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
2 # 上官天竹
這個問題我經歷過,因此我最有發言權了。
2016年孩子的藝術類校考和統考很不錯,統考音樂在河南考了157分,校考也過了五個學校。統考一結束,我立刻在好友的推薦下,準備去鄭州的一個文化衝刺班學習。首先向孩子的學校老師說明了情況,老師婉轉說明不贊成去校外補習班,因為現在孩子的學習節奏都是按照學校的進度,如果再去別的補習班就打亂了節奏,根據往屆去外邊學習同學反饋和考試成績,學校老師一般不會同意孩子去校外補習。
但此時我已經急火攻心,覺得孩子專業成績這麼好如果文化課成績達不到分數線以前的努力就前功盡棄了,堅持要去鄭州,孩子此時也有點迷茫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老師沒辦法只好說那你們去試一個星期,如果不行趕緊回來。
我和孩子回家立刻準備被褥、學習用品,我開車第二天一大早就趕到了鄭州,學費三個月一共兩萬二,先交了500材料費又安排了宿舍就跟班學習了。
我住在賓館天天去補習班打聽學習情況,孩子說語文和政治老師講的特別棒,聽說是學校聘的特級教師,但別的課就一般了。另外,學校十點就熄燈了,孩子想多學習一會就打手電,可宿舍同學都不樂意,等於說學習氛圍不濃厚。伙食也一般,孩子經常在校外小吃攤吃。和補習班老師交流老師也一直說補習班往年上一本線的多少多少名,但孩子覺得明顯誇大。
權衡再三,孩子覺得還是回學校學習更好一點並且還在猶豫,我當機立斷,馬上返回學校。和補習班老師溝通後把教材留下回頭把500元打到我卡里。我們一大早又返回來三門峽,孩子下午就進班學習,開始最後幾個月的衝刺,常常學到晚上1點,大人真是心疼啊。
好在最後成績出來上了本科A段線,放棄了海南師範上了鄭大,證明了孩子學校老師的話是對的。學校常年送畢業生已經積累下寶貴的經驗,知道該從哪裡下手孩子知識掌握的牢固,因此我還是贊成孩子在學校學習。
-
3 # 牛寶鑫書法
如果成績本來就非常優秀,建議回校跟班複習,同時一對一輔導。若本來就很差,就需要到外面的輔導機構了。
我孩子是18年美術高考,文科,校考後,利用80天的時間,回學校複習,同時抽時間一對一,最終考了590分(語文117 數學145 英語135 文綜193),順利被清華美院錄取。
-
4 # InBrand
藝術是需要天分的,真正能夠被稱為藝術大師的除了天分勤奮還要善於觀察,勤于思考,體味人間疾苦,感悟大自然的力量,最重要大師不是被培訓出來的。所以,在哪裡學習都是外在因素,藝術特別是視覺藝術關鍵還是從作品去看人的才能,什麼學校不是唯一標準的門檻,雖然名校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官方背書,但是作品爛什麼背書都沒用。不必糾結外在因素,內在的潛力開發才是重要的,網際網路對於個人的展示是一個公平的領域,特別是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天分不會被埋沒。
-
5 # 寒石冷月
藝術生完成統考和校考後,到文化機構培訓不靠譜,我還是建議在本校跟班學習。因為學校會根據歷年的經驗,組織和安排合適的老師來進行文化課教學與輔導。
之所以這樣建議,是因為學校自身也會追求升學率,而藝術生如果重視專業和文化課教學,反而更容易拉昇升學率,畢竟錄取分數線要低很多。只要家長相信學校,相信你孩子自己會珍惜所剩下不多的時間,就把孩子放在學校裡學習吧。
現在社會上的培訓機構,往往以追求利潤為目標,靠招生量來達到利益最大化。因此,不可能特別針對你的孩子進行課程的輔導安排,只能隨著他們編排的教學班走。且藝術生參加校外文化課輔導的數量本身不多,自然不會格外為藝術生文化課單獨開班。
綜合以上分析,我相信家長會有一個理性的考慮,而不是盲目相信花高價,就一定能讓孩子在校外輔導機構考高分。
-
6 # 葡萄酒醉美生活
我們是今年19屆的藝術高考生,已經經歷了單招校考,藝術統考,成績不錯,回來後,我們考慮再三還是回到學校跟班學習,畢竟學校班主任以及各科老師很熟悉自己學生的優缺點,學校也才是以學習為重點氛圍的場所,外面補習班天價不說,明顯以盈利為目的,而且不管餐,孩子每日都在外面吃,很容易腸胃得病,這是很嚴重的隱患。而且補習班人數不少,孩子們相互不認識不瞭解,這中間萬一被其它學生影響帶歪,學習質量也不見得好,所以我們回到了學校,跟隨班級複習上課,進行每週的週考糾錯,開始會有些跟不上,但也沒那麼嚴重,一週後的週考來了,也檢驗孩子落後差距有多少,然後在落後的科目裡,我們找了一對一老師指導講授糾錯,文綜則需要大量的記憶背課,在臨高考最後這八九十天裡,我做好孩子一日三餐的營養後勤保障,調理好孩子身體補給。孩子也拼搏在每天早五點半到晚24點到緊張複習當中,我相信無論在哪裡學習,只要保證健康的身體,精準複習,努力戰鬥,我們的高考生都會收穫滿滿的!
-
7 # 魏海利
我的觀點:是肯定的,去文化培訓機構!
看到前面有些朋友回答說,藝考生完成統考和校考後,建議回學校複習文化課的觀點。有的說親身經歷的,有的說是自己的孩子親身感受等等。
不論真假,如果單是從回答問題的觀點或角度來說,真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從實際出發,我認為應該選擇靠譜的文化培訓機構!不應回學校複習。理由是:
一是與學校的複習進度脫節
高三文化課複習模式,一輪複習構建每門學科知識體系框架;二輪複習主要是知識點解題能力的提升;三輪複習鞏固知識點和高考題型訓練。由於專業集訓、考試的原因,回到學校的時候,藝術生基本沒有參與一二輪複習,按進度已經進入第三輪“刷題”模式,與學校的複習進度嚴重脫節,文化基礎的不同,很難跟的上普通生的複習節奏。
二是文化生教材不適合藝術生基礎
學校使用的都是通用教材,對藝術生的相對較弱基礎來說有難度,而學校也不可能為了少部分的藝術生改變複習進度或者選用適合藝術生的教材進行強化學習。
三是心理壓力巨大
藝術生回學校複習文化課,承受最多的還是心理壓力:與周圍高分文化生的基礎差距, 擔心成績排名,跟不上、學不會的焦慮等等。
綜合以上因素考量,藝術生文化課參加培訓機構的優勢便顯露出來:
一、量身定製複習計劃
針對藝術生與學校複習的進度脫節,機構會依照考綱梳理合適藝術生短時間能掌握的知識點,量身定製適合藝術生的複習計劃,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輔導。
二、自編藝術生專用教材
時間短、內容多,傳統資料“厚、繁、難”不適合藝術生的基礎 。有些機構多年來自編藝術生高考教材,讓藝術生短時間掌握高考考點和相關知識結構。
三、靈活多樣小班化教學
與原學校不一樣,機構多以小班化教學,班級人數一般都在20左右,也可根據個人需求,訂製教學。方便老師照顧到每個人學習進度,對每個學生學習狀態掌握無疑,再加上精準的指導,因人施教,讓學生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回覆列表
藝術生完成統考和校考後,就立即到培訓機構去培訓靠譜嗎?這個問題,沒有肯定答案,也沒有否定答案。
因為藝術生在完成校考和統考以後,如果這個藝術生的基礎知識比較紮實,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強大的知識體系,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要學習答題的技巧和提升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到培訓機構進行培訓提高。
一般情況來說,藝術生的基礎知識都比較薄弱。應該立即迴歸課本,迴歸教室,迴歸基礎,必須熟練掌握課本上的公式定理概念,原理,定律,並要學會熟練的推導和證明,要多角度的研究分析教材上的例題,要能夠獨立完成課後的作業。如果考生連這些基本能力基本知識都沒有具備,沒有構築自己的強大的知識體系,就到培訓機構去培訓去接受輔導,不僅嚴重浪費了考生的寶貴時間,也加重了考生的思想負擔和精神負擔,也會嚴重影響考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還會產生自卑心理,導致的結果是適得其反。
因此,根據藝術類的考生的學習的整體情況和高考命題的基本指導思想以及高考考綱的基本要求,考生必須立即迴歸課本,迴歸基礎,迴歸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和技巧,在一定的基礎上,在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和強大的知識系統的基礎之上,再到輔導機構去拓展視野,提高和驗證自己的能力,增長見識,才是最佳的選擇。