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敵小廿廿
-
2 # 母親大學堂
毋庸置疑,異地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是有一定影響的,異地家庭的家長應該更加密切關注孩子的成長。
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這種父母的例子還比較多,大多數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夫妻只能兩地分居。
那麼,父母長期分居,會對孩子帶來哪些傷害呢?
一、嚴重缺愛
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任何一方錯過孩子的成長,其實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孩子會認為沒有陪長大的一方沒有盡到撫養的義務,自己在他心中也不重要。孩子跟父母其中一方沒有感情,嚴重缺愛的孩子會讓孩子早戀,自閉,甚至會產生一些更嚴重的心理疾病。
二、性格扭曲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很關鍵,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都需要父母的引導和幫助。父母雙方的言行和教育才能給予孩子性格上的平衡。長期分居就會打破這種平衡,會讓孩子的性格有別於一般家庭健康的孩子。孩子性格孤僻,逆反心理嚴重,嚴重的話還會去報復社會。
三、缺少性別上的認同感
孩子如果跟父母一起長大,是自然而然的同時接觸到兩個性別,認識兩個性別,瞭解兩個性別,從而自身的性別角色形成會自然完成的。而如果缺少其中的一個性別的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就可能不夠均衡。
四、孝心磨滅
體會不到父母一方愛的孩子長大不孝順的機率更大,會磨滅孩子孝敬父母的心.父母給孩子造成那麼大影響,他長大後一定會耿耿於懷,記恨與父母。
如何將兩地分居對孩子的傷害降低到最低呢?
一、跟孩子明確表達
孩子雖然小但並不是什麼都不懂得,他們也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能力。要明確的跟孩子說明父母長期分居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父母不愛他,是因為工作原因,不得不分開,他在父母心裡都很重要,父母會永遠愛她,讓孩子內心有安全感。
二、讓孩子多跟另一方溝通交流
科技那麼發達,可以一週讓孩子和另一半影片三次,多瞭解下孩子的生活,多關心孩子。讓他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儘可能多的回家探望孩子,這樣也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被愛的,進而感覺到安全。
三、鼓勵孩子多接觸親友
父親不在家,男孩子要更多的接觸祖父或外祖父,叔叔舅舅等等,父母可以適當有意地安排孩子跟這些親友共處的時間。女孩子也應該多瞭解除了自己和媽媽以外的性別是怎樣為人處世的,多跟媽媽一起見見這些親友,會讓孩子對性別有更清晰的認識。
兩地分居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攜手一起來如實的面對分居這段時間家庭要經歷的種種問題,帶著彼此關愛的心,帶著對孩子有愛的心,帶著對家庭負責任的心,來用心的一起經歷這段時光,那麼這段時光也可能變成一種生活帶給我們的獨特的禮物,讓一家人收穫到更多的愛與更深的連線。
回覆列表
好吧,其實留守兒童是中國現在農村家庭的一個普遍現象。很多父母為了生活都會離開家鄉去城市裡或者是更遠的地方打工,每年在過年的那幾天回家團聚。孩子就交給家裡的老人來照顧。但是隨著現在農村老人的年齡越來越大,加之現在社會的發展,孩子越來越不好管,其實對於孩子和家裡的父母都比較困難。
留守兒童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少,他們享受不到同齡兒童來自父母的愛和照顧。父母不在身邊,不能陪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成長,陪他經歷成長路上的每一個轉折點其實等到孩子長大以後就知道真的很重要。
當然,留守兒童最大的好處就是,孩子都比較獨立,他們很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幫助家裡做事情。他們能夠承受比同齡孩子更多的壓力和挫折。
總之有好有壞吧。但是個人還是覺得,父母最好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和他們一起成長,給他們最好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