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跑步天涯

    可以,因為一週能跑五次10公里,說明你已經習慣了10公里的距離——它對你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不再成為挑戰了。

    後面的圖表顯示,只要你的10公里成績不超過1小時10分出頭,就可以在6小時的關門時間內跑完馬拉松。

    接下來你應該做的,只是將能夠一口氣跑下來的距離不斷延長,由此循序漸進到30至35公里左右,你就可以比較有底氣地參加馬拉松比賽了。

    具體做法可以每週延長5公里,只需在週末達到一次就行,而且不要追求速度,只要能夠完成距離,再慢都可以。這樣做難度不大,也不容易受傷:

    第一週15公里,第二週20公里,第三週25公里,第四周30公里,第五週35公里……也就是說,在順利的情況下,你用一個月出頭,就可以具備完成馬拉松的能力。

    退一萬步說,再怎麼不順利,假定20公里過後,你每週只能增加兩三公里,給你三個月時間,應該也足夠了。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10公里跑不僅是馬拉松的重要基礎,10K成績也是預測馬拉松成績的主要依據。

    有一個概念叫“馬拉松耐力系數”,用於透過萬米成績預測馬拉松表現,其公式為:

      馬拉松耐力系數 = 馬拉松成績 ÷ 萬米成績

      馬拉松成績(預測)=萬米成績 * 馬拉松耐力系數

    據研究,對於業餘運動員而言,馬拉松耐力系數通常在4.6至4.8之間;而對於專業運動員來說,在4.4至4.7之間。所以,對業餘馬拉松初級者來說,用4.7至4.9來預測,中高階者用4.6至4.7。

    筆者萬米成績在45分左右,馬拉松PB為3小時38分(距離長了,如果按42.2公里算,差不多是3小時35分),算下來這個係數是4.8上下,應該還有不少提高空間——只要能夠克服到後面喜歡走的老毛病。

  • 2 # braveheart037

    每次10km什麼配速?如果跑10很輕鬆的話,自然半馬不成問題。全馬的話,需要拉一拉LSD,讓身體適應下30km以上的距離。其實全馬關門時間一般6小時,跑+走+跑結合,一般人都能完賽。但是成績肯定不怎麼樣。想跑進4小時,或者3小時30分以內,平時應該是每週末一個21km以上的長距離慢跑,加平時10到15km左右正常跑,加每週一次速度訓練。當然,進4小時可以不進行速度訓練,純堆跑量也可以。但是進330還是需要練下速度。一開始腿部肌肉不行,心肺不行,不推薦太大強度速度訓練,有可能受傷。

    訓練計劃可以這樣,週一休息,週二10,週三10,週四休,週五10,週六21到30的慢跑。週日放鬆跑跑10或者騎車,游泳。這樣一週大概50到60km跑量,每個月大概200到250km左右。每週休息2天。練習2年或者3年,進4小時應該可以。如果想更好,把每週的一個10km改成一次亞索800這種速度訓練。就是每週一個速度,一個長距離,其他跑10km。保證最少1天休息,另外一天可以游泳放鬆或者騎車放鬆或者休息。休息很重要,千萬別讓身體疲勞。肌肉疼,可以適當堅持,但是關節一旦不舒服,必須馬上休息或者換其他運動。比如我以前有一段跟腱不舒服,就開始游泳+滑冰。一個冬天沒怎麼跑,但是還是保持運動。運動多樣化,不容易受傷,同時鍛鍊更多肌肉。

  • 3 # 長夜6660

    你可以嘗試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就算了吧! 前半程和後半程根本不能相提並論!我平時基本也跑十二三公里, 我上次跑成馬,前半程131都跑得很輕鬆,上了30公里後就感覺體力不行了。尤其是上了38公里,累得要死!

  • 4 # 郭醒4

    配速多少?如果1小時內,個人覺得可以,但是因人而異。

    最好有個人陪跑,實在不行就放棄。

    持續的一週5次十公里,說明個人習慣這個量,只要能試一下半程或者30,會更有把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讓我們插上理想去翅膀的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