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大樂
-
2 # 能哥剪輯
自2019年12月以來,越來越多的肺炎患者發生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這不僅引起了中國國內的關注,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該新型肺炎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19號冠狀病毒病(COVID-19),發病時COVID-19的常見症狀為發熱、疲勞、乾咳、肌痛、呼吸困難。此外,有些病人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該病的發病可導致肺泡損害引起的進行性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科學家隨後從人類呼吸道上皮細胞中分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該病毒被命名為2019-nCoV5。Lu等6發現2019-nCoV在全基因組水平上更接近bat-SL- CovZC45和bat-SL- CoVZXC21,而2019-nCoV受體結合域(RBD)的外亞域與SARS冠狀病毒(SARS- cov)的外亞域更為相似。Zhou等的研究表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II (ACE2)可能是2019-nCoV的細胞受體,同時也是SARS-CoV和HCov-NL63的受體。Zhou等也證明2019- nCoV不使用其他冠狀病毒受體、氨肽酶N和雙肽酶。Xu等人的研究發現,2019-nCoV s -蛋白的RBD結構域支援與人類ACE2分子的強相互作用。這些結果表明,ACE2在細胞進入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表達ACE2的細胞可能作為靶細胞,易受2019-nCoV感染。
ACE2在人體內的表達和分佈可能預示著2019-nCoV的潛在感染途徑。透過已開發的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技術和基於公共資料庫的單細胞轉錄組,研究人員在單細胞轉錄組下分析了ACE2的RNA表達譜。在肺、食管上層和層狀上皮細胞、迴腸和結腸吸收性腸上皮細胞、膽管細胞、心肌細胞、腎近端小管細胞和膀胱尿路上皮細胞的II型肺泡細胞(AT2)中發現了高ACE2表達。這些結果表明,那些具有高ACE2表達細胞的器官應該被視為2019-nCoV感染的潛在高風險。
-
3 # 模糊黃金紅
中山大學團隊研究發現ACE2在人體表達最充分的部位是小腸前部和後部。這個部位吳又可稱為半表半里的“膜原”。
回覆列表
氣管和主支氣管的粘膜上皮是 A. 單層扁平上皮 B. 復層扁平上皮 C. 單層立方上皮 D. 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
氣管和主支氣管的粘膜上皮是
A. 單層扁平上皮
B. 復層扁平上皮
C. 單層立方上皮
D. 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
E. 單層柱狀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