廠家來說,不管是買過去囤貨、收藏還是直接喝,都意味著需求增長。

    在需求擴大的情況下,只要賣出一瓶酒的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那麼無需提高價格,只要拼命生產銷售,就能實現利潤最大化,但這是建立在供給擁有充分彈性的基礎上。所以產能不能快速提高以滿足需求、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是茅臺漲價的根據。

    第二,在高檔白酒市場上,茅臺形成了寡頭壟斷的地位,甚至在醬香型白酒這一細分品類上形成了絕對壟斷地位,替代產品的替代效應較差。也許經過廠家計算,提高18%價格,銷售數量的損失小於提價的收益,總利潤有更大的增長;而如果提價高於18%,也許得不償失——這就看茅臺廠商的計算根據了。但歸根到底,這是由產品的市場壟斷地位、消費者需求共同決定的。

    漲價是一種合法的商業行為,白酒市場也不存在自然壟斷或者行政壟斷,不喝茅臺還有五糧液等等,或者價格太高都乾脆不喝,所以也無需過於驚詫。供求關係而已。

  • 2 # 天下網商

    時隔五年貴州茅臺上調產品價格,53度飛天茅臺酒500ml的市場零售價上調至1499元/瓶。2兩茅臺酒= 1克黃金!

    在宣佈白酒價格上調的當天,茅臺股票大漲,還創下了歷史新高,截至1月10日,茅臺收盤時股價已達785.71元/每股,市值9870億元,直逼萬億。

    茅臺酒是一個絕對的賣方市場,且“一瓶難求”的情況加劇了茅臺價格瘋漲。2017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茅臺國內經銷商數量為2965家,增幅27.2%;國外經銷商數量104家,增幅22.4%。當然業績也是和增長的經銷商數量成正比。

    2017年,茅臺因為部分經銷商擾亂市場秩序的原因接連發出多份處罰經銷商的檔案,要求專賣店、特約經銷商必須明碼標價,樹立茅臺酒價格標杆。

    此次漲價,茅臺也在公告中明確要求各級子公司做到不助推價格,以穩定目前市場的零售價,並且建議銷售商酌情參照茅臺目前的調價標準,堅決做到不囤貨捂售,不捆綁搭售。

    茅臺酒是如何做到酒王,價格和股價一路上揚的呢?營銷和電商大概是新零售時代的武器。

    2017年是茅臺正式大規模佈局電商的第三年,不僅茅臺自有電商平臺茅臺雲商全面上線,還在天貓開設了茅臺的第二家店鋪,“茅臺雲商”和原有的官方旗艦店不同的點在於,茅臺雲商店連線茅臺線下經銷商和線上消費者,每一個消費者下單後,都會由最近的經銷商網點進行配送。

    並且根據茅臺的電商業務負責人表示,每瓶茅臺都有唯一的身份碼,消費者簽收產品的時候只要掃一掃就知道是不是正規經銷商發過來,並且產品運送中途有沒有被調包,保障正品銷售。

    茅臺雲商天貓旗艦店。

    茅臺酒的產能達到每年46000多噸。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近期媒體採訪中,透露了一個“小目標”:在2020年實現千億集團。

    另外,你們知道茅臺酒是怎麼釀造的嗎?工藝十分的複雜!一瓶茅臺酒的生產過程要歷時五年之久!

    在重陽之際進行首次投料,此後還要經過2次投料、9次蒸餾、8次發酵、7次取酒的長達10隔越的生產週期,形成半成品酒,這種半成品酒貯存三年以上成為“基酒”,然後對基酒進行勾兌、調配,此後還要再貯存一年,以使酒質和諧醇香,方可裝瓶出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馬球星C羅明年8月將與女友舉行婚禮,大家祝福一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