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糖尿病同伴
-
2 # 樸羅圈
尿頻尿痛
常規診斷:尿路感染。
可能疾病:間質性膀胱炎。
美國加州聖約瑟夫醫院泌尿科專家布萊恩·諾羅茲博士表示,如果使用抗生素一療程後,尿路感染典型症狀仍不消退,就應請醫生進行尿培養(不同於尿液分析)檢查。若尿培養為陰性,應懷疑間質性膀胱炎的可能,其另外一個特徵是不會引起發燒。
泌尿外科主任陳卓介紹說,間質性膀胱炎的表現常常與尿路感染相似。在病程的早期,一般都有感染的因素存在,易被誤診。
鍛鍊時喘不過氣
常規診斷:支氣管炎。
可能疾病:運動誘發型哮喘。
美國加州胸腔科專家喬安娜·比羅博士表示,鍛鍊可誘發哮喘。哮喘患者不鍛鍊時感覺很正常,一旦鍛鍊就可能出現胸悶、氣喘、嚴重咳嗽和/或氣短。支氣管炎症狀與此相似,但通常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後。
呼吸內科蔣光副主任醫師介紹說,運動性哮喘的患者一般有個特點,就是往往在劇烈運動停止後5~15分鐘內出現, 症狀主要有咳嗽、胸悶、氣短和喘息等症狀,檢查的時候可以發現伴有肺功能相關引數下降,但是一般30~60分鐘內可自行緩解。所以患者就診的時候一定要詳細向醫生說明自己的發病誘因,有助醫生與一般的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進行鑑別。
-
3 # 郝小鋼
迷信或者偏信的患者,最容易誤治。我是中醫,幾次遇到不說話,直接向我伸手把脈的人,然後讓我說出他哪裡有毛病;還遇到幾個人,把脈後問我,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什麼的;還遇到幾個不寐的人,居然把自己的病跟易經扯上關係;還有信奉老中醫者,不是這裡虛就是哪裡虛,20歲的年齡也是虛。
以上幾類人,最容易被人誤治或者欺騙。
兒童糖尿病最容易被誤診,主要有如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兒童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多尿、多飲、多食及消瘦)的症狀不明顯。通常第一次發病是急性起病,以感染為誘因,或是在發病前幾周或幾個月,患兒表現出反覆呼吸道、泌尿系或面板感染。
二是發熱、呼吸困難、精神不振為首發症狀的糖尿病多見於小兒,常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另外,以腹痛、腹瀉為首發症狀的糖尿病發病急,常被誤診為腸炎、急性闌尾炎等。
很多人認為兒童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這是個誤解。由於生活方式改變、大量進食高熱量飲食、缺少運動等原因,導致兒童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特別是在肥胖兒童中。
如何才能防止兒童糖尿病被誤診?
首先當患兒出現上述與兒童糖尿病類似的症狀,家長在就診時要向醫生準確介紹患兒糖尿病家族史和近期病史,便於醫生正確診斷。除1型糖尿病外,對某些肥胖兒童,如出現多飲、多尿、體重下降或出現面板黑棘皮樣病變時,也應考慮到2型糖尿病的可能,應及時檢查血糖,及早作出診斷。家長不要因為害怕麻煩或心疼孩子,而拒絕做一些必要的檢查。如證實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應及時補液及用小劑量胰島素治療,可有效地控制血糖,及時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