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糖尿病之友

    子宮內膜癌發病的高危因素有:

    1、肥胖。肥胖是造成子宮內膜癌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肥胖程度越高,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越高。

    2、未生育。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晚育或不育的婦女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未生產或不孕症患者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癌,40歲以下的子宮內膜癌患者中66.4%為未產婦。未生產過的婦女比生產過的婦女的子宮內膜癌發生率高三倍。

    3、患多囊卵巢綜合徵的患者發生子宮內膜癌危險性為同齡人的4倍,存在排卵障礙和子宮內膜增生的人也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癌。

    4、長期應用雌激素治療。應用雌激素補充治療者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是未用雌激素補充治療者的3~4倍,而且與雌激素用藥劑量和用藥時間等有關。

    5、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可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尤其是患這三種疾病的中老年婦女,更要提高警惕。

    6、遺傳。有子宮內膜癌家族史的人,即家族中有患子宮內膜癌的,患病機率比同齡人高。

    7、月經初潮年齡過早及絕經延遲的人,由於行經年齡延長,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高。12歲以前月經初潮比12歲以後月經初潮者,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高60%,52歲以後絕經者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為49歲前絕經者的2.4倍。

    8、長期月經不調、紊亂,使子宮內膜持續受雌激素刺激,卵巢不能正常排卵,不能正常產生孕激素,子宮內膜缺乏孕激素影響,造成增生性改變,容易患子宮內膜癌。

  • 2 # 鞏阿姨談健康

    什麼是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惡性腫瘤,以子宮內膜腺癌最常見。子宮內膜癌為女性生殖道三大惡性腫瘤之一,佔女性全身惡性腫瘤的7%,佔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20%~30%。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呈上升趨勢。

    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患有無排卵性疾病(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多囊卵巢綜合徵)、分泌雌激素的腫瘤(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長期服用雌激素的絕經後女性,以及長期服用三苯氧胺的女性

    (2)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的女性

    (3)不孕及絕經延遲的女性

    (4)初潮年齡早、高齡未婚、婚而未孕者

    (5)約20%內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6)老年體瘦女性(與雌激素無明確關係)

    子宮內膜癌有哪些臨床症狀

    早期一般無明顯症狀,大多一旦出現症狀則已經是中晚期了。多表現為:

    (1)陰道流血:是最常見症狀,約80%的患者以陰道流血為首發症狀。主要是絕經後的少量、持

    續、不規則的陰道流血,大量出血者少見。未絕經者則表現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紊亂。

    (2)陰道排液:約1/3患者有陰道排液增多,呈漿液性或血水樣。若合併感染,則陰道排液呈膿

    性或膿血性,伴臭味。

    (3)下腹疼痛:疼痛累及宮頸內口,可引起宮腔積膿,導致下腹脹痛及痙攣性疼痛。晩期浸潤周圍組織或壓迫神經,可引起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

    (4)全身症狀:晚期患者常伴惡病質及全身衰竭等症狀。

    子宮內膜癌治療方法有哪些

    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早期以手術治療為主,晚期採用放射、手術和

    藥物等綜合治療。治療應根據全身情況、腫瘤範圍及惡性程度來制訂方案,因此,應遵循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子宮內膜癌的預後

    不同的治療方法、個人身體狀況、惡性程度等都是影響預後的重要因素。75%~90%復發在術後2~3年內。因此,術後2~3年內應該每3個月複查1次,3年後每6個月複查1次,5年後每年複查1次。

    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發生

    (1)多瞭解防癌知識,堅持定期婦科體檢

    (2)積極治療癌前病變,子宮內膜有增生特是不典型增生者,應積極治療,定期複查

    (3)正確掌握使用雌激素的指徵

    (4)若有更年期異常出血、陰道排液及合併肥胖、高血壓或糖尿病者,要提髙警惕,及時就醫,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5)加強運動鍛鍊,調節機體代謝及免疫功能。

    (6)改變飲食習慣:規律飲食,營養均衡搭配,不暴飲暴食;少吃油炸、燒烤、煙燻等食物;不吸

  • 3 # 杏花島

    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逐漸升高的趨勢,在中國目前已經位於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第二位。該病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圍絕經期婦女多見,並且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道腫瘤之一。

    目前導致該病的原因一般認為可以分為兩種:(1) 雌激素依賴型,該型別佔該病的大多數,可能是由於無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長期作用下,發生內膜增生,從而導致癌變。該型預後一般較好。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徵、有卵巢和乳腺癌病史、不孕或不育、絕經延遲的患者患該型別的較多,除此外長期應用雌激素或者有其他激素增高的疾病史患者也屬於該型別的高危發病人群。(2)非雌激素依賴型,這種型別比較少見。一般多見於老年體瘦的婦女。除此外,遺傳因素對該病也有影響。

    在臨床上,對於高危發病人群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或陰道排液、下腹部脹痛或痙攣樣疼痛等症狀時,要考慮到該病,進行相關的檢查。在臨床上常見的檢查有:B超,是診斷該病的最常規檢查;分段診刮,這種檢查是確診該最常用,也是最有價值的檢查方法;宮腔鏡檢查,對於宮內的情況可以比較直觀的進行探測,有助於及早發現病變;除此外還有細胞學檢查、MRI、腫瘤標誌物檢查等。

    對於該病,圍絕經期婦女有陰道出血等異常症狀要引起重視;高危人群則建議每年進行篩查,積極預防。

    本期答主:劉文靜,醫學碩士

  • 4 # 39美人計

    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

    子宮內膜癌和其他的癌症一樣,有著自己的患病高危因素,感緊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當然,如果你有高危因素也不用太擔心,畢竟只是相對其他因素的危險性高一些,而不是存在就一定會患病。發現自己存在高危因素,及時治療或者調整,也能讓你離癌症更遠。

  • 5 # 康愛線上

    子宮內膜癌是常見婦科惡性腫瘤之一,佔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20%~30%。近年來,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在歐美髮達國家已上升為第一位。其危險因素包括:

    (1)肥胖、不育、未產、延遲絕經(52歲後);

    (2)與雌激素水平增高相關的婦科疾病史如多囊卵巢綜合徵、子宮內膜增生、子宮肌瘤不規則出血者、長期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

    (3)與垂體功能失調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

    (4)有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史者;

    (5)有癌家族史、多發癌和重複癌傾向者如乳腺癌、卵巢癌等。對於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防癌檢查、對更年期月經紊亂和絕經後不規則陰道出血應及時診刮,除外惡性後再對症治療。同時正確指導使用激素替代療法,服用雌激素同時,還應每月服用孕激素不少於10天。長期大劑量服用三苯氧胺可引起子宮內膜增生,甚至能有子宮內膜癌發生的可能。因此對乳腺癌術後服用三苯氧胺患者,應定期行婦科檢查,並應作B超檢查,瞭解子宮內膜厚度。如內膜>5mm,或有陰道不規則出血,則應及時行診斷性刮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那麼重視三星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