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梁寅文
-
2 # 一起書影音
在這個網際網路資訊時代,不少人批判碎片化閱讀有諸多壞處,提倡復興紙質閱讀的人更是不在少數。我始終對這兩派的紛爭不解,難道有了電子方式的閱讀就會徹底拋棄紙質閱讀麼?難道紙質閱讀就這麼脆弱不堪經受不起比對與考驗麼?據我觀察身邊的朋友和眾多網友的反饋,得出結論——這種憂慮實屬多此一舉的杞人憂天。
每一階段的科技發展都會結晶出一種乃至多種改變人類日常生存方式的新產品,例如代替人力的蒸汽機、替代自然日照的電燈等。每一個科技新品種的問世之初都會引起一部分“念舊”的人們的擔心焦慮。但,縱觀歷史的推演,您看,每一個階段的“新”最終都會淪為“舊”,新舊二者都會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此正常的新陳代謝保證了人類社會不斷的向前推進,閱讀方式也是同樣。
眾所周知,紙質書與電子書各有利弊,例如電子書雖輕便豐富但因缺乏厚重感使人容易在閱讀經典之時始亂終棄,紙質書也因其厚重感之強“福禍相依”,等等。
但我在此還是要由衷感謝電子書的問世及發展,為什麼呢?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1年中國人均讀書僅為4.3本,遠低於南韓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猶太人的64本,且國民數字閱讀人均讀書僅1.42本,中國是世界人均讀書最少的國家之一。
可千萬別小覷這平均數字的小小漲幅,由此便能看出,電子書的發展不僅沒有阻礙紙質書的閱讀反而壯大了紙質書的閱讀市場,使得國民閱讀量有了穩步的提升。
講個玩笑話,從前不讀書不看報的人用上手機後每天僅讀上點資訊也算因科技而進步了吧,更別提那些運用好電子書的人們了。
而小編自己呢,更願意將二者結合起來,在公共場合用電子書看輕鬆詼諧的內容,在私密空間手捧紙質書感受經典文字的美好。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習慣,以上的分享內容也僅源自我個人的思考,感謝讀到最後的你們,也希望你們無論是透過電子書還是紙質書,都能感受文字與思想的無限美好。 THANKS~
-
3 # 早晚讀書山東
紙質書除了閱讀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借給別人。錢鍾書在《圍城》裡說:「一借一還,一本書可以做兩次接觸的藉口,而且不著痕跡。」就算是人家不還你,說不定多年後看見這本書,還能忽地想起你來。
很少有其他東西有這個好處,可以隨意借給別人,或者找別人借來看。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十年前微軟設計了一種叫「Zune」的MP3播放器,可以把正在聽的歌兒用WiFi「借」給朋友聽,但是最多聽三遍。喬布斯看了演示說:「It takes forever. By the time you’ve gone through all that, the girl’s got up and left! You’re much better off to take one of your earbuds out and put it in her ear. Then you’re connected with about two feet of headphone cable.」
回覆列表
從技術來講,電子書比紙質書好。從裝幀設計來看,部分紙質書是藝術品。從華人均居屋面積條件來講,電子書的儲存和管理更加方便。從閱讀體驗來講,是個人習慣的選擇問題。從親子傳承來講,紙質書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如果有條件,或者說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家藏書館都是文人的嚮往,如李敖和查良庸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